洪咨夔《夏至过东市》:见证最美的人间烟火
在唐代以前,我国城市主要实行坊市制,将住宅区和市场区严格区分,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时间和地点进行严格控制。到了宋代,城市已打破了坊市制的限制,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时间和地点,商品经济因此空前繁荣起来。南宋诗人洪咨夔在他的《夏至过东市》一诗中反应了这一盛况,原文如下:
涨落平溪水见沙,绿阴两岸市人家。
晚风来去吹香远,蔌蔌冬青几树花。
“涨落平溪水见沙”,与岸平齐的河水退去后,可以看到两岸的细沙。在夏至日这天,诗人路过东市,他发现环绕东市的河水水位有所下降,这一细节暗示着夏至日这天的天气转好。因为夏至时节,天气多雨,溪水也随晴雨涨落。在这里,诗人以水位的下降来暗示天气转好,可谓见微知著,委婉新奇。
“绿阴两岸市人家”,溪水两岸的绿树荫下是热闹的东市和鳞次栉比的人家。到了诗人所生活的南宋时期,城市完全突破坊市制的限制,商品经济空前繁荣。诗人看到,溪水两岸的树长得正茂盛,而树荫下,河岸边,商品交易正在热闹地进行着。再远处,是挤挤挨挨着的居民住户。人们安居乐业的场景,在诗人眼里,无疑是最美的人间烟火。
“晚风来去吹香远”,傍晚时分,微风吹来阵阵清香。在欣喜之余,诗人嗅到一阵沁人心脾的清香,他为此而沉醉。因为“晚风来去”,幽香便似有还无。要在热闹的街市嗅到这种似有似无的幽香,没有一种澄澈的心境是做不到的。眼下,天气正好,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不可谓不富足,正是种富足感,让诗人有了澄澈的心境,有余暇去细细品味“吹香远”。
“蔌蔌冬青几树花”,在微风的吹拂下,几棵开得正盛的冬青树发出轻微的声音。诗人循着香味,一路追寻,终于找到了这幽香的源头,原来是几棵开得正盛的冬青树,它们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轻微的声音。诗人在后两句中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从嗅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傍晚时分的幽香,从而衬托出自己充实欣悦的心情。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是一切生活的基础。在这首诗中,诗人主要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以寥寥数笔写出当时商业的繁荣,从中可以想象百姓富足的生活以及他们饱满的生活状态。在夏至日这天,诗人见证了最美的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