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肌少症的困扰
各类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但有一种慢性病常被大家忽视,那就是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是指因骨骼肌量持续流失、强度和功能下降引起的综合征。

肌少症是一种进行性和全身性的骨骼肌疾病,患有肌少症的老年人站立困难、步履缓慢、容易跌倒骨折。肌少症还会影响器官功能,可能会引发心脏和肺部衰竭,甚至死亡。肌少症在中老年中非常常见,澳大利亚统计局2002-2011年人口推算数据显示,年龄到了70~80岁,肌少症发生率就已经达到了30%,而年龄超过80岁,这一情况更是达到了近五成的比例。

肌肉衰减症如何判断?
我们可以在家中测量肌肉的力量和功能,用自己的惯用手测量握力,男性小于26kg、女性小于18kg,就可以判定为肌肉力量减退。还有测量平时走路的速度,小于0.8 m/s的速度,就可以认定为肌肉功能减退了。

肌肉减少人憔悴
骨骼肌附着在人体骨骼上且成对出现,是可以看到和感觉到的肌肉类型,也是人体运动系统的“发动机”。很多人都发现,人过50岁之后,身体上的小毛病就多了,这与骨骼肌的衰减不无关系。

骨骼肌的衰老和萎缩是人体衰老的重要标志。据研究:人一旦到了50岁,骨骼肌含量以每年1%~2%的速度减少;60岁以上慢性肌肉衰减达到30%;80岁以上为50%左右。通常肌肉减少30%时,其正常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1. 增加摔倒几率
很多人以为,只要骨骼健康就能保证正常的走路、跑步,但其实人的自由活动,需要依靠肌肉带动骨骼运动。

因此,肌肉的流失,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几率,据统计,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残死亡的首位原因。
2. 影响糖代谢
肌肉是糖消耗的主要场所,肌肉流失过多,胰岛素受体也会减少,容易产生胰岛素抵抗,升高血糖指数,从而增加二型糖尿病的风险。
3. 危害心脑血管
肌肉衰退会累及心脏,成为诱发心血管病的“帮凶”。研究发现,肌肉强度高的人,患心血管疾病早逝的概率会降低20-35%!

4. 肥胖
骨骼肌是基础代谢消耗的大户,有效的提高基础代谢是减少肥胖最有效的方法。40岁以后每十年肌肉萎缩5斤左右,而同期脂肪约增加10斤左右。任其发展,人会越来越不愿意动,引发更多慢性疾病。

人过中年增肌难
1.训练障碍:与青年相比,中老年人身体功能都在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身体可能处于虚弱的状态,或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炎等病痛,给训练增加了危险因素,训练的强度、幅度和方法都较为受限,且需要专业人员辅助。

2.荷尔蒙分泌改变;睾酮等荷尔蒙分泌是肌肉增长的先决条件。睾酮水平决定蛋白质利用率以及肌肉合成速率,即决定了肌肉的恢复速度和效果。人至35岁中年后,睾酮水平下降,肌肉虽能增长,但速度效果缓慢。

3.消化吸收能力衰退:中老年人的胃肠及肝胆功能衰退,可能存在障碍或疾病,且体内蛋白质分解流失大过合成。有些老年人片面追求“老来瘦”,刻意吃素并减少食量、降低能量摄入,出现营养不良、贫血等问题,影响运动能力及训练后的营养补充。

可见,中老年人想跟年轻人一样通过力量训练减脂增肌并非易事,需要先进全面而且有针对性的综合解决方案,帮助中老年人有效克服肌少症带来的威胁。

新型鲜活细胞-为肌少症康复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四季马丁新型鲜活细胞疗法是一种绿色天然的,在细胞层面对人体全系统器官进行修复的先进抗衰及康复技术。
1. 激活肌肉神经元细胞活性: 防止肌细胞萎缩。保护肌细胞内“动力工厂”线粒体,为肌细胞提供更多能量,增强肌肉收缩力。

2. 补充人体运动协调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协调眼球运动;控制上、下肢精确运动的计划和协调。改善身体平衡能力;

3. 补充椎骨、骨髓及软骨 : 修复椎间盘损伤。延缓退行性病变及衰老引起的身高变矮。改善骨质疏松,减少椎间盘组织脱水萎缩。
4. 补充消化系统衰弱器官:提高肠道上皮细胞的再生功能,提高肠道吸收率,改善营养不良的同时,降低肠道肿瘤的发病率。增强食管与胃的动力,增强胃壁细胞的分泌能力,增加各种消化酶,促进营养吸收。

5. 补充性生殖腺:调节和控制性激素的分泌,维持性能力。增强卵巢的分泌能力,减少和改善更年期综合症所引起的诸多症状。比如,思想不集中、易怒、失眠;心悸、胸闷等。以及多器官功能减退。另外,可提高男性生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