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讲故事也爱听故事的人类
-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从听故事开始的,那些来自老人们的故事、周边小朋友的故事、漫画书上的故事、录音机电台里的故事、周刊上的故事(还能记起那些杂志的名称吧)、报纸上的故事、电视剧里的故事、学科里的的故事、歌曲里的故事……故事听的多了,就会发生“质变”——从听故事变成讲故事。 有的人讲的好,或是让领导信了,升了TA的职加了TA的薪;或是让下属信了,吃了TA画的“饼”;或是让喜欢的人信了,成了TA的夫妻;或是让朋友信了,借给了TA钱;或是让父母信了,拿出了自己的积蓄;或是让子女信了,乖乖地去结婚生子;或是让投资方信了,拿到了融资……有的人讲的不好,不但事办砸了、听故事的人还跑了,最后失去了讲故事的信心只能老老实实地当个听故事的人了。 回到遥远的过去,在那个记录信息与传播信息都非常困难的岁月中,大家讲故事的能力可能比现在更强大:人们可以“如是我闻”传播释迦牟尼“讲过”的故事;也可以在尼西亚会议上通过讨论耶稣的“生前故事”来确定“圣子与圣父同质”;而我们少年时热爱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在元代杨景贤老先生的西游记之中是有五个兄弟姐妹的,他们分别为大姐骊山老母,二姐无支祁,大哥齐天大圣,三弟耍耍三郎(多骚气的名字),而在那时,孙悟空是叫“通天大圣”。在故事里,老子是太上老君、孔子是文圣、关公是武圣,财神这个位置比较挤,数的上名号的有八位(端木赐、范蠡、李诡祖、柴荣、关公、比干、赵公明、刘海蟾)。为了担心后人遗忘以上这些故事或不相信,讲故事的人们就要修建庙宇、塑造金身、出书立传,以便大家能记住TA们讲的这些故事(现在多加了一项拍成电影,美国人直接把故事拍成了“漫威宇宙”,捞金无数、成功地成为了当代的故事大王之一)。当代人更擅长讲资本故事,蚂蚁金服、特斯拉……等等,只要人们相信,它们的价值就会展现在股票平台上、平步青云。 从历史的角度看,每个历史上的人物其实都只是讲故事的人按照自己的角度与听闻书写的,这个人物的感受、言行的动机、TA的性格与心路历程、以及内心的挣扎与决断都被讲故事的人忽略了。讲故事的人只记录了TA们想让读者和后人看到的那一面,而这对那个故事里的人物多少有些不公平——老子在你们的故事里怎么成了这副吊样……。
故事是会变的,因为讲故事的人变了,听故事的人也变了,就在这变来变去中,新的故事诞生了、老的故事被遗忘了,但是故事中“海纳百川、吐故纳新”的精髓不会变。这些“迭代后”的故事组成了我们的思想、搭建了我们在某一阶段对世界的认知、构建了我们的观念与文化、并指导了我们的言行准则。
我们是一个遨游在故事海洋里的种族,这让我们能把幻想的变为现实的(如嫦娥奔月)、也能使人从绝望中走向希望,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别让那些“糟糕的故事”和“糟糕的讲故事人”把你忽悠了,毕竟故事就是故事,重在倾听,明天我们还要去给别人讲呢! 记住故事的精髓:“海纳百川、吐故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