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ry Music】- Introduction
Library Music, 也叫Production Music 或者 Stock music, 曾经在黑胶唱片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其使用和发行目的都很简单:专门为电视,电影,广告以及电台推广而创作的音乐,版权属于专门的library music 唱片公司,不做商业发行。自五十年代开始,这些限量的唱片制作完成后直接送到制作公司或电台成为影视插曲或背景音乐,从cult movie 到说唱采样,都可以找到library music的身影。


六零年代中期开始,由于电视和电台节目制作数量激增,欧洲涌现出大批这类唱片公司,使得这个行业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好的唱片封面设计和唱片名字有助争取更多的使用率。
英国在六零年代成立了音乐家工会(Mucisians Union),意在保护音乐家及他们的作品,而音乐的制作过程更为完善同时也更复杂。所有在英国录制的音乐必须详细记录存档,一首曲子每当被使用就必须付费用给相关的音乐制作人员,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次性付打包价。这个规定完全打破了最初制作 production music 的本意:便宜可负担的音乐,从而使大批唱片公司将录音转移到法国、德国和比利时进行,直到七零年代末MU才将这个规定取消。
在这一段library music的兴盛时期,欧洲和美国的一些知名爵士,古典和先锋作曲家都曾发行过library music。多数人可能只发表过一首,也有的发表过千首影视歌曲(比如Alan Hawkshaw)。对于唱片收藏玩家来说很难收集到某些作曲家完整的作品,因为他们使用了不同的化名。比如 Lee Mason, 真名是 Pete Winslow;著名意大利作曲家 Stelio Cipriani 曾用化名 Ipcress; Roger Roger是真名但他也用其他名字发表过不少作品。
CD发明以后Library唱片公司不再发行黑胶唱片并且这种媒体介质被迅速取代。整个八零年代到九零年代初许多黑胶唱片被销毁或者丢弃,直到九零年代中期一些收藏家再次把这些音乐介绍给大众,不少宝藏陆续被发掘,但是因为发行量少导致很多唱片在市面难以购买且价格一路飙升。
Library Music 对于现在很多人来说貌似已经过时了,像当时很流行的space-pop, synth-pop 等等,但因为是大批量的根据当时音乐流行风格所创作的音乐,如果偏爱某个70年代风格比如funk, disco等等,慢慢发掘会找到不少好东西,而这过程也是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