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危机及其隐患—— 一些摘录
瓦莱丽·赫德森与安德莉亚·邓波尔所著的Bare Branches出版于2004年(中译名《亚洲光棍》),该书通过详实的数据回顾和预测了全球性别问题。

“光棍”的特征
高性别比例的社会中,过剩的男性拥有很多共同特征。
第一,光棍大多处于社会最底层,他们没有筹码谈婚论嫁,多数孤独终老。
第二,在市场经济中,光棍多为失业游民,他们多屈就一些层次低、危险、重劳力、季节性的工作。1990年中国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94%的未婚者是男性,其中73.8%没有高中学历。
在非市场经济中,光棍缺乏土地或其他资源来吸引女性。在长子继承制的社会中,次子以降都可能会变成光棍。甚至在非长子继承制的社会,长子的资源也比其他儿子多,次子只好铤而走险以冀出人头地,他们最常采取的方式就是从军。社会底层的光棍也采取这一方式。
根据伯恩的说法:“许多社会底层男性......的社会经济处境和对后代的期望,使得他们常年热衷于侵略扩张和军事叛乱,或许希望能借此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
第三,光棍像浮萍,他们与工作地点多无地缘关系。他们频繁地换工作,隐匿性很高。这种隐匿性和社区归属感的缺乏,使光棍放松了对自己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约束。就算犯罪,他们也不容易被捉到。
第四,光棍们生活在一起,彼此影响,逐渐形成专属光棍的独特亚文化圈。进而,他们被其他人视为异类。
以上四项特征,是高性别比例社会中过剩男性人口的典型标志。在边疆地区、劳工聚集地及游民社区中的男性身上都可以找到这些特征。在这些地方,女性通常不会超过总人口的3%-5%。
“光棍”的行为倾向
根据罗伯特·赖特(Robert Wright)的说法:“没有女人的男人......靠特殊的暴行来竞争。24-35岁的未婚男性,谋杀他人的几率是同龄已婚男性的3倍......差异可能在于婚姻的‘镇定’效果。除了谋杀,他还会抢劫、强暴、吸毒及酗酒,以获得吸引女性的资源。”
......生活在底层的男性,犯罪手段通常更残暴。......研究结果显示,失业男性犯蓄意谋杀罪的比例,比就业的要高4倍。失业与暴力致死之间的相关性为0.73,与蓄意谋杀罪的相关性为0.65。失业男性在所有男性中,拥有最高的T值(男性荷尔蒙)。
实验证明,男性群体中这种“人来疯”现象比女性群体中明显。考特莱特指出:“当许多男子聚在一起时,对地位和名誉非常在意。即使他们没有喝醉或被侮辱激怒,也会互相试探、互相挑衅。他们以为自己越是凶狠,别人就越让步。”
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后果
未婚的年轻男性,聚众生事、掠取资源,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找女人......统治阶级不乐见这群贫无立锥之地的人,为了争夺资源而对他们进行集体攻击,所以干脆采取扩张主义或殖民主义,来把他们送走。......当大量的年轻男性强化了对资源的争夺时,可能会导致男性集体攻击行为,有时表现形式就是侵略战争。
伯恩指出,中世纪的葡萄牙有大量的“光棍”(他们多为次子),使得殖民地政策成为必需。“过多的次子像颗定时炸弹,造成社会不安,统治阶级要么面临社会失序、政权被推翻的危险,要么选择分散个体。”
他进而写道:“向外扩张领土,不一定是当政者想霸占资源,或是要解决国内生产不足的问题,很多时候,战争只是统治阶级把来自下层的纠纷转向邻国,以免(把矛盾焦点)对着自己。”
赖特说:“对统治精英来说,没什么比没有妻小的男人帮更让人焦虑的了。......极端的一夫多妻制,是与极端的政治等级制相伴生的,并在最专制的体系下达到顶点。......让许多男人没有妻子,不只是不平等,而是危险。”卢拉·贝兹克对186个社会做了实证研究之后,得出结论:一夫多妻制与专制统治在统计上高度相关。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两个结论:
第一,唯有靠威权体制才能治理性别比例过高的社会。它可以压制国内的暴乱,通过殖民或是战争,将内乱输出到国外。
第二,在高性别比例的社会中,如存在多元的种族,则政府倾向于鼓励针对少数种族的种族冲突。
性别比严重失衡对女性的影响
女性在高性别比例的社会中是处于不利地位的。
首先,她们原本已经很低的社会地位会变得更低。这看上去似乎违反常识,根据市场供需规律,女性会因人数少而变得尊贵及更有权力。但这在高性别比的社会中不会发生。因为男性,尤其是有权力的男性,会把她们当成商品进行买卖,对她们的监控反而更严。
在女性缺乏时,男性则拥有强大的权力,这一切造成高结婚率、高生育率、低婚外生育率及低离婚率。而高生育率也有助于框定和约束女性。在女性短缺的社会中,与男性相比,女性的识字率和就业率低,自杀率高。
其次,当女性稀少时,她们被绑架及买卖的可能性大增。
第三,当年龄层较高的男性都想娶年纪轻的女性为妻时,新娘的年龄降低了。她的家庭可能会尽早把她“转送”到夫家去。新娘的年龄越小,父母需要为她准备的嫁妆就越少,这也成了父母将幼女早嫁的诱因。
第四,在高性别比的社会中,人均生育率会升高。因为男性对女性的控制变严,强迫每个女性所生的胎数更多。这直接导致女性自杀人数的增多。
第五,在高性别比的社会中,女性做娼妓者非常多,共妻和同性恋的比例也比较高。
案例
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捻军之乱,便是进行过度的人为性别选择的例子。
捻军是一个有组织的强盗集团,成员多来自淮北地区。19世纪上半叶,淮北地区平均每3到4年就会经历水灾、旱灾及虫灾,农作物被毁,大批农民死于饥荒。
当时农民的应对方式是杀女婴、保男孩。19世纪时,淮北地区的性别比例高达129:100 。但男性的死亡率较高, 女性寿命更长,所以实际的岀生人口性别比例应该高过这个数字。
当时穷人的结婚年龄往后推了六年,25%的男人根本无法成家。占总人口10%的富人中盛行多妻制和纳妾制,进一步加重了适婚女性的稀缺性。
这一切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严峻的贫穷单身男性人口过剩现象。农村父母以为没有女婴,他们的收入和安全性就会增加,但长期来看,反而造成了年轻男性过剩。这些人永远无法成家,因为那些本来要成为他们妻子的女孩都被杀了。
更多阅读
Marni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在美国搞独裁的男人 (2) (1人喜欢)
- 在美国搞独裁的男人 (1) (4人喜欢)
- 特朗普和他的 负10亿美元商业帝国 (1) (4人喜欢)
- 他是人脉通天的犹太掮客律师,一手打造了今天的特朗普 (2) (3人喜欢)
- 科赫兄弟权势网(3):一个全方位超越了父辈的二代商业帝国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