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入坑足球的是一部神棍体育漫……
最近欧洲杯如火如荼,多少重拾了一点看足球的热情。想起对足球的初始概念,还是漫画《足球小将》带给我的。

读小学时,《足球小将》热播,男生们天天都在讨论“大空翼和邱振南(日向小次郎)谁比较厉害”,“老虎射门到底有多恐怖”,“双人射门怎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在《足球小将》的影响下,男生们开始兴起踢足球的热潮。
那个年代不像现在这样小孩缺啥买啥不缺啥更要买啥,工薪阶层的家长普遍没有太多余钱给小孩添置玩物,所以,假如你拥有一颗足球,在其他人眼中地位就会陡然升高。我们能踢足球的机会,都是这个足球之主赐予的,羡慕加感恩。
那时也没有太多场地可以踢球,大部分就是楼下的停车场,楼层间的空地,待开垦的黄土地……草地?那是只有在电视才看得到的产物。

我们也不会考虑那么多,毕竟有得踢就谢天谢地了。这中间还要面临,停车场不给踢、不小心踢破别人家玻璃如何跑得快才不会被抓、足球滚到大马路被汽车压爆等现实性问题……
虽然踢足球条件如此艰难,但踢足球又如此快乐,其中一种快乐叫做:角色扮演的快乐。
我们会给自己脑补一个足球角色,大空翼、龚大郎(岬太郎)、张正淳(三杉淳)等角色随便你选,在场上踢足球时会代入进去,想象着自己作为主角将要面临的困境和苦难,莫名地就让自己热血与感动……
(就是你有时可能要面对场上有十几个大空翼的现实……)

除此之外,名号是必不可少的。好朋友之间组队,会说我们是“黄金搭档”,不管这个“黄金搭档”成功传了几次球,还是从开场到结束基本没碰到过球。射门之前要大喊:“冲力射球”或者“猛虎射门”,不过大多数时候口号还没喊完球就被抢走了。

说到射门,我和好几个小伙伴一起研究过“双人射门”,却怎么也射不出来,我们归结为“默契不够”或者“能量不平均”,总之试验了很久都射不出动画片里那种左右摇晃不辩方向的效果。

大概到了初中,读多了一点书,有了一些常识,我才知道:把球网射破、再击穿墙壁这样的“杀人式”射门是不大可能出现(马拉多纳射不出来,贝利射不出来,贝克汉姆也不可以……);立花兄弟那种一人滑在地上双脚抬起,另一人踩着双脚腾空的射门,在现实中大概率会变成把躺在地上的人给踩死的惨剧;两个人合作的双人射门只存在于漫画当中……(后来的确在现实中出现两人后空翻一起踢中球射门的案例,但,球不会飘啊!!)

翻了翻立花兄弟最新境况,据说因为练这种配合导致膝盖受损,长大后都去养伤了……
一种忍不住笑出声来的无语是怎么回事……
踢球的方法那么多,何必练这种杂技型不实用又不现实的射门……





很难为这种“内卷式”损耗感动啊……对不起,是我太现实了……
所以,《足球小子》里神乎其技的射门,简而言之,就是神棍射门。这部漫画,真的是……神棍漫画……
而且,现在才发现,这部关于足球的漫画,除了在各种“不切实际”的射门大开脑洞之外,关于足球规则、排兵布阵、教练指导……几乎是“蜻蜓点水”——(我到现在只记得小学比赛时的越位战术……),不能说毫不搭边,只能说没太大关系。
是平行世界的足球运动无疑。
唉,现实真无趣。

《足球小子》我大概看到大空翼打败罗伯特·本乡带领的巴西足球队取得青年杯的冠军,就不怎么看了。那也是20多年前的连载内容了,后来偶尔看到,大空翼去了巴塞罗那,和早苗结婚生子。日向小次郎去了尤文图斯,后来好像因为腿伤被租借到了哪个球队做冷板凳?若林源三去了拜仁慕尼黑……
我还感慨,漫画里的角色都长大了……
然后和朋友聊起,他说现在的《足球小子》……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接着就看到他发来的图片……

我还特地去搜了一下,发现更多奇葩的场面……



感觉跟隔壁的“杀人网球”有得一拼了……

说实在的,我又重新翻了一下世青赛前的《足球小将》,发现居然还是以前的画风好过现在……
高桥老师……你在干什么,吃老底也不是这个吃法……


不管怎么说,《足球小将》对于80后90后来说,影响力是巨大的。在日本因为这部漫画,才兴起了全民足球的概念,而当今足坛很多名将也是看了《足球小将》爱上并走上足球这条“致富之路”。

我虽然不大接受足球小将现在的设定画风和剧情,但是,童年带给我的震撼感动,还是一直影响到现在。
你,还看《足球小将》吗?还记得《足球小将》吗?
© 本文版权归 baichi0038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