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起源
一个猜想,也许有一定依据。
远古的人们从事生产和建设并不一定需要文字,为什么?请问几十年前中国还是八成文盲的时候,农村生产建设需要文字吗?不需要。有语言就可以了。
不同文明在不同阶段出现了把语言记录下来的需要,因为祭祀,占卜,历史记载,文学创作,法律颁行,交易记录,贵族身份认证等等,目前能看到最早的文字便是苏美尔楔形文字,苏美尔人主要用来记录交易。
但楔形文字并不只给苏美尔人用,本质上,文字都是记录语音的工具,能记录一种语言的声音,就能记录任何语言的声音,稍加改造即可。比如也可以用汉字记录英国语言,狗的猫宁!大家看了都知道是什么意思。比如波斯人就使用楔形文字来记录战争功绩,当然用的是波斯语。
商朝以前发现的古代遗址不能说少了,成百上千是有的,但迄今未发现系统的文字,也许是因为写在竹子上不易保存吧,但有些比竹子更难保存的东西也保存下来了。更可能的是,商代以前并无文字,也无非得有文字存在的必要吧。一个自给自足的小聚落需要文字干什么呢?没有人和别人当面必须用文字交流,有发达的语言就可以了。
至少从东周到清代,近三千年没人知道商朝的真相,直到殷墟发掘出来。我们才知道商人和美洲印第安人一样,有着大规模的人牲文化。除了祭祀外,商人还大量使用人牲作为和祖先之灵或上帝的交易品来换取对未来的预测,比如天气预报之类。现代人想看天气预报也要付费,商人付的是人命。
于是就有个问题,怎么和死人说话?大家都能看到死人不说话,怎么晃也没用。这时候,也许,随着青铜器和马以及两轮车等从西方传入,楔形文字也进入商人的视野。于是把自己的语言用文字刻在甲骨上,再通过火焰🔥焚烧来将文字包含的信息传递给死人和上帝就成为可能。火焰可以传递信息这个传统一直保留在中国文化里一直到现在,道士烧符,大家烧纸,把信烧了死人便可收到,对中国人就是常识,至于为什么,我不清楚,也许火神祝融本职是信差?
总之,商人把楔形文字拿来逐步改造,用来记录汉语以做占卜之用便成为汉字的起源。当然,最早汉字仅用作占卜,可能也就寥寥数人掌握,后来慢慢用来刻在青铜器上记录事件,最后成为历史和文学载体,这也许就是汉字的由来。
目前约有三分之一的甲骨文无法翻译,也就是说找不到对应的汉字。也许另一种可能是,这些甲骨文是最早传到中国的楔形文字,本身记录的是波斯语或者其他语言吧,在后来改造的过程中被逐渐淘汰,于是便没有现在能对应的汉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