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独立电影先驱新藤兼人
日本的制片厂制度在1950年代受到独立制片运动的挑战,这场运动的发起人是日本最长寿的导演新藤兼人。他从1934年进入电影公司洗印部起,逐步成长为编剧、导演,直至2012年逝世,执导了近50部电影,写了两百多个剧本。出名的导演作品有[裸岛](1960)、[鬼婆](1964)和[黑猫](1968),由其编剧的[忠犬八公物语](1987)也非常受影迷喜爱,并被好莱坞改编。
新藤兼人1921年出生于广岛县,美国在此地投下原子弹时,他正在垂死挣扎中的日本海军服役,身处宝冢市,负责后勤工作,从未上过战场,但他能活下来,完全是靠运气。
身体条件一般的新藤兼人,在战争之初躲过一劫,不必入伍。然而,到了1944年,穷途末路的日军不得不征召原先体检不合格的人服役。4月,新藤兼人收到征兵令,和另外99个三四十岁的体弱者被派到奈良,打扫海军宿舍。不久,这100人通过抽签选出60人赴菲律宾参战。人还未到目的地,就被美军全部歼灭。
新藤兼人不在这60人之列。随后,又有30人被选出,葬身于潜水艇,新藤兼人也不在其列。他和剩下的九个人被派往宝冢市,编入海军预科连队,打扫卫生。十个人中又有四个人被抽出,参与近海防卫。
此时,日本海军已溃不成军,征用渔船做军舰,被选中的四人葬身大海。新藤兼人幸运地成为六个活下来的人之一。宝冢市闻名遐迩的宝冢歌剧团的剧场当时被军队征用,新藤兼人在那里的图书馆研读了大量剧本。战后,他回到松竹制片厂,继续担任编剧。
1950年,新藤兼人退出松竹,与导演吉村公三郎等人创立独立制片公司近代电影协会,以摆脱大制片厂的控制。他不满足于只做编剧,为已逝的妻子自编自导了电影[爱妻物语](1951)。该片是与大映株式会社合作,主演乙羽信子随后脱离大映,加入近代电影协会,成为新藤兼人的缪斯。两人在1978年结为夫妻。
近代电影协会第一部获得市场和口碑成功的电影,是新藤兼人编剧、吉村公三郎执导的[虚饰的盛装](1951),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出艺妓的悲歌。
片中,围绕着榻榻米的纵深空间内,女人疾步行走,与各色男人周旋;她们的地位低下,消费她们的男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一旦没了钱,他们的关系也就崩塌;一对年轻的男女代表了这残破生活里的一点希望,他们有正当职业,自由恋爱,还有象征着未知的希望的东京可以奔去;从事艺妓的姐姐虽然无情,却给了他们最大的支持——看透人生的她,才不在乎那些条条框框。
新藤兼人最具实验色彩的一部电影——[裸岛],也是近代电影协会的最后一部电影。影片完成于1960年,日本电影的新浪潮一代开始崛起,[裸岛]的出现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它没有新浪潮一代的作品里的暴力和情色、狂怒和反叛;也没有情节和对白,只有日常劳作、生死轮回。新藤兼人用这种极端的手法,隐喻日本人的生活观。他将孤岛作为舞台,让一对沉默的夫妇和两个孩子组成的家庭,在岛上耕作,除了大儿子生病去世,没有其他波澜起伏的情节。

1964年,新藤兼人推出电影[鬼婆]。这次,影片的批判立场一目了然。和[裸岛]一样,角色依然被放置在特殊的环境里,一对婆媳避开战争漩涡,生活在乡野。她们靠杀害掉队的士兵,倒卖他们的衣物维生,没有情感寄托,没有政治立场,像野兽般本能求生;一个武士闯入进来,和她们生活在一起,发泄性欲;婆婆担心儿媳跟随武士离她而去,戴上鬼面具吓唬她,但最终不仅没能留住她,自己也被诅咒。
新藤兼人格外重视对空间的利用,变换镜头角度,渲染人物和空间的诡异色彩。尽管不像[裸岛]那么极端地摒弃台词,[鬼婆]中台词的作用也仅仅是交代剧情信息,基本不被用来催化情绪。人物行为以舞台化的效果呈现出来,突出他们和空间的形式色彩,将人性冲突赤裸裸地揭开。
这种舞台色彩浓厚的风格,在新藤兼人1968年执导的电影[黑猫]中,再度得到淋漓尽致地应用。它的开场简练而有力:一群落魄的武士如野兽般趴在地上喝水沟里的水,之后,他们闯进民宅,看到一对婆媳正在吃饭,又狼狈地抢夺她们的食物,吃完,他们邪恶的目光聚焦在婆媳身上;镜头转向屋外,片刻,武士一个接着一个从里面走出,嚣张得意;再过一会,一股白烟从屋内冒出,婆媳两被烧死在里面。这场戏没有一句对白,通过特写、仰拍等方式,将武士的残忍推向极致。

受害的婆媳,魂魄附在了黑猫身上,每夜出来诱惑独行的武士,再将他们杀死。这一系列剧情都不依赖台词。竹林夜行、鬼屋行凶,以及最后母子打斗的场景,都是以舞台化的表演和富有仪式感的画面,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