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完这些「热点」,你敢给自己放暑假?
/ 用心耕田 水到渠成 /

又到了一周一次的小田心「热点·每周谈」时间啦~快来看看本周有哪些热点需要关注吧!
热点锦集·六月·第四周
-
社会热点
01
蜜雪冰城主题曲“洗脑”
“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
近日,这首蜜雪冰城主题曲凭借简单重复的歌词和极具节奏感的旋律迅速“洗脑”全网。

田心说
小田心脑子里现在都是这首歌,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被“蜜雪冰城甜蜜蜜”洗脑呢~针对于蜜雪冰城主题曲走红的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迷因理论。迷因是理解个体模仿行为的重要概念,由英国生物学家道金斯于1976年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提出。学者常江、田浩认为:“具有高自由度、交互性、低门槛等特征的互联网文化为微观文化单位通过自我复制而实现发展、演进、变异、再创造提供了便利条件。基于互联网得以迅速传播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微观内容都能被称作互联网迷因。蜜雪冰城的这段歌曲就是互联网迷因,在网络平台中,用户不断对该迷因进行模仿和二次创作,使其产生了大规模、病毒式的传播,因而出现了“洗脑”现象。
其次,注意力经济。注意力经济也称眼球经济,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的迈克尔·戈德海伯提出。1997年他发表了一篇题为《注意力购买者》的文章,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极大丰富甚至泛滥,稀缺的不是货币、资本、土地、矿产等资源,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人们的“注意力”。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注意力经济时代”,对于各大品牌广告主而言,争夺消费者以及潜在消费者的注意力资源十分重要。蜜雪冰城通过这次对主题曲的营销,最大限度地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力,培养了潜在的消费群体,带动了销量。
再次,短视频平台中的品牌营销。蜜雪冰城主题曲在抖音、B站等短视频平台上的走红,也意味着它实现了一次成功的品牌营销。短视频平台也是一种关系平台,凭借意见领袖和人际间传播的影响,蜜雪冰城主题曲获得了超高流量和关注度,实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短视频平台还提供了一个“零距离对话”的机会,在抖音、B站等平台上,蜜雪冰城官方账号建立起与用户更亲密的关系,通过与用户的积极互动,拉近了品牌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在短视频平台上,蜜雪冰城还实现了“从卖我的产品到创造我们的文化”的转变,用户主动模仿和再创作主题曲并上传至短视频平台上的过程,就是一个积极感受产品文化甚至创造文化的过程,有利于加深用户与品牌之间的联系。
此外,我们也可以从广告效应、网络狂欢、数字劳动(二次创作)、品牌形象、用户粘性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02
河南卫视再次出圈
6月13日,河南卫视端午特别节目《端午奇妙游》播出之后的第二天,#河南卫视杀疯了#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截至6月27日12:00,此话题阅读量已达10.9亿。与此同时,#端午奇妙游##洛神水赋#等话题也相继占据热搜前位。继《唐宫夜宴》之后,河南卫视凭借《端午奇妙游》再次出圈。

田心说
河南卫视的再次出圈是所有参与节目制作的工作者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成功典范,对于火出圈的河南卫视及其节目,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独特的空间叙事赋予传统文化更大的魅力。在此次节目中,河南卫视延续了今年春晚的创作方式与风格,比如《唐印》《龙舟祭》《兰陵王入阵曲》等节目,通过精心打造舞台布景、展现历史情节并巧妙运用AR技术等形式,为表演者们构建了一个虚拟的历史空间,连接了现在与过去,表演者们似乎与场景融为一体,进一步满足了观众的场景体验感。
其次,文化记忆与文化认同。从春晚、元宵晚会再到端午奇妙游,河南卫视的节目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通过极具中国特色的历史故事塑造着属于中国人的文化记忆,这也是我国电视媒体积极进行文化记忆的媒介建构的典范。同时,这些节目使得受众能够找到一种文化归属感,建构了民族文化认同,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实力。
再次,多屏联动传播。河南卫视的节目频频出圈,少不了传播形式的创新。中国网络视听平台日益发展壮大,以短视频为主要收看方式的受众和以手机移动终端等为主要收看媒介的用户也日益增多。在快手、抖音、B站等平台中,与《端午奇妙游》相关的剪辑短视频获得了极高关注度,体现了小屏传播的优势。此外,为了贴近用户,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还推出了“网综+网剧”的观看模式,采取“小屏优于大屏”的宣发策略,将推广重点放在了其与快手的联动策划之上,达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最后,我们也可以从受众体验、跨界合作(与B站、快手的合作)、内容叙事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同学们也可以根据此次河南卫视节目的创作理念、形式创新和“出圈”事件本身,进行新闻评论的练习。
03
杭州女子搭乘网约车跳车
6月12日,杭州的高女士自称乘车时被网约车司机搭讪,且司机两次更改路线,最后导致她跳车摔伤。
6月19日,首汽约车发布关于杭州高女士跳车事件相关情况的说明,称事件是由于司机与乘客双方沟通不畅而引起的误解。
6月20日,高女士发微博表示质疑,首汽约车此前公布的声明多处捏造事实,司机并未向其征询更换路线的意见,就私自更改了行驶线路。她表示,自己到目前为止根本没有拿到录音录像,也没有收到平台声称垫付的医药费。
6月21日14时22分,官方发布关于首汽约车平台网约车事件的情况通报。
同日15时57分,首汽约车平台发布致歉声明。

田心说
对于该事件,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舆论失焦。舆论失焦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公众围绕着某一具体的舆情事件进行关注和解读,并基于自身的价值判断、利益诉求和情感表达对舆情事件中心议题以外的边缘性、衍生性话题以及观点争执本身进行关注聚焦,从而造成中心议题被忽视、转换的舆论现象。在该事件中,网民讨论的话题逐渐从“汽车两次偏航导致女生跳车”偏移到“女生有被迫害妄想症”上,出现了舆论失焦现象。
其次,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这一虚拟平台上,用话语暴力侵犯他人隐私,诽谤他人、侮辱他人人格、伤害他人尊严、编造谣言诬陷他人的行为,所以也被称作“网络欺凌”。网友们进行网络暴力的动机主要有两个:道德审判和宣泄式的攻击。在该事件中,支持高女士和支持司机的人都发表了不少极端言论,甚至还有人故意挑起性别对立,进行言语攻击,对两位当事人和约车平台的声誉造成了一定损害。

再次,舆论反转。舆论反转是在特定的网络舆论演化中,由于一些特定的因素或者特定信息的出现,致使公众的态度、意愿、情绪等向所持的原态度的对立面转化。事件一开始,不少网友在高女士微博下方表示支持,舆论呈现出对司机和首汽约车平台批评追责的态势。之后官方发布通报,详细说明了事件经过和处置情况,并表示高女士跳车后司机立即报警,而非高女士所说的“司机根本没有报警”,通报中也并未出现“司机搭讪”的情况。随即,许多网友对高女士夸大事实和造谣的行为表示不满,舆论出现反转。
最后,我们也可以从群体极化、首汽约车平台的危机公关、舆论引导等角度进行思考,也可从网络暴力、跳车行为本身、网络约车平台的监管等多个角度切入,进行新闻评论的练习。
04
燕山大学教授称推翻相对论
根据海报新闻称,近日河北燕山大学教授李子丰研究项目宣称已推翻爱因斯坦相对论,该项目日前被推荐入选2021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后受到公众普遍关注和讨论。

田心说
针对于该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媒介素养。针对于该事件,有网友理性评价道:“对已有的科学持怀疑是对的,但是需要有科学论证和依据”。在此次事件的讨论中,大部分网友都对李子峰的研究持怀疑和反对态度,并要求其以科学事实为证据,体现了网友们不断提升的媒介素养。
其次,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就是社会各界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表达意见,基于社会公众趋于一致的信念、意见和态度的总和而形成舆论,从而对社会上出现的现象予以批评或褒扬,揭示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其解决的一种活动。在这一事件中,一些媒体和网友对该研究能被推荐入选评奖表示深切质疑,并希望学校或相关部门给予回应,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最后,我们也可以将其作为新闻评论的写作材料,进行评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