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乐之城】中追寻光影声色的细节之美(五)
往期回顾:
——接上期
故事进入夏天,Sebastian和Mia终于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大步迈入甜蜜热恋时期。

画面在不同场景间切换,搭配的是欢快的爵士乐:

两人牵手漫步在亨廷顿花园小型森林中,相视一笑;

在科罗拉多街大桥,Mia轻挽着Sebastian的臂弯,在晚霞和路灯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浓情蜜意;

两人落坐中央市场店角觅食,融入来来往往的人间烟火之中;

Mia打掩护,Sebastian狠狠砸了范比克酒吧门口“TAPAS&TUNES”的招牌,两人又像调皮捣蛋的幼稚孩子匆忙逃离现场;

两人在移民文化的代表作华兹塔下来回穿梭,感受公共艺术杰作的随心之美;

Sebastian姐姐Laura的订婚典礼上,两人对姐姐的戒指毫不吝啬赞美之词,满心期盼自己也能有亲临幸福的时刻;

天使铁路上两人甜蜜拥吻,用一段爱意满溢的舞步感受默契、传递愉悦。
这些场景是Sebastian与Mia爱的见证,更是洛杉矶这座天使之城的美好缩影。纷繁外表下跳跃着的是多元又统一的独特文化,不管是舞动着南美桑巴旋律的小馆,还是被意大利半文盲移民搭建起的华兹塔,亦或是有着墨西哥、泰国、中国、塞尔瓦多等多种地域风情的中央市场,都是见证城市记忆的历史地标。正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智慧造就了这座城市今天的繁荣,这一切和Sebastian热爱的爵士乐一样,既冲突又和谐,文化在碰撞中渐渐和解、融为一体。
而剧本中这一段落对于多元文化和厚重历史的表现相比成片更为丰富:

提到了邦克山上饱受风雨冲刷的30年代的平房,提到了充满默片时代气息、满是煤气灯和棕榈树的街道等等。
(同时,对于Sebastian砸掉范比克招牌这一段的描写与成片有较大出入。剧本中Sebastian砸招牌时,Mia并没有参与,反而有些错愕,试图拉住Sebastian,反映出Sebastian和Mia在处理问题上态度的不同。Mia是理智的,而Sebastian则相对更随性、更易冲动。但在真挚的爱恋面前,大概没有一个人会是完全理智的。喜欢这个改编。)
结束蒙太奇,再次切换,转入新场景。镜头从Sebastian弹琴的手部特写往后拉,将正在兴奋舞动的Mia带入画面中。

在爵士乐的带动下,Mia的舞蹈和Sebastian的演奏也逐渐亢奋。画面在两人之间快速摇动,让观众产生头晕目眩的观感,和两人当下的感受相吻合。整体情绪被推向高潮,至此之后故事走向也开始有所变化。

镜头的每一次摇动都与音乐节奏无缝对接,而且采用的是一镜到底而非后期剪辑,对摄影师的节奏感要求很高。关于这一段拍摄到底是如何把控节奏的,有个动图可以解释清楚(来自网络,请原谅渣画质,侵删):

穿绿衣的就是导演Damien Chazelle。能想出这种拍摄办法也是很有创意了,心疼摄影师。最终效果对比:

故事继续。

乐队演出成功,咖啡馆里虽然不太热闹,但每个人都在欢呼、喝彩。Sebastian在舞台下和Mia紧紧相拥,带点醉意,两人跌跌撞撞进小桌入座,准备在美酒和音乐的陪伴下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却不想一个不曾预料的人物突然出现了。

这个叫Keith的男人似乎和Sebastian很熟,两人几乎称兄道弟。但Sebastian见到Keith后的脸色却明显不太好。

在给Mia介绍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Sebastian和Keith以前是同学,曾同在一个乐队演出。Keith趁机向Sebastian抛出橄榄枝,希望他能加入自己新组的乐队。

但即使面对“这是一份有薪酬的正经工作”的诱惑,Sebastian还是拒绝了。两次“I'm good”(我现在很好)几乎毫不犹豫。

细心的Mia察觉到了Sebastian的不愉快,但当下并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好时机,这个聪明的女孩选择了默默观察、暂且不提。
切换场景。Mia熄灭卧室内的台灯,在这间小小的卧室里为Sebastian预演了那出怀旧的独角戏。

同样热爱怀旧风的Sebastian为Mia的精彩演出极尽溢美之词。即使面对Mia的自我怀疑,Sebastian也依然坚定地鼓励她: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就按你想的去做吧!

趁着兴致正好,Mia献上了自己亲手设计的礼物:为Sebastian一直烈烈雄心想要开的那家俱乐部设计的标志——Seb's(小塞家)。

Sebastian的昵称,加上单引号变形成的音符,Mia不但把Sebastian的话牢牢记在心上,还为它花了不少心思。从前Sebastian一个人的梦想,至此已经成为了两个人共同的憧憬和追求。

Sebastian坚持要在俱乐部卖鸡肉串,还非要把地点选在范比克,真的是异常固执。面对梦想,Sebastian绝不妥协,Mia的劝解也没有产生什么效果(这里也可以发现Sebastian和Mia性格上的明显不同,冲动与理智的冲突再一次出现,但都被热恋时的甜蜜压了下去)。
也许是害怕矛盾升级,Sebastian在悄无声息之中转移了话题。也算是男人和女人吵架时常用的躲避办法了。背景中的红色灯光也是对两人趋向紧张关系的一种隐喻。

当下时机还不错,Mia决定假装漫不经心地问问那个叫Keith的家伙是怎么回事。Sebastian用“和他有关的总是怪怪的”搪塞了过去。
Mia希望Sebastian能够借着这个机会找到一份正经的工作,以一个稳定的经济状况支撑两个人一起顺利地走下去。

但Sebastian还是选择了逃避的方式结束了这个话题。
第二天清晨,Mia和妈妈的通话中提到了那出不但没有报酬还要自己掏钱的独角戏,也不可避免地提到了Sebastian。说到他打算开一家爵士俱乐部的计划,说到他现在没什么名气正在努力攒钱,画面给到了Sebastian公寓里漏水痕迹明显的天花板墙角。

显然,到处打零工对改善Sebastian现在的经济状况确实没有什么帮助,不但无法让Mia过上富足的生活,更别提为两个人中的任何一个勇敢追求梦想提供足够的试错成本。这一切都深深地刺痛了自尊心极强的Sebastian。他决定为心爱的人做出改变。

这一次他终于选择了妥协,将自己的坚持和尊严抛在一边。Keith喜出望外,直言“没想到你会来”。这些线索都指向Sebastian和Keith以前在音乐上产生过矛盾,绝不让步的Sebastian一定是在分歧面前选择了坚持自我。 但现在一切都该有所变化了。何况Keith开出了非常诱人的条件:通过环球影视发行,拥有自己的版权,每周可以拿到一千美元的薪水,除此以外还会有演出门票和销售分红的额外收入。

ebastian甚至有点被吓到了。没想到Keith的新模式这么赚钱。薪资问题谈妥,开始排练。爵士鼓起,吉他跟上,主唱Keith开嗓。虽然整体听起来有点偏向电子风的现代爵士乐,但所幸它还是爵士乐。Sebastian慢慢试探,加入其中,逐渐磨合进整支乐队:看来这件事好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但Keith的鼓机演示范本开得Sebastian猝不及防。对于一个偏向古典爵士的“艺术家”而言,这太难接受了。但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看出了Sebastian的些许无所适从,排练结束,Keith决定和他聊一聊。

Keith提出,并不是只有灯塔咖啡馆那些90多岁的人才配听音乐,年轻人一样有追求艺术、定义艺术的权力。即使是为人所熟知的肯尼·克拉克和塞隆尼斯·孟克,当初也是革新派的一份子,如果人人都像Sebastian这样顽固,还如何会有这些经典音乐的出现呢?

话虽简短,但字字珠玑。Sebastian好像有点被劝服了。Keith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

Sebastian深知辩驳没有任何意义,为了挽留住这份工作,他选择了沉默。
转场,Sebastian的公寓内。

屋里有钢琴声在响。Mia进门,慢慢走向Sebastian。注意打光的讲究:Mia进门时的暖光(和暖色的裙子)与Sebastian背后的冷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是两人此刻截然不同的心情的对照反映。

看到Mia进屋,满怀心事的Sebastian弹起了那首曾经小鹿乱撞时哼起过的曲子《City of Stars》,心境却大有不同:
——City of stars.Are you shining just for me?
(繁星之城,你是否只为我闪耀?)
——City of stars.There's so much that I can't see
(繁星之城,浮世三千我看不清)
——Who knows?
(谁知道呢?)
——I felt from the first embrace I shared with you
(第一次和你拥抱时我就感觉到了)

可是被蒙在鼓里的Mia并不知道Sebastian正在经历的那些痛苦和犹豫,反而因为爱情和梦想的双双降临而欢欣鼓舞:
——That now our dreams they've finally come true
(我们的梦想终于成真了)
——City of stars.Just one thing everybody wants
(繁星之城,世间有一物,人人皆欲求)
——There in the bars,and through the smokescreen of the crowded restaurants
(在酒吧里,在拥挤的小餐馆,穿过层层烟雾)
——It's love
(那就是爱)
——Yes,all we're looking for is love from someone else
(我们苦苦寻觅另一个人的爱慕)

是啊,我们苦苦追寻,就是企盼另一个人全身心的爱呀。歌至深处,两人的爱意更是显露无疑,转变成了默契的合唱。
——A rush
(暗流涌动)
——A glance
(惊鸿一瞥)
——A touch
(一次碰触)
——A dance
(一支舞蹈)
——A look in somebody's eyes to light up the skies
(一次深情对望,点亮整片天空)
——To open the world and send it reeling
(打开世界,眼花缭乱)
——A voice that says,"I'll be here and you'll be alright"
(一个声音在说,“我在,别怕”)

——I don't care if I know just where I will go
(我不在乎将去向何方)
——Cause all that I need's this crazy feeling
(只因这般疯狂,已然足矣)
——The rat-tat-tat on my heart
(怦怦心跳的声音)
——I think I want it to stay
(我想留住这种感觉)

一曲终了,Sebastian终于露出了笑容。他想开了,释怀了,所有的牺牲都是有意义的,这段感情值得他付出一切。
未完待续,关注微信公众号“梅尔罗斯大道5555号”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