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读铁凝新作《信使》
临渊而上的功力,以及新的女性文学形象
——读铁凝小说新作《信使》
发在六期《北京文学》上的《信使》,表面看,是用传统小说的形式讲述两个女人误会消除的故事,具有上世纪九十年代经典小说的样貌:草蛇灰线的埋伏、转折起伏的布局、张力蓄积的叙事,以及极高的完成度……但又不仅这些,在这些之上,《信使》还带来了一些新的东西,一些震动一些思考一些启示。自担任作协主席以来,铁凝的小说作品并无自我超越之作,但《信使》衔接起了作者八九十年代创作高峰时期的状态和创造活力,无论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还是叙事的难度上,这都是一个充满新气象的作品,是铁凝创作沉寂几年后的成长性收获,甚至可以说,是新世纪以来截止目前她最好的作品。
首先,《信使》写出了极具张力和挑战性的细节。小说最难写的是什么?除了情节的埋伏和悬念的推动,一个杰出的作品,我以为关键在于精准表达出人在极限状态下的异常情绪和下意识反应。这些很多人都写过,但效果怎样等等不一。如果这些处理不好,小说照样能够完成,但是作品的质地会大打折扣。《信使》里有两个时间线,一个是当下,一个是过往,当下皆是寻常,所有的不同凡响都波澜不起地掩藏在过往之中。小说写两个女性,陆婧和李花开。三十多年前的计划分房时代,李花开屈从现实,大学毕业后嫁给“坐拥”一套城市住房的男人起子;陆婧则爱上已婚男人肖恩,走进“一场无法光明正大的恋爱”。在那个只能依靠信件来往的年代,肖恩的情书既不能寄来单位,也不能寄到家里,说好先寄到李花开家,由画彩蛋为业而长年在家的起子接收并转交。
小说的高光部位在第四章节。在这个事关人生与爱情的小说里,男主人公不是陆婧爱着的肖恩,也不是李花开的初恋,而是李花开的第一任丈夫起子。当这个身在低处的画彩蛋的男人偷窥陆婧的信,并借此敲诈,要求陆婧通过父亲为自己安排工作,“我不是央求你,是要求你。”起子说。
接下来小说怎样继续?不同的作家会有不同的处理,但这类环节上要么不及,要么过力,是最容易写滑的部分,也有作家会利用结构或侧写的技术回避正面主场,采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但主场呈现才是最考验功力也是难度最高的一种。读名著时我经常想,在平庸和杰出之间分水岭在哪里呢?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在关键环节,作者是服从惯性走向那些可以预见的路径,还是临渊而上,带读者看到更卓异的风景。
“她那刚伸向门把手的手缩了回来,后脑勺仿佛遭遇到棒击,似有一个黄豆大的小气球在颅内的某个位置炸了,一个瞬间,嗡的一声,她脑海里一片白色。她还是顶着一颗白色的头颅转过了身,并努力站稳自己,身体却已有点瑟缩,像曾经有过的梦境,她裸体站在街上,到处找不到要穿的衣服,而街上面目不清的人们正肆无忌惮地看着她,比如此刻的起子。”
事情到这里并没有停止,小说的张力也趋于爆破前的极限状态。起子被拒绝,图穷匕见,他终于表明了,已偷看过所有的来信并做了影印备份。“起子这层层递进的胁迫宣告着陆婧的节节败退,她平生第一次感受到巨大的惊恐和侮辱。”
接下来,可以想见的,往往是要争吵,发狂,失控……铁凝的笔下,却似乎忽然宕开,“她的小腹开始酸胀下坠,伴随这酸胀下坠的是两条腿的绵软,于是她知道,腿软并不是从腿开始的,是小腹里酸胀下坠的物质游移到耻骨再无情地沉降至大腿、小腿、脚底、脚趾,迅速浸蚀着那里所有的骨骼、韧带、肌肉、血液……”
刻画的都是客观事物,却都是人在极限状态的下意识反应,也就是不受左右的主观感受。这才是最难写的,“接着无腿感袭来,她的小腹好像直接落在了地面,人也顿时矮了下去。她拼命用意念寻觅着腿脚,顽强地动了动灯芯绒棉鞋里仿佛已经虚无的脚趾,脚趾总算有了些微的痉挛。那么,她是有腿的,她还在站着。”
读到这里,只觉得十分震惊。这个“无腿感”和“她是有腿的”,匪夷所思,又精准到位——精准一说,看上去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却别考验一个作家的功力。铁凝此处的处理,如同于无路处蹚出一条路,于人性无可攀缘处临渊而上,于人物情绪的拿捏和展现上,无可落脚处而到边到沿,犄角旮旯无所不至。
“她被亮在眼前的杀手锏打蒙的同时,仿佛也被打醒了。”打蒙和打醒同时到来,这非常神奇。接下来故事怎么进展,也许一千个作者会有一千个选择,在《信使》中,故事不断突破,人物也不断突破,在突破重围中获得心理和人生的出路,人物的出路也就是小说的出路。那不是平起平收的出路,而是陡峭上升,于是最不可思议又最合乎情理的一幕出现了:
“……突然奔向那炉子,拎起坐在炉盘上那把沉甸甸的铝壶,高高提起,壶嘴向下,向着那炉火正旺的炉膛猛地浇灌起来。霎时间水火交战的炉膛发出刺刺嘎嘎的怪响,一股股灰白色气体伴着浓烈呛人的臭屁味儿冲上屋顶,弥漫着房间,也吞噬了炉边的男人。”
陷入绝境之际,陆婧竟然将起子家的一壶开水浇进火炉,这举动可以说毫无意义,完全于事无补,然而正是这毫无用处的举动让这个小说人物在被敲诈胁迫之际焕发出本能的力量。对于极限情境中的人物心理和意识来说,她将水浇到燃烧的火炉中时,这个人物一下子有了分量,有了质感,有了生命的元气也有了小说的饱和度。这个被打败的人物,就以这样一种方式在小说里站立了起来,不管之后这个叫起子的男人以怎样卑鄙的方式打击报复,那都是强弓之末了。他得逞的只是阴谋,在生命意志上陆婧这个形象已经完成。
《信使》塑造出了长期以来难得一见的崭新的女性文学形象。《信使》采取第三人称,但叙述都从陆靖的视角展开。李花开第一次出现,是一个瘸腿的看店的老年妇女形象。陆婧疑心当年被算计是她和起子合谋,所以多年怀恨在心。三十年后两人意外聚首,误会去除,小说并没有结束,而是在第五章节回顾当年,李花开晓得了起子所做的一切,她毅然提出离婚,为摆脱这个猥琐的男人,她不惜把自己逼上绝境,从一个房顶直跳下去,“要么死得更快,要么活得更好”,通过付出一条健康的腿的代价找回了自己。
李花开的人生就此重新开局,这个情节也成为小说里的华彩段落。离婚后她离开了城市,回到家乡的初恋身边,而促使她如此决绝的,正是陆婧当年的爱情,是陆婧的爱情像信使一样启蒙了李花开的人生选择,促使她从此按照自己的心意活下去,而不是继续为了住房等现实利益而苟且余生。小说最后,陆婧觉得李花开瘸着一条腿的样子“实在很飒”。以至于两个好朋友分开后,陆婧“很久没有这样专注地、长时间地在北京街上走路了,她要用尚是健康的腿脚而不是车轮,把北京仔细走一走。”
两个人互为信使,李花开是陆婧爱情的信使,而陆婧的爱情又如同李花开人生的信使,这正是小说命名的由来。铁凝被贴上女性主义标签,其来有自,从《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到《永远有多远》《玫瑰门》《大浴女》等,关注女孩或者说女性的情感和人生命运一直是其作品的主旨所在。而《信使》中的李花开,更显出一种崭新的生命气象,闪现出了一种人之为人的精气神,成为新世纪以来难得一见的健康明朗的女性文学形象。
人之为人,究竟应该以怎样的面貌活在这个世界上,去面对岔路口的选择,怎样对待自己的人生才不算辜负?铁凝以李花开这个人物给出了回答,这也正是《信使》的感染力之所在。这种新,跟百年前文学作品中人的自我觉醒不同,那时人们从封建两千年的旧文化桎梏中挣脱出来,犹如掀开黑暗沉重的闸门;也跟新时期以来文学作品里的人性之回归不同,上世纪八十年代,作家们摆脱了“大”的概念,转而偏向细微处,向个人的生活,向心灵和精神延伸探索……《信使》除了计划分房其他跟时代关系都不大,放在任何时代都成立,可视之为一种永久的人性。新世纪以来日趋普及的心理学,最高目标即实现一种自我圆满的人性,获得一个健康的人格,一个新的自我。这种生命面貌不是传统英雄主义作用于外的力量感,对外部世界进行贡献和拯救,它是向内的,通过一种内部的完整性康复,由内而外打开生命的新格局。也是普通人的英雄主义。
以二十世纪西方欧美文学为尚,刻画幽邃的下意识、荒诞的新视角、变形和异化的困境下的人性扭曲和病态一度成了新时期的文学主流,似乎健康的人格和精神在文学上无可发挥,而《信使》却在两者之间的夹缝中蹚出一条艰难而又坚实的路,李花开的洒脱决绝显出一种健康人格,一种生命个体对自己命运的取舍和把控感,一种元气淋漓的鲜活的生命气,或者说,是常人身上潜伏的不可消弭的英豪之气,这点特别打动人心。
这个形象也颠覆了以往文学作品中所有的女性形象,林黛玉诗化的悲剧性人格,芸娘那种贤惠又知己的古典女性形象,是中国古典审美的产物,而张贤亮、贾平凹笔下那种男权视角下的地母或者圣母般理想化的女性人格,则是对于女性的神化。李花开不雅致,也不造作,她来自偏远落后的山村,激动时只会喊“我娘!”她“常年背一只紫红两色方格交织的土布书包,好像特意拿自己的乡村出身背景示众”。尽管有一条美丽的脖子,以至于有人为她脖子写诗,但她既不左顾也不右盼,既不搔首也不弄姿,在苟且现实和追寻自我之间——类似于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死亡”的西方式经典追问,哪个东方人没有遇到过呢?李花开付出一条腿变瘸了的代价,选择了自己想要的坦然正当的生活。在面对城乡、贫富、得失甚至欺凌的紧要关头,两个女性都轩然而起,李花开登顶一跳,顾婧提起水壶浇进火炉,这一跳一浇,看上去都没有现实世界的影响,但也就是这一浇一跳,让两个女性形象顷刻间站立起来,显出生命本能和意志的力量,一种普通人在无能为力中破局开局的掌控感。
在新世纪以来的国人小说中很少看到这样既朴实又光亮,既真实又动人的文学形象。人物亮度带出了作品亮度。这是铁凝作为一个女性主义作家结出的美丽健康的文学果实。
-
sui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2-21 12:51:22
-
豆友U-jfvb9mRo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0-13 16:41:26
-
HURRICANE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23 23:07:48
-
Constellation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19 13:14:43
-
tsia.琳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22 01:51:32
-
锦瑟年华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14 00:37:46
-
爰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25 22:21:09
-
金圣不叹👍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6-24 15:19:31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5-22 18:34:06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23 13:58:46
-
豆友250530172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23 12:41:04
-
1111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05 15:43:54
-
苌楚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04 18:41:43
-
李石头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10 04:55:56
-
爆炒胖大海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9 13:11:27
-
豆友242162847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27 11:13:31
-
豆友204472443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24 04:24:27
-
严肃认真最好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23 00:4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