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珍珠
感觉生活的细节,有时候就像一串珍珠项链上的一颗颗珍珠一样。然后串上一条线,就成了生活这条美丽的珍珠项链。
前阵子报名了国画的体验课,是现在流行的直播课,不是线下的课程。然后就是一些特别有意思的细节,就像一颗颗小珍珠一样,闪烁着动人而又让人欣喜的光。
第一颗小珍珠吧,要先从为什么一把年纪了,一点画画基础的也没有,却会突发奇想地去报名。那还是两三年前了吧,一个认识很久的女孩子,忽然在朋友圈里开始发国画习作。越看越是喜欢,觉得这个女生也太优秀了。就是那时候种下的小小的因,因为自己本就很喜欢那个姑娘,也就对国画有了深刻的印象。
上课后,还是蛮喜欢老师们的,一共约有四五位老师的样子,体验课,每天早上,下午,晚上有三节。我每天都尽量听课,虽然前期因为没有准备好作画的材料,纸笔颜料什么的,也就只能听听。但是老师们个个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那种类型的老师,当然,他们本身就是中国美院的老师,所以教学方面是很有经验的。
第二颗小珍珠呢,就是,有一天,吴老师的课上,一位同学对国画的颜色提出了疑问,吴老师是一位博学多才循循善诱的好老师。他耐心解释了之后,顺便讲了一个小典故。是说东坡先生有次画了红色的竹子,然后大家就问苏东坡,竹子怎么能是红色的。东坡先生说,竹子不能是红色的,难道就能是黑色的?这个小故事我印象颇深。
等我买的材料都到了之后,也跟着老师们尝试着画了。第一幅画就是荷花,主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我觉得是因为体验课的老师们都精心挑选过主题,所以,让学员们都能快速上手,即使大家的画的看上去参差不齐的难看。但是老师课后还是会很认真地指出大家的优点和缺点。大多都是鼓励之词。
这或许是因为学员们基本上都是成年人,甚至大多都是比老师年纪还大的。也或许是因为他们是在校外挣外快的,所以生源越多越好。因此,教课认真,风趣友善,以肯定和鼓励为主的沟通方式。种种结合起来,让大家学习的时候都非常轻松愉快。
第三颗小珍珠呢,就是和菜头先生推荐大家看《苏轼十讲》,我因此又把《苏东坡新传》阅了一遍,果然,书是常看常新的,这遍看下来,就注意到了关于红色竹子的那个小故事。苏轼在监考的时候,因此无聊,就顺手用案上的朱砂为墨,画了一幅竹子。有人问,竹色非朱。苏轼回答说,竹也非墨色。却不料,从此后世却增加了朱竹这一画谱。可见,苏轼的影响力。其实苏轼的画的墨竹还是十分有名的,他自创了古木竹石一派,并且深以为傲的。
书自然是常看常新,无意间也体会了学习的乐趣,国画也好,书法也好,秉承只要开始就不晚,每一天都是能开始的最早的一天,这样的想法。加之,本身自己也很是喜欢。今天下午,坐在书桌前蘸墨的时候,一种很踏实的幸福感油然升起。
每天的小日子充实无比,写写画画的。家务穿插在其间,一天很快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