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卢曼理论的非权威书单
德国社会学家Niklas Luhmann的社会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国内也是如此。尤其对于法学界而言,已经有很多学者以卢曼的系统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和基础,对一些传统的法学问题以及新近出现的法学问题进行了非常有益的分析与思考。几乎所有的人在刚开始接触卢曼系统理论之时,都会被其艰涩的概念和诸概念之间彼此太过复杂的关系而搞得晕头转向,以致难以再深入下去。用卢曼自己的话来说,研习系统论的“成本”的确不小,但一旦弄清楚其基础概念的意义、功能和用法,对其作品的把握就会非常顺畅。在我个人看来,这是由于卢曼对概念使用的严格性所致。卢曼几乎不随意使用概念,相反对其理论中涉及的重要的基本概念都会做非常明确的界定,尽管这些概念本身也免不了可能经历一个演化过程,但在这个过程的每一步中,卢曼本人都试图对其做出最为清晰的说明。系统理论所使用的概念,绝非“望文生义”可以直接把握的。因此,必须要回到卢曼自己的文本,观察他对各种基本概念的界定与运用,由此才有可能深入体会卢曼理论的精妙与强大解释力。作为初学者,我想把我读过的卢曼本人的作品以及二手文献在这里梳理一下,顺带提及一下其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希望对那些对卢曼理论有兴趣的朋友带来一点点帮助。由于我本人刚开始学德语,没有能力阅读德语文献,因此本文涉及的作品只有英文版本与汉语版本。如有错误,还请大家不吝赐教。
一、基础性文本
1、Social Systems

卢曼最重要的文本首推1984年出版的德文本Soziale Systeme(英译本1995年出版),这将卢曼的理论生涯区分为1984年之前与1984年之后。之前的理论显然还没有完全摆脱帕森斯、韦伯、涂尔干等社会学家的影响,即没有摆脱“行动者/行动”这一基本理论图式。直到1984年其将社会的基本单元界定为“沟通”(communication)后,由之前的理论图式所造成的混乱才就此一扫而光。(关于这个问题请参见本书前言以及第四章)以沟通为基础,自创生、运作封闭与认知开放、观察、二阶观察、自我指涉与异己指涉,自我描述等基本概念才得以成立。卢曼在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其转向后的系统理论的基本架构,除了第六章的Interpenetration被之后的structural coupling取代,其他的基本理论命题基本没有变化。因此研习卢曼最好从这本书入手。(汉译本可能很快就能上市,热切期盼中)
2、Essays on Self-Reference

这个文本往往被忽略,但我个人认为这是卢曼最重要的文本之一。虽然只是本论文集,但其中涉及了卢曼理论几个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概念。尤其是对于没有现象学基础的读者而言,如何理解和把握卢曼理论中Meaning的概念甚至比如何理解communication更具基础地位。本书的第二章Meaning as Sociology’s Basic Concept以及第三章Complexity and Meaning详细说明了这一问题。除了关于宗教系统的第八章和关于艺术系统的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其他章节均可读。
3、Introduction to Systems Theory

这本书是根据卢曼在1991至1992年冬季学期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口语化风格明显,因此读起来可能会“稍微”轻松一点点。不过就内容而言,几乎涵盖了系统理论之一般理论的所有重要方面,而且对有些概念做了更为深入的解释(如autopoiesis这个词儿是怎么来的)。大家不要被卢曼艰涩的文本迷惑了,误以为他是个刻板、古怪的老头,实际上他非常风趣。通过这个口语化的文本能够明显看得出来。(国内已经与学者在做翻译工作,期盼早日出版。)
4、Theory of Society


这是卢曼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著作Die Gesellschaft der Gesellschaft的英译本,我还没有读完。从章节来看,近一千页的篇幅一共分为五章:Society as a Social System, Communication Media, Evolution, Differentiation, Self-Descriptions,基本涵盖了卢曼理论体系中的三个基本板块:系统理论、沟通理论和演化理论,是卢曼对其理论体系最为精妙的概括,不可不读。期待汉译本尽快出版。
二、“分论”文本
1、《法社会学》

由宾凯、赵春燕二位翻译,译本可靠。作为卢曼1984年转向之前的重要作品,卢曼在这本书中主要通过功能理论与演化理论揭示了其对法律的功能界定。尽管后期理论转向后自创生理论与结构耦合理论丰富了其法学理论,但法律的功能界定与演化问题基本被保留了下来,尤其是卢曼对实证法的界定让人眼前一亮。
2、The Differentiation of Society

这也是一个容易被忽略但我个人感觉非常重要的卢曼早期文本。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卢曼对涂尔干、韦伯以及帕森斯理论的分析与批判;第二部分涉及的是系统理论,其中第一篇是关乎“互动、组织与社会”的,卢曼在社会子系统领域着墨最多,也有专门的论著分析组织,但对互动用笔较少,可以通过此文结合Social Systems中的相关部分进行理解;第三部分主要涉及的是演化理论,有关时间以及主题化的那两章很有意思。
3、Turst and Power

也是卢曼早期理论中的经典文本,由Trust和Power两部分组成。Trust部分我读的比较匆忙,“感觉”(只是感觉,不确定)后期卢曼应该是用“预期”的概念重新解释了与Trust相关的内容。比较有趣的是Power部分,卢曼将Power界定为沟通媒介,使得对这个传统经典问题的解读瞬间清晰起来,不但能与后期对政治系统的描述相契合,也能与组织理论相容,为有关政治哲学的分析提供了非常有益的观察视角。
4、Risk: A Sociological Theory

相比于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卢曼的风险理论要清晰明快的多。贝克描述了现代社会的种种风险,但恰恰没有对“风险”本身给出明确的界定,卢曼则不同。依托于其理论的基本立场,卢曼对风险与危险做了清晰的区分,使得与风险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5、Organization and Decision

卢曼的理论是将社会区分为互动、组织与社会功能子系统,卢曼大部分“分论”作品讨论的是不同社会功能子系统的问题,而这本书专门讨论组织的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6、《社会中的法》

这本书对于法学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翻译可靠(除了一处的句子完全译反了,不过我是标记在一个影印本上,突然找不到了,等找到后再补充)。该书基本保留了前期《法社会学》中的功能理论和演化理论,并用自创生理论解释了法律系统运作的基本原理以及用政治与法律的关系为例阐释了解构耦合理论。个人感觉法律理论是卢曼系统理论中最具解释力的部分,为理解现代社会与其法律的复杂性奠定了非常坚实的认知基础和观察视角。
7、《爱情作为激情》

卢曼早期的代表作。卢曼的理论可以区分为“总论/分论”,但这不意味着卢曼是在完全构想好总论部分“后”才着手“分论”的研究,恰恰相反,两者是同步的。这本书就是早期分论研究的典型代表。目前有大陆译本和台译本两个译本,均可看,两个译本的主要差别在于一些关键术语的翻译上,不过不影响阅读。这部作品以“爱情”这个复杂的领域为观察对象,更侧重于对爱情语意学、符码化以两者之演化的分析,对于理解卢曼的沟通媒介理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示例作用。其论讨论深度,可非一般的爱情心灵鸡汤所能及的。哪怕不做社会学研究,用来思考下实际的爱情生活也不错。如卢曼所言,爱情是不可能之可能。所以要好好珍惜自己所爱的人,因为遇到爱情的确太难了,没有理由让她溜走;如果遇不到也无所谓,因为本来就没有可能,好好享受单身的快乐生活就是。
8、《社会中的艺术》

这本书则是以艺术系统为分析对象,利用后期比较成熟的沟通理论、观察理论、媒介理论、演化理论、自我描述理论等对艺术的功能与演化做了细致的分析。阅读该书的主要难度倒不在于卢曼的理论框架,而在于其中所涉及的各种艺术理论。我本人就基本不懂这些,只能根据文本来感受有关命题的变化。个人感觉,这本书比较有益的启发在于体会特定社会系统之语意学的演化,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的演化,哪怕“理解”不了,最起码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一下。
9、Political Theory in the Welfare State

卢曼对于政治系统的界定也非常重要,但据我所知,《社会的政治》一书应该是没有英译本,因此这本有关政治的文本就成为研究卢曼政治理论非常重要的一个文本,可以结合其他文本中有关政治的篇章进行学习。有趣的是,卢曼对于政治系统的符码的界定发生了几次变化,这得结合上述文本才能梳理清楚。(没看过其他文本,不知道卢曼最终对政治系统符码的界定是如何的)
10、Ecological Communication

这个篇幅不大的文本也挺有意思,卢曼用自己的理论针对生态问题进行了解释,是结构耦合理论实际应用的典型范例,此外该书第八章和第九章对code的解释也是我见过的文本中最为详细的。
11、《大众媒体的实在》

卢曼关于大众媒体系统的理论分析。在这个文本里对reality的分析,集中凸显了卢曼理论的建构主义立场。其对大众媒体符码的界定对于认识大众媒体有着醍醐灌顶的功效,强烈推荐。
12、《社会的经济》

译的不好,勉强可读。熟悉卢曼理论的话会发现其中很多基本概念翻译的都有问题,不过可以作为对卢曼经济系统理论的大体概观,尤其对市场和银行的理解。
三、二手文献
1、《卢曼社会系统理论导引》

介绍卢曼理论的一本非常不错的二手文献,尤其对于沟通和观察的梳理,非常清晰。
2、《鲁曼一点通》

这本书也非常重要,比上一本介绍的内容要全面得多,行文也浅显的多。作者本身就是一位艺术家,其中用了大量的插画来解释用文字很难解释的东西,读起来非常好玩。此外,这本书重点是以大众媒体系统为例来说明卢曼的理论,可以结合《大众媒体的实在》一起读。
3、Niklas Luhmann’s Theory of Politics and Law

重点梳理了卢曼的政治理论与法律理论,藉此阐释一般系统理论,行文流畅,除了对卢曼思想渊源的梳理有一小部分我个人不是十分认可外,其余部分均可读。
四、其他
另外还有几本二手文献我正在读,等读完后再加入这份书单。就目前国内的情况而言,还是法学界对卢曼的理论更加重视些,老一辈学者的像季卫东老师、高鸿钧老师和张骐老师等会在分析相关问题的时候用到卢曼的理论,年轻一辈的学者像泮伟江老师、宾凯老师、陆宇峰老师、李忠夏老师等对卢曼的关注度相对更高、运用得更多。他们的作品都是用来学习卢曼理论的非常好的参考,尤其在利用卢曼理论解释现实问题方面可以得到很好的学习。另外,卢曼很多英译版的论文在HeinOnline等数据库或libgen等网站上可以找到并下载,有些论文还是十分重要的。此外,阅读托伊布纳的作品也能加深对卢曼理论的理解,尤其是托伊布纳对卢曼理论中一些问题的批评还是非常有意义的,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