甪直古镇寻古
甪直古镇一直是我常去的地方,其周边的古镇如锦溪、千灯也是如此。甪直古镇最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镇上有一座古寺保圣寺,寺内有传为唐代塑圣杨惠之罕见的传世之作——罗汉塑像。
保圣寺尽管被称为“寺”,实际上早已不再供奉佛像,天王殿虽然仍是残存的明代建筑但其内没有天王像,寺内也早已无香火,但其寺内遗存的古植物(古枸杞、紫藤、桂树)与古迹仍能想见昔日“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繁荣景象。


游人很快就能够穿过院落来到寺内的古物馆,馆内并无任何照明工具,仅依靠墙上的几扇小窗作为天然的光线,所以从古物馆外部向内望去,室内光线昏暗之极,令人心生恐惧。好几次我来保圣寺都是傍晚,遥望室内之昏暗就打了退堂鼓。其实,只要步入古物馆就会发现,其实室内采光并没有想象中那种伸手不见五指的感觉,但凡眼睛适应了环境,顺着自然光就能仔细观摩杨惠之的作品了。

实际上,古物馆可以称得上是专为了罗汉塑像而建的场馆,这是民国时期的有识之士如蔡元培等人发起的“唐塑罗汉保存会”历经中外的集资才得以建起的。可惜的是,原来的大殿由于年久失修,主尊释伽牟尼和部分罗汉遭到了损毁,我们如今看到的罗汉塑像是幸存的九尊罗汉像被重新移置安装、由两堵残壁拼合起来的。在为维护而筹资的过程中有不少社会名流为之奔走,其中有蔡元培将部分婚礼所用资金挪用于此的故事(如今在古物馆内可以见讲述此事的碑文),也有叶圣陶参与其中的身影(他的墓碑与纪念馆与保圣寺仅一墙之隔)。或许是为了保护这仅存的半堂罗汉,室内不允许摄影,也没有任何照明。
昨日去保圣寺又仔细观摩了罗汉塑像,尽管因年代久远部分罗汉的面部有些模糊,但是不妨碍其神韵,甚至反倒是在这种状态下仍能辨识其喜怒哀乐,体现杨惠之技法之高超。据介绍,这组罗汉塑像最值得称道之处是“摆脱了寺院造像单尊依次排列旧模式的束缚,将壁画巧妙地移植塑像之中”。古物馆内有赵孟頫的对联——上联:梵宫敕建梁朝 推甫里禅林第一 ;下联: 罗汉溯源惠之 为江南佛像无双。
观这件作品不仅欣赏的是杨惠之的技艺超群,更感概于民国志士之责任感,所以心是热的。
子不语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一如既往发挥稳定的迪图瓦 (4人喜欢)
- 再听陈必先 (3人喜欢)
- 二月二,新生代 (2人喜欢)
- 2024年年终小结 (4人喜欢)
- 温润如玉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