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
非现实世界的完善,非现实世界的更完善,和现实世界的更完善,祂们是一体的,和你不是一体的,你只能拥抱祂们,也说明你可能不拥抱着祂们,拥抱也是一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统一,所以我的美,或者说己世界的我,和别世界的我,是天然分离的,别世界的我有时候能拥抱己世界的我,有时候不能,也就是说己世界的你会离你而去,在某一段时间,那时候你便孤单无助,需要在仅剩的别世界里寻找依靠,因为在别世界里,不仅你的身体,精神的本质同样是不完善的,是无法构成自我闭环的。
巴赫的音乐即使很美,也不能主观化情绪化,用温柔、柔情、忧郁等类似的词汇去理解,因为活着的人们对这些词语的认识基本上来自于别世界的事件,我们看过的绝大部分素材都是默认了背景是别世界,男欢女爱,家仇国恨,前途抱负这些离不开别人的东西。世界对于我们来说,几乎就是别世界的代名词,这是我们的世界观,但是巴赫时期的世界观却可能不是这样的,不能主观化,同样也不能客观化,这些都是来自现代的附会,那种世界观不是由现代的概念产生的,相反现代的世界观更可能是一种对当时的缩水和阉割,就像做产品会先做个旗舰版,然后缩水成性价比高的流行版,这是更自然地演化。所以在我看来,面对巴赫的音乐,首先要改变世界观,从我的角度,就是这种美会主要来自于和别世界天然分离的己世界,所以这时候的温柔、柔情、忧郁,都会变得空灵,因为对象不明确了,然后别世界也不会缺失,它所提供的是一种渴望、仰望、拥抱,一种苦涩,这样的两个世界交织在一起,才是我想象中的当时的那种世界观。另外容易对己世界和别世界产生一个误区,就是己世界只有自己,花花草草都在别世界,其实花花草草更多的还是会在己世界,最简单的道理,你更多会用现实这个词来描述什么?是花花草草吗?己世界和别世界,其实还是非现实世界和现实世界概念的一种衍生,己世界是一个世界,而不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