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路的驼队
《落日的呼唤》采用游记的形式,作者写得虚虚实实,语言通俗,故事性极强。表面是一种旅行,实际上更多地指向心灵的旅程。大漠绿洲摩洛哥的描写是实的,而其中大大小小的传说或故事则是虚构的、神秘的。作者着重描写神秘主义修炼过程中的“悟道”,这种悟是在生活中渐渐对外部世界和自己的内心周遭寻思而生发出来的智慧,了悟到生命意义、真我和旅行目的等。

说不清楚出于什么原因促使我奔向市场。第一眼便发现了骆驼和骆驼背上的行李。与过去一样,没有任何变化。我离开驼队已经过了多少岁月,好像这时间根本不存在。我走过去,在驼队中转来转去,仔细打量。我记得其中一些人的面孔,虽然经过长途跋涉发生了不少改变,但过去的模样依稀可见。有些面孔不见了,永远不会再出现。我问起自己最熟悉的朋友,问到第四个人时才提起了他。
几年前他就故去,埋在哪儿已记不清,反正埋在路边,大概是一个土库曼古老村落的边缘上,居民们早已逃离。他死于最高尚的时刻,即确认了克尔白的方向后的跪拜之中,距一位有名望的长老墓地有半天的路程。传说,长老德高望重,追随者众多。他死于抗击鞑靼人的战斗之中。他身先士卒,左冲右杀,一边战斗一边歌唱。他留下一本题为《美的开端》的书,被后人高声诵读。
我心不在焉地听着,虽然我很早就预见到这结局,很长时间反复对自己说他早已不在人间,但仍然像是受到突如其来的打击。我以为自己的泪水已干,却为他恸哭不已。我不知道泪水是为他而流,还是可怜自己。旅途中从未表现出来的一种潜在的悲伤攫获了我,我沉浸于驼队的往事之中,头脑中浮现出的音容笑貌与旧日的他差不多,但那模样已失去往日的神采,只剩下模糊的印象。
他好像在天有灵,知道自己是个古老的旅行者。在大家的头脑里和口头上,他已不复存在。他不说话,也不提问,我也没有离开过他。我们默默地交流对话,我盼望把这一切早些讲给我的摩洛哥朋友听,或把它记录下来。但是,骨鲠在喉的悲痛阻止了我。我所意识到的哀痛和苍凉抑制住了我。我带着它来到海边,直到黄昏才离去。我登上观望落日的露台,目光凝视着太阳的光轮。
我真的在观望落日,还是向落日倾诉内心的一切?
我在改变,那光轮却依旧。光轮走,还是太阳带着光轮走?谁带着谁呢?我坐在那里木然不动,久久地凝视着,倾听着。我不死不活,或者奄奄一息。

书店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富岩路121号万达广场2层2025
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新百宁阳广场2层2F-A-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