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福莱特-《暗夜黎明》

刚读完了肯福莱特的《暗夜与黎明》,说实话比较失望,小说篇幅很长,将近850页。
其实一直以来肯福莱特在我心里算是块金字招牌,他的世纪三部曲当时看的时候真是非常过瘾,并且我一度认为世纪三部曲可以作为对一、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感兴趣的朋友的启蒙读物。但这套《暗夜与黎明》却让我感觉有些虎头蛇尾的意思。
首先作者试图打造一部《冰与火之歌》那种类型的中世纪贵族宫廷与教会之间的宫斗剧,只不过作者更加注重史实。但整套书看下来,我并没有感觉到作为主角的蕾格纳身上体现出多少权谋的能力。故事中主要以维尔武夫的两个兄弟和继母为主的当权派和蕾格纳、埃德加和奥尔德雷德为主的清流派之间的冲突为主线。小说开篇把蕾格纳描述成一个富有魅力又兼顾领导能力的特立独行的女人,她因为爱情而嫁给了英格兰的贵族维尔武夫。在维尔武夫死之前,可以说蕾格纳这个角色兼顾男人的决断和女人的细致,让读者会期待当维尔武夫死了之后,蕾格纳必定会集结自己的力量夺取最终的权力。但小说后续的发展却让人大跌眼镜,维尔武夫死后,蕾格纳似乎马上变成了任人摆布的废物,不但对维尔武夫的两兄弟篡位一点对策都没有,甚至于还变成了个怨妇一般的圣母。最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一幕是她被强奸后生下一个孩子,国王已经宣誓了她的自由,她却因为这个强奸所得之子而选择与强奸者结婚而放弃了重新夺得自己权力的机会,这实在让人觉得和之前作者所烘托出来的那个蕾格纳差距太大。况且她并不是只有强奸之子这一个孩子,还有和亡夫维尔武夫所生的两个男孩,这两个男孩在血脉上要正统的多。
如果说角色的前后反差不算是小说的硬伤,那么几个反派的命运我认为绝对算是小说的硬伤了。因为几个反派的结局都是咎由自取,而不是蕾格纳、埃德加们精心安排的结果。首先作恶多端的主教温斯坦最后的结局是得了梅毒疯了,得上梅毒的原因也是因为私生活不检点,这里没有阴谋与计划。强奸了蕾格纳的贵族维格姆虽然死在蕾格纳之手,但那完完全全是一次意外,喝醉的维格姆打算再次强奸蕾格纳,但因为烂醉如泥而被蕾格纳杀死。这一切雷格南完全是被动的防御,没有事先的计划。可以这么说,面对这两个把蕾格纳的一切都夺走,并且把她折磨的不成人形的恶人,蕾格纳只能逆来顺受,只能远远的逃开,一点办法都没有。作者把几乎所有的反派的结局都归咎给了报应,这让人感觉这是一本宣扬宗教的小册子。就连德朗这么个小恶人,都只安排他因为一次殴打奴隶的时候心脏病发作而死,这就是这部小说最大的硬伤,从中看不到任何权谋,计划,所有的恶人都由上帝处死而不是被主角精心的复仇计划杀死。主角身上虽然有亮点,但最后会让读者因为她的软弱而大失所望。结尾又那么仓促,几个反派走马灯似的得到了报应,被欺压的人们得到了好运、财富和爱情,仿佛又在读格林童话。
埃德加作为另一个拥有主要戏份的人物,也塑造的中规中矩,是一个典型的上进青年逆袭的故事,并且他对蕾格纳的专情也在很多其他小说的角色中似曾相识,只不过读者随着剧情的深入,会对蕾格纳这个角色越来越失望,所以对埃德加的痴心也就越来越不以为然,甚至于觉得埃德加这样一个大好青年,最后不应该放弃在诺曼地的大好前程而回英格兰娶这个三个孩子的寡妇蕾格纳。
总体来说,这部小说不值得一读,没有看到主要角色的成长,也没有看到他们可以把握住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