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波伏瓦》阅读笔记
【女性思考】 1·如果作为女性,不被允许“做你自己”,那该怎么办呢?如果成为你自己的同时就意味着,你在那些你本该成为的角色上是个失败者——一个失败的女人/爱人,抑或是母亲,那该怎么办呢? 她们感觉自己被困住了,有时候甚至到了在发疯边缘徘徊的程度。 1.1每一个人都处在一个特别的环境中,存在于一个特别的身体、特别的地点和时空里,存在于和他人的关系的联结中。这种处境的种种变数影响着他们想象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的能力,而且这会在一生中随着时间流逝而产生变化。(21) 1.2有一天,奥尔加问波伏瓦:作为一个犹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波伏瓦回答说:什么都不是。‘犹太人’并不存在,只有人类。”波伏瓦后来意识到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抽象到了可悲的程度。 1.3多萝西.帕克认为,性别之间的不平等可以通过将女性定义为“人类”而不是“女性”来解决。但波伏瓦说,“我们都是人类”这种观点的问题在于,女人并不是男人。他们在这个层面上所享有的平等是抽象的,而且男女所拥有的可能性是完全不同的。(262) 1.6弗朗索瓦丝深深地相信要忠诚于自己,她拒绝成为一个在爱情中索取的女性。(201) 1.7如果身为女性还不是成为一个女人的充分条件,那么女人又是什么呢?(263)波伏娃的答案是:女人是男人所不是的。 1.8波伏瓦写道:女人不是一个固定的现实,而是一种成为的过程,她必须在与男人的比较重,找到她能成为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考虑超越时,这是一种有意识的、变化的、自由的存在,就没法结束。 1.9·女性气质(267) 对于女性来说,为了女性气质,她就必须放弃波伏娃所说的“主体性”,即她不能拥有对自己生活的理想愿景,不能随心所欲地去追求自己想要追求自己想要成就的事业,因为这一切都被认为是“没有女性气质”的。这就把女性置于一个双输的境地:做自己就意味着变得不值得被爱,而如果想要获得爱就得放弃自我。(273) 问题的根源在于“个人不能随意塑造女性气质。”这个概念。 “女性气质其实是男性对女性的恐惧的投射和幻想。”(11) 1.10手术后的那个晚上,波伏瓦觉得自己和母亲的关系比她孩提时代更亲密了。手术后的那个晚上,波伏娃被一股情感的浪潮所征服:她感到悲伤,为母亲的死亡,也为她的人生——母亲为那令人窒息的传统牺牲了那么多。 【成为自我】 2·做自己并不意味着从出生到死亡都做同一个自己,做自己意味着,要在一种不可逆转的“成为”(becoming)的过程中,与同样在改变的他者一起不断改变。(2) 2.1柏格森认为,一个人的自我并不是一个静止的物,它是一个“进程”,一个“有活力的行动”,一个充满变化的“成为”的过程,至死方休。(4) 2.2波伏瓦认为,要过好一生,人应当被他者看见,但必须以一种对的方式被看见。(4) 2.3波伏瓦在哲学上一直把“成为自我”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由内而外对自我的审视,一个是从外向内对自我的观察。(19) 2.4弗朗索瓦丝说:很难相信其他人也是有意识的存在,也会像我们一样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感受。对于我来说,弄明白这一点是很可怕的,我们会因此留下这样的印象:我们并不存在,只是别人臆想出来的事物。(196) 【哲学】 3·如果历史只是在机械性地往前推进,人在其中只是被动地传导着外界的力,那行动这个概念将变得毫无意义。《模糊性的道德》 3.1·自欺:这是一种逃避自由的方式,要么过度认同自己的“真实处境”,要么过度认同自己的“超越性”。(199) “撕开传统意义上的自我精心编制的网。” 3.2波伏娃不想只停留在抽象的哲学定义上,而是想去体现“所有真理中最具体的真理:当下只不过是进程,是一种变化。”(308) 3.3在《皮洛士与息涅阿斯》中,波伏瓦写道,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自由,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总是需要他人的自由,因为只有他人的自由才能阻止我们一步步陷入把自己看作物体或者个体的状态。(252) 在《模糊性的道德》一书中,波伏瓦指出,为了在道德上获得自由,你必须用你的自由去拥抱将你与他人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波伏瓦称这是对他人自由的“呼吁”或“召唤”。(254) 3.4每个人都必须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只有一部分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位置。人类的处境是模棱两可的:我们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作为客体,你的世界被他人施加的约束所限制。作为主体,你的行为不仅实现了个人自由,还在世界上为他人创造了新的条件。(260) 3.5自由是不平等的,因为每个人的处境都不一样,所以自由也会因人而异。 “我想让她看看那些头也不回地走向监狱的人。”(251) 【波伏娃】 4生命中没有那种一切都被和解的瞬间。(23) 4.1对于情绪,萨特同样也表示不能接受,他认为一个自由人可以做到选择不去感受自己的情绪,因此自由人就该这样做。(118) 4.2波伏瓦回复阿尔格伦说:这是我真实的感受;任何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时,我总是在心里推理……情感、事件和哲学,如果我把这些都撇在一边,那对我来说是相当不自然的。 4.3波伏娃发现比起生命结束,自己更恐惧和厌恶未知的生活。(366) 4.4每个人都必须在不知道未来的情况下生活——追寻一种无法提前知道答案的意义。波伏娃也信奉这样一种观点,因为生活无法提前预知,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感到焦虑。(404) 4.5她甚至认为上帝完全是这个焦躁不安的世界的局外人。(76) 4.6把我当作一个有血有肉、有灵有欲的人来对待。(88) 4.7我的好奇心比我的好胜心要强很多,比起炫耀自己,我更想要向她人学习。(97) 4.8波伏瓦:为什么自己总是觉得别人比她更加正儿八经呢?(77) 4.9波伏瓦:我比他(萨特)更理解什么是偶然的生活。(114) 4.10过思考的一生,而不是只思考不生活,或是只生活不思考。(100) 问题:自由和限制之间的张力对于成为一个道德的自我的意义? “我们是谁”和“我们做了什么”的关系(存在和行动的关系) 自由和偶然性 他者的幻象以及诚实、自由和爱之间的关系。 他人的意识。他者和自我对立的哲学关系。 什么样的行为和关系才算是道德的。 人类渴望追求意义/自由 “保持自由与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 冲突观点的永恒舞蹈。 避免陷入自我主义和献身主义 “你有男孩子性格”,这句话意味着什么?是一种肯定还是一种掠夺? 其它:拉尼奥认为,人的欲望也是一种需要去相信的有力冲动。(78) 黑格尔:每一个意识都在渴求他者的死亡。(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