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驻《萌探探探案》后,黄子韬开始走智商逆袭流派了?


如果社交平台上的聊天记录可以跨平台搜索,那当下年轻人最常挂在嘴边的活动一定是“剧本杀”。一桌人一起玩一局游戏,像是一起走了遍风格迥异的人生缩影,非常容易产生肝胆相照的情谊。
当然,刨除游戏、社交两大刚需,进阶型玩家还有个十分在意的东西:胜率。没有一个剧本杀玩家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加入游戏的,凶手想要洗脱嫌疑完美逃脱,平民想要合理推凶高光当场,每个人都燃烧着熊熊斗志。

那么问题来了,剧本杀里的胜率,真的能练出来吗?
实话实说,这个问题在看《萌探探探案》之前,阿杠持怀疑态度。可追综到现在,可以非常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胡搅蛮缠如黄子韬都能有手握辉煌、走上剧本巅峰的一天,你也一样可以!

一开始,黄子韬在节目中表现得十分掉线。他明明是个平民玩家,但愣是在危机重重的保密局靠着自我感觉良好的试探,被孙红雷的烟雾弹误导,最终成功痛击队友。
有这样一个开局,任谁都会把黄子韬和”不太聪明“四个字绑定,但在最新一期节目里,拿到“无缘人”身份的黄子韬却一路成功和其他玩家组队。而且三轮游戏下来,不但没有引起怀疑,反而通过抓住别人字里行间的逻辑漏洞,引导其他人把怀疑目标转向了孙红雷和黄圣依。

从一个菜鸟玩家甚至于是“帮倒忙”的新手玩家,蜕变成游刃有余的高端玩家,黄子韬到底经历了什么?
其实在玩剧本这件事上,有人靠的是天赋直觉或者潜意识,有人凭借的是盘逻辑敲细节走推理挂,但黄子韬显然走的是智商逆袭流派。他的玩法改变或者说风格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萌探探探案》一期又一期的洗礼下,悄然形成的。
最开始,玩游戏直给的黄子韬肉眼可见的一路莽。
他为了完成喂孙红雷吃虾的任务,毫不避讳的硬塞给人家;因为有着“我是个王者”的蜜汁脑回路,于是完全不看线索和信息,也不听别人的分享,在推理环节的发言全靠吼;判断力过于依靠直觉也就罢了,还觉得自己什么时候都是对的……

单纯耿直又迷之自信的黄子韬,“招人烦”到什么程度呢?节目中就算其他队友明知他不是卧底也不是凶手,他们都想把他票出去。就像沙溢说的,实在是受不了他的笨了,“我流着泪,也得把他‘毙’了。”
就这么说吧,走这种路数的黄子韬,不仅把观众气得够呛,也让他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前几期的胜率几乎为零。
于是在降维式困惑和“我居然投错凶手”的双重打击下,黄子韬肉眼可见的吸取了经验教训。

《西游记》那期,虽然他招牌式的放狠话依旧疯狂输出,可在探讨环节却没让情绪占据主导。
在合理利用线索时也玩起了计谋,在第一轮共享时故意放出一条假线索,引导持有“妖怪”身份牌的玩家走向错误的推理方向,方便他锁定敌我。黄子韬凭借着这条错误信息,很早就锁定了杨紫扮演的红孩儿是卧底。

甚至在最新一期《白蛇传》的推凶环节,当大家的矛头全部对准了有情感纠葛的武旦白素素时,黄子韬适时的指出了另一位具有武旦身份的小青。这一举动,不仅把凶杀理由从单纯的情杀和现有的固定思维中解放了出来,更开拓了全局思路。
观察力、逻辑推理能力、信息检索和收集的能力……这些剧本杀高端玩家必备的因素,黄子韬正在一步步的get。他也凭借着这种飞速成长,不动声色的完成了“在他人身上留下痕迹”的隐藏任务。

从最开始的懵懵懂懂手足无措,到如今的游刃有余逻辑在线,《萌探探探案》通过短短几期节目,把黄·不太聪明·胡搅蛮缠·子韬 锻炼成了独当一面的高端玩家。这种潜移默化的塑造力和成长速度,恐怕就连黄子韬本人都没有想到。
而更让阿杠意外的还有很多,几期看下来,《萌探探探案》的方方面面都有了升级和蜕变。

时代少年团的宋亚轩,性格本来就内向,在第二案《庆余年》时甚至还搞不懂玩法,把“死者”二皇子讨论成了皇上,在一众“老油条”的包围下,显得更加呆萌。
师父被妖怪抓走了,他笑得异常开心;被师傅师兄们夺命连环问,完全招架不住的小宋当场释放纯良眼神;别人在走剧情搞推理,一旁的小宋在用脸鲨人……

可就算是这样无公害的小宋,被节目组锻炼几次后,都能在《西游记》一案时勇敢跳出来表达观点,推测出百变怪三人的隐藏击拳动作了→
啧啧啧,《萌探探探案》到底是什么魔鬼训练营,看把孩子都锤炼成啥样了!

大众印象里靠蛮力和豪横闯荡游戏的孙红雷,在拿到“梅花”特殊身份时,选择把证据一分为二,捆绑住了黄子韬,完美的保护了“下山虎”杨紫。
说到这段,阿杠不得不夸一下孙红雷的高端玩法,他在一众玩家中选择了黄子韬来“策反”,以退为进的拉他为自己保金水。看人之精准,眼光之毒辣,实在是我等剧本杀玩家的楷模。

等到了《白蛇传》,早已摒弃蛮横玩法的孙红雷更是从一开始的饱受怀疑,一路甩掉了“无缘人”的帽子,成功Battle掉黄子韬,与杨颖兄妹汇合。
此处应该安排个热搜,#论孙红雷和黄子韬的相爱相杀#。

总结下来,其实每一位嘉宾都在以各自的方式或大或小的成长着,他们的推理意识也更上一层楼。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公聊环节从大家七嘴八舌的打嘴仗,进化成了有顺序有逻辑的发言,每个人也拿出了推理笔记,记录下有效信息。

和嘉宾们的成长速度持平甚至于更优于他们的,是整个栏目组在剧情方面的大变革。节目组抓住了当下年轻人喜欢反转的游戏心理,设置了一层又一层的剧情变化。
首期的谍战主题紧张感十足,算是非常友好的给新手玩家们开了头,但接下来的每一次都让观众觉得意料之外,细细品来,又都在情理之中。
《庆余年》主题,众人原本以为二皇子就算不是被毒酒杀死也该有合乎情理的杀人方式,没有一个人把思维方式转向合作杀人或者破解出神庙使者这条暗线→

《还珠格格》主题在《庆余年》普通角色VS神庙使者的框架上,又大胆地开设了三方阵营,让玩家有意无意的为三位真假紫薇战队,但在这层之外,却还有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隐藏卧底在伺机而动→

等到了《白蛇传》主题,这种把线索隐藏在细枝末节最后再张弛有度展开的反转模式再次升级。玩家前半段一直纠结的无缘人,只是后半段大反转的一条引线。他们正确找出无缘人的行为,成功揭开了庞大剧情的一角。这种从无缘人到戏中人的双线剧情,难度直线升级。

在反转之余,《萌探探探案》还考虑到了IP国民度、原版人物故事线、场景还原等基础问题,在二创时考虑到了不同的人物背景,设置了多条人物走向。
就拿《白蛇传》中黄子韬饰演的小金来说,他之所以成为“无缘人”,是因为他的有缘人白依依不幸身亡,因果循环下,他才会孤零零的成为卧底。再比如《还珠格格》中的红紫薇,作为江湖侠客的他自幼父母离异,被迫自立自强,他来到皇宫假冒格格,完全是因为想体会到亲情。

这种故事丰富的原创角色再加上具有沉浸感的原版人物,达到了高质量剧本和丰满角色的刚需条件,两者起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完美的让玩家和观众浸入其中,体味到了角色的人生百态。
有一说一,没有观众喜欢一成不变的角色,也没有玩家愿意三番两次的诠释同类型角色。不断打破观众认知,不断突破既有的局限,让观众看到迥然不同又津津有味的更多面,这才是《萌探探探案》能持续蜕变的核心,也是观众能对节目报以好评的前提。
而且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就算整个节目都在极速前进,艺人们的个人风格也没有丢。观众能看出他们的进步,也能凭借他们的行事作风找到艺人的独属风格。

《还珠格格》那期的藏宝环节,游戏虽然短暂,但各凭本事的藏宝过程也体现出了不同艺人的性格特点;《白蛇传》中探秘半步多的环节,更是将他们面对未知空间的观感和当下反应直面放大给观众。这对于爱挖掘细节的观众来说,代入感也就更强。
在剧本杀风靡成潮流的今天,有一档节目能听取观众的意见,适时的改变风格,不断的推陈出新,实在是难得的一件事。

想看黄子韬、杨迪能否保持现有水平继续头脑清晰;想看那英、孙红雷能不能成功卧底一期,开启能言善辩模式;想看杨紫、宋亚轩的姐弟组合作一次,完成双杀;还想看被全员“欺负”的沙溢反攻全场……光是期待嘉宾表现,就足够让观众每期蹲守了。
从现有的路透来看,嘉宾们还会走进校园尝试下学院主题,宋亚轩的队友时代少年团的刘耀文也会加入其中,阿杠先一把子冲了!

毫无疑问,当下的新式综艺是一种艰难的尝试,作为观众的我们,要的也并非是一个完全崭新的开始,而是希望能看到节目组的行动与创新。
而以《萌探探案案》为首的新式综艺用事实证明了,无论多么经典耳熟能详的故事,对于努力想让它焕发出新生机的人来说,永远都是新鲜的。参与其中的萌探家族,也在这样不断成长不断融合的过程中愈发融洽,家族感越来越强。
萌探们探的是错综复杂的案,得到的是不断成长的心。

围剿白日梦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吃到抽象红利的内娱,已经开始有样学样了 (22人喜欢)
- 年年传分手,所以这回鹿晗关晓彤是真的分了吗?
- 李明德&余答应:又蠢又坏的癫公癫婆现形记 (1人喜欢)
- 一夜涨粉千万,起底内娱「明德事变」始末 (1人喜欢)
- 张颂文到底啥星座啊,开年就水逆?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