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园记
耳边的嘈杂声听得多了,就会觉得心烦意乱。卿卿我我总是虚情假意地表演着,就会有一种想逃脱的冲动。这种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堆积成山,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你在漩涡的中心就会身不由己地要放逐自己。放逐自己于无边无际的天空,放逐自己于深不见底的时光隧道里。
在这个天气飘忽不定的夏天的上午,我就被这种东西推着飘摇在中牟的巷子里。中牟虽是个中原的小县城,但它的骨子里却沉淀着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精华。不管是大如时代变迁,还是小到风土人情。在这片古牟州的土地上,你总到寻到一些气息来。即使已经高楼林立的当下,你在中牟的街上漫步,也总能被一种叫时光的东西所包围,从而让自己融入其中而不知其它。
我在由东风路拐上建设路,准备开始沿步道向北走时,突然听到一个女子的哭声,哭的悲恸欲绝,却听起来又痛快淋漓。深听起来,却也似我这般在放逐自己,在另一种不同的氛围中,在寻找一个出口。我循着哭声一路向北,于是,就看到了路边的“潘安园”。于是,就一头沉了进去,沉到了一个鲜花徜徉、琉璃飞檐的历史隧道里。
走进潘安园,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汉字,刻在地上的汉字。在正对着潘安园的广场上,地上镌刻着有关潘安的诗句,一下子就把你拉进了中国历史文化的那种墨泽书香之中。
潘安之于中牟,恐怕是家喻户晓了,大凡中牟人都知道潘安不但是个美男子,还是个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掷果盈车的情圣、辞官奉母的孝子。潘安园,顾名思义,是纪念潘安的园子。想必自是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历史情怀。
沿着一排青砖碧瓦的房子向北走,会发现许多游人在这里乘凉休闲,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哪里像我一样还是背负着些许累赘被引到这里的。
在一片草地的边上,有许多形状各异的小花被均匀地分布着,看起来赏心悦目。心情就不觉间突然清爽起来。在古朴肃穆的历史墨迹里,竟然还呈现出一种现代的园林之美。这也算是潘安园的独到之处了。
再往里走,就见一蜿蜒散开的湖水横躺在园子的中央,像一条彩带一样束着潘安园的窈窕蛮腰。想来倒也适合美男子潘安的形象。潘安一生爱美爱花,这身后之地,又岂能马虎得来。
上得一白色的拱桥,躬身下看,只见河道两边杨柳依依、走石亭台,自有一番幽境园林的味道。这潘安园虽然面积不是很大,却布置得有序得法,有一种小巧玲珑、曲径通幽的品味。逡巡其间,难得一种轻松惬意的感觉。自己仿佛真的已经沉浸在历史的隧道里,当真的和今世无关了。
听一位在修剪树枝的园艺师傅说,这里原本是潘安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后来潘安为官了,就没再回来过。上世纪90年代时,这里建了“潘安故里游乐园”,但一直没人管理,荒草湖泊的。直到2013年时,由政府出资,进行了改造升级。“潘安故里游乐园”也更名为“潘安园”。这位师傅姓潘,大潘庄人。按说应该是潘安的后人,但他却使劲摇头。说大潘庄大部分都姓潘,不见得都是潘安后人。
不是直亲倒有可能,但广义上的后人,却也并非虚言。这中牟出了个潘安,不单是大潘庄,整个中牟都跟着沾了光。潘安园也因着潘安的名气,成了不少人慕名的地方,更为附近的市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休闲场所,
“晚醉题诗赠物华,罢吟还醉忘归家。若无江氏五彩笔,争奈河阳一县花。”想起李商隐的这首诗,又想起潘安的生平,想来也是一种自在的活法。管它后人评与说,只与桃李醉年华。如今的潘安园,虽不见桃花盛开,却也有硕大的莲花在水面怒放,当也如了潘安的夙愿。只是我,却再也听不到那女子的哭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