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读书笔记:林育英调解、明确再次北上与甘孜会师
1935年11月,林育英抵达陕北。林育英是共产国际特使,林彪的堂哥。林育英与中央红军紧密沟通后,向张国焘发电,建议以西南局为临时设置妥善安定张国焘部与陕北的关系,张国焘不敢违背共产国际的意思,在攻打成都受阻退兵后询问林育英下一步如何行动的意见。林提出三点建议,其中第一点为北上会师。徐向前与陈昌浩等人此时已经转变态度,认可北上。朱德在问询林育英来电后积极发电向陕北靠拢,受到影响,南下的军心出现松动。 南下的红军再次北上,首先要翻越夹金山和折多山。这时已是冬季,天气情况十分恶劣,远不如第一次过草地时的条件。对于朱德和刘伯承,已经是第二次过草地了。 1936年3月15日,红军占领甘孜,控制了丹巴、甘孜、瞻化、金川广大地区。准备在此修正,等待与贺龙、关向应的红二军团和任弼时、萧克、王震的红六军团会师。这时林育英发来奇怪电报要求南下,但这时就连张国焘都没了这种想法。朱德命令原地修整,筹备物资。红军一住就是三个月。此时,张国焘已经与陕北和林育英恢复了频繁的电报往来。 在这期间发生几件事: 1)红军大学的曾任军长的余云天因遭到刘伯承针对于他的关于改造流氓无产阶级习气的整风批斗而自杀。 2)张国焘派小战士盯梢谁说他坏话就上报的事被发现而闹气风波,在朱德的劝说下才平息。 3)张国焘开会继续维护南下路线,同时批斗北上路线。 4)张国焘恢复了西北联邦政府,并建立了几个民族自治国。红四方面军的民族政策温和,日子过得还算平静。 5)红军是禁止结婚和恋爱的。但红四方面军的女战士人数最多,在修整期间高级干部带头与她们谈起恋爱,很多战地情侣利用短暂的和平时期结婚,长征队伍里竟然出现了孕妇和孩子,随军的美国医生认为这浪漫至极,是革命的浪漫主义。 关于红二、六军团 1)1932年,贺龙在洪湖地区开辟根据地,轰轰烈烈把红军发展到2万人。中央分局派来夏曦搞肃反,干部战士杀掉了3000人,村干部杀掉十分之九,师团级干部大部分被杀,贺龙的两个兄弟被杀,党员只剩下四个。 2)红二红六会师后决定统一指挥,贺龙任军团长,任弼时任政委。任弼时主持会议严厉批判了夏曦的左倾路线。 3)军团里有烟枪兵、有新西兰(用来换赎金)和英国传教士(帮助翻译法文地图和萧克成了好友)、有国民党师长、有清末秀才、有女婴(贺龙的女儿)。 4)红军可以抽鸦片,这是其他地区难以想象的。当时湘西遍地是鸦片,军阀和地主要求老百姓每亩地交一定数量的鸦片,导致当地人民普遍接受烟毒。当地希望加入红军的小战士是深受其中迫害吸鸦片长大的。为此,红军专门动员了这些新兵戒毒,在红军队伍里这些孩子个把月就把毒戒完了。 5)国民党第41师师长张振汉部被贺龙包围,张振汉成了红二、六军团的红军大学的高级教员,随军一直到了延安,解放后任长沙市副市长。 6)清末秀才周素园,研究马克思主义,在毕节加入红军随军长征,写信给龙云晓以大义不与红军交火,解放后任贵州省政协副主席。 1936年4月25日,红二、六军团在北上抗日方针确定后占领丽江,接近金沙江。第二天抵达金沙江开展万人渡江作业,三天完成全部任务。之后进入漫长的长期行军,途径区域人烟稀少缺吃少穿,5月里连翻三座雪山,掉队病员失踪负伤共计7381人,损失近半。红二六军团的行军比红一、红四的行军更为艰苦。 1936年6月3日,红二六军团先头部队与四方面军会师。7月1日贺龙任弼时在甘孜见到了朱德和张国焘。红四方面军为他们每个人都准备了毛衣和毛袜子。很快,红二六军团各级知道了红一红四的矛盾,在甘孜会师欢迎大会上,贺龙开玩笑说,国涛啊,只讲团结莫讲分裂,不然小心老子打你的黑枪。张国焘希望收编六军团,并给红二六军团换政委,被任弼时断然拒绝,任弼时说两军联席会议决不能以多数压少数,如果造成上层对立,我不负责。任弼时在莫斯科与张国焘一起工作过,知其底细,张国焘有点怕他。任弼时对毛尔盖会议很感兴趣,徐向前笑他说想做包拯。 甘孜会议决定,北上陕北与红一会师。 6月6日,在陕北联名致电的压力和四方面军内部压力下,张国焘开会宣布取消他的中央,成立西北局。在张国焘看来是双方都取消中央,革命由国际代表团暂行行驶。 7月3日,红军再次通过草地。由于红四方面军先走,红二六军团修整了几天后才走,途中尽是无人区,红四已经把粮食搜寻一尽,连藏民的牧群都抢光了,红二没有粮食,没有经验,损失极大(幸存者在草地途中钓鱼谋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