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六):文学创作
创作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东西,往往是自己预设好的那个架构被彻底颠覆后,才是好创作。相反,做好一个大纲,完全按照大纲走,很难成为好创作。
修辞。练习修辞最好的文体就是赋,一方面能抓到语言的特征,另一方面又使这个语言具备写实的能力,同时又将其转化成一种象征。
起承转合。创作本来就是要胡思乱想,然后敢去摸索很多东西的。所以长篇小说的难写在于它的线索多,而且它还不能纠缠,不能乱掉。有一点像织锦,上面全是花纹,可中间一定有经纬线,秩序非常清楚。
旁支。旁支是文学里的血肉,文学除了骨干,一定要有血肉才能丰富起来。
取法乎上。一开始就读王维、读杜甫、读李白,读出那个大的气度以后,“格”就不会落下来。真正的文学背后,首先是一种心境,有了美的心境,才会想到去找美丽的字词。如果没有这样的情境,文字硬拗的时候,其实就很做作。文学变成了技巧的卖弄,其实品格已经不高了。
现实基础。好的文学其实就是生活细节。全是大事的文学绝对不好看,它只能讲一些空洞的东西。一个好的文学家,一定是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心的人,因为小说绝对不是论文,要等你需要的时候才去搜集材料,它需要平时有很多的积累,创作本身包含了创作者对于人生现象的全方位体会、观察,而这一切都是在没有任何目的性的情况下进行的。
俄国的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如果你要做一个作家,你对笔下任何一个最卑微的人物都不可掉以轻心。一个好的小说家能化身为千百种人,你根本不知道曹雪芹本人究竟是什么个性,他写到谁就能变成谁。
细节。作者为什么要写那么多琐碎的细节?而且,这些细节为什么一定要到你人生的某个阶段才能看到?很显然,还有很多细节可能要等到更成熟,人生历练更多的时候才会看到。正是这些不重要的部分才应该属于文学。
谦卑。文学创作最大的领悟就是彻底的谦卑,它意味着你看到一个生命,虽然不能理解,甚至并不认同,可是你却明白和尊重他的生活方式。好的文学不是去骂一个人是什么样子,而是必须找到他之所以成为这个样子的原因。
冷静。小说高潮迭起的戏剧化情节,容易变成感情泛滥,好的作者在这种时候反而加倍冷静。你到某一个成熟的年龄,会知道长篇小说是真正的人生,人生是悲欣交集,它是很多喜悦跟忧伤组合在一起的复杂历程。写小说也是一种人生历练,凡是诉诸感官的东西,无论多强烈也很难持久,好的小说必须具备一种能让人的心灵或者生命沉淀下来的力量。
人性。创作需要你思考人性的复杂,比如为什么人要想方设法地来刺激各种欲望,而且人往往对轻易无法得到的东西感兴趣。
思想。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感悟到生命的爱恨、生死,其实都是一体两面的东西。所以他每次在写到极度繁华的时候,就会写出另外一个幻灭的状况。文学会使我们发现两个自我,现实永远鼓励你要成功,才是圆满;可是有一个部分是在另外一个自我里做不妥协的完成,文学因此产生了非常强的平衡功能。好的文学作品之所以令人百读不厌,是因为它所提供的人生经验只是现象,就像一个球状物,能让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东西。
情感。情感是文学的生命。文学到最后分辨不出好坏,是因为它的形式——押韵、修辞、对仗——太完美了,可这也是文学需要革命的时候了。文学要想有生命力,就一定要保证能让生命的真性情变成表达情感的真正力量。所有主流文化里的可歌可泣,其实都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作假。所以曹雪芹最后要写的这部伟大的作品,是要有真正的血泪的,而不是去堆砌所谓的词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