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试镜明月湖小记





定居南宁快有20年了,今天才来到这个听说很美的地方------明月胡欧洲风情小镇。
说起来也是非常的有意思,前天,微信里有个叫“财多伤身”的朋友急呼我:“Lily,lily,我看你在群里好像挺有空的,有没有空拿出一周的时间,参演我们的一个短剧呀?”我脑海里在转,哪一个群的朋友的,学生的,闺蜜的?同事的?什么短剧?
原来是做网络作家编辑导演的范先生,想请我在他拍的连续剧式的短剧里扮演一个角色------丈母娘。我开心的满口答应,因为本人就是丈母娘,本色演出没问题。但是他说你要演那种贪财好利,自私狭隘,目光短浅,刁蛮刻薄,虚荣势利的丈母娘。我一听更乐了:“好的,我也愿意去演媒婆保姆大妈之类的,挑战一下自己的知性优雅。”他听我这么一说,开心的发了哈哈大笑的图图。于是我们一拍即合,我答应7月10号中午2点,去他们的工作室“试镜”。
No.1什么是“三D人群”?
我特意穿了一身像“丈母娘”的衣服,灰色短袖黑色纱裙,显得老气一点。下午两点前,就驱车到了离我的家差不多有20公里的“明月湖欧洲风情小镇”,直接开进大门,导演摄像和其他试镜演员还没有到,我就在整个景区里到处转悠。大中午的,骄阳似火,但阳光下的“欧洲小镇”,瑰丽异常,除了鸟鸣蝉唱,几乎空无一人,最想坐在那水边的长椅上喝咖啡看夕阳,但是现在坐那里,绝对会中暑晕倒。
美景没有看够,时间到了。我跟着大家进入大楼里的工作室,大家排排坐好。范导演进来啦,三四十岁的样子,说着普通话,天太热,男的几乎都是西短(西装短裤),女的都短袖裙子。他发话了。我们要拍的连续剧是新生事物,不是抖音,快手,是新的一种短视频形式。所表演的节目就是给中老年和三D群体看的,直接直白把世态人情,以夸张的脸谱化的形式,表现给观众。不需要有太深刻的内涵,也不要表现好人也有人性的阴暗面,坏人也有良心发现的时候那种复杂的多面的深层次的表演。好就是好得让人眼泪汪汪的爱他,心疼他,捧他。坏就坏的让观众气得七窍生烟,咬牙切齿的骂他,喷他,怼他,想揍死他。
导演在说戏,我开小差,听说过“三高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于是悄悄问坐在旁边的艺术学院大三学生,做摄像的男孩子:“啥叫三D群体?”他小声解释:“大概就是指那种低收入,低文化,底审美人群吧。”我憋住笑,这归纳总结的还真是到位。其实大多数人,就是想看“一个曾经穷困潦倒的人,简单快捷发财致富后,装穷回乡试探亲朋好友......然后,迅速精准的回击那些曾经瞧不起他们的人,扬眉吐气,惩恶扬善的故事。”因为在现实中,这样快速的报复,实在太少了太难了。这类呈现世态炎凉的轻喜剧,填补了我们内心的空缺,让我们快速的精神胜利一下,乐一下,轻松一下。我说实话,很少看这类东西。太直接,简单,草率,没有味道。我当下内心有点抗拒,后面的表演,言行举止就跟不上了。
No.2,快捷致富,扬眉吐气。惩恶扬善,大快人心。
导演发了一个视频给我们看,叫“虚荣的丈母娘”。一个打扮的十分时髦的中老年女人,和女儿挽手回家,女婿蹲在家门口,他穿着普通,但面相温和。丈母娘看到准女婿没有豪车和“富贵架势”,立马翻脸要他滚蛋。做母亲的她还偏心,喜欢小女儿,给她买皮大衣,还暗地里嘱咐小女儿:“就说是你对象买的。”小女儿自私浅薄,恃宠而骄,嫌贫爱富,有始无终。那个姐姐倒是很善良,希望妈妈妹妹别嫌贫爱富。但是在横蛮市侩的母亲和浅薄自私的妹妹面前,也是唯唯诺诺,无可奈何。
剧情反转-----后来知道女婿实际是个发了财的“霸道总裁“”,丈母娘和女朋友后悔不迭,又谗言没笑,拼命巴结。于是,最后男的潇洒转身娶了善良温柔的姐姐,大快人心。现代版的姐妹易嫁(笑)
撇开丈母娘等角色的粗鄙恶劣不说,他们的演技,辣眼睛,笨拙,直白,肤浅,造作,生涩......说话声音尖酸刻薄,用语粗俗恶劣,动作粗鲁不堪,张牙舞爪,挤眉弄眼,阴阳怪气的(笑)......要演好一个自己都讨厌的人,我一点信心都没有。
人生有这么痛快就好了,但是,如果人生没有,那我们来造梦,演给你看。
我想通了,于是找个角落,跟我刚认识的“女儿”“女婿”猛背台词,走台步。一遍遍的笑场,一遍遍的重来。
No.3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我打量了一下周围的“演员”们,都是90后或者00后,男孩相貌俊美,身姿挺拔,女孩肤色白皙,柔曼多姿。唯有一个跟我差不多年纪的“演员”,衣着打扮是乡下的老妇人那种,我看她坐在角落里一直都不说话,就走过去跟她聊天。才知道她是大连话剧团的专业演员。今天这身打扮就是来演“乡下婆婆来城里带孙子”被我这个城里的丈母娘,又懒又馋又刻薄的可恶女人嫌弃的。
我的个天,“我”怎么这么坏呀。(笑)
开始彩排了,在此前,我去了两趟WC,紧张的(笑)。演了三遍都不过关。所有的都不忍细说,我全面崩塌,一败涂地------摄像一对着我,我就说不出话来,更严重的是,还结结巴巴,嘴唇发抖,僵硬,已经不是我的嘴,大脑里一句台词也说不全。导演赶紧喊“Stop! Stop!”说戏,然后再来。再来,我还是老样子。说出的话就像念台词,经常卡壳,迟钝得就跟患了老年痴呆症似的。说话时就来不及做表情,做了表情就手势和和走台步跟不上。因为没自信,不自然,说话的语音语调过于平直,那种尖酸刻薄劲儿就出不来------总之,语言,语音,语调,眼神,表情,动作,全都不协调。
大家都憋t住不说话,充满同情的看着我,他们是不忍心说我。看着导演的眼神,我就提前知道结果了。在这个风光绮丽的欧洲小镇,在一群年轻的美女帅哥面前,在专业演员跟前,我跑龙套都不够格。我知道我这次只是来“观光旅游”的,不是自己专业的活,我根本拿不下来。所以剩下的时间就是欣赏品评其他“演员”的表演了。
重头戏就是丈母娘,她,大连话剧团的专业演员出场了。虽然衣着朴素,貌不惊人,但是她一上台,只是扫了扫台词,就神情并茂的把一个在城里儿媳妇家里,受气的,被亲家被瞧不起的,怯生生的农村老太太,演的活灵活现。
然后她又演丈母娘的戏,竟然创造性的修改台词。她把骂女婿那句“看你这个穷酸相”改成了“看你这副德行,穷鬼一个”。哎哟,我立马鼓掌。只有我最能体会说:“看你这个穷酸相。”有多难,因为那不是我的日常语言,我怎么也说不出那种令人鄙夷的感觉。她这样一改,真是非常简单又顺口。不在当时情景无以体会我的敬佩之情。最后导演对她说了一句:“老师,您一上台,全身上下都是戏啊。”大家由衷的佩服,又热烈鼓掌。
结语
有句话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演戏这一块,哪怕是最简单直接的演绎,我觉得自己也不是那块料。果然,人还没到家,导演就发来了安慰通知:“下次戏份没那么重的老年人角色可以多找你来试一试,积累经验。”我马上秒回:“不管怎么说,还是谢谢导演让我开了眼界,还不知道南宁有这么美的地方呢。”心里说:“那就让我演一两句台词,或者躺着嗑瓜子看电视喝茶水,只要不说话就行的吧(笑)”
从此看电影电视,不再那么挑剔了。因为,自己“试镜”,才知道,来源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可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上手的。
我也极少看那些婆妈剧,因为千篇一律,似乎生活中,少女少男到了中老年,都变成了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自私刻薄小气的老人了。但,不是那样的,我希望文学作品或者影视里,给我们中老年人一点阳光,希望,尊严。
如果是真实反映生活的话,我所经历和看到的,不是那样,要更丰富多彩,也更理性温暖些。也许,是因为我很幸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