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魔都的宇宙中心,来一场纯素食的微禅修

想分享最近很特别的一次体验。
在魔都的宇宙中心长乐村27号,小小的一方天地中,进行了场微禅修。

进门前,忍不住先在院子里逛了会。
形状各异的可爱小凳子,尺寸近似儿童椅,坐下来试试,仿佛自己是置身于盆景中微缩小人。

灰色砂石、错落的石块,有“枯山水”的神韵,又没那么肃穆。是可以端一杯茶、坐在里面吃吃喝喝的“荣山水”。夏天的草木格外茂盛,离喧哗的淮海中路不过一个路口,立刻就静谧下来。
撩开门帘,在玄关换上黄色拖鞋,一个小小的过渡,再进入到用餐空间。


很少会在上海有一秒穿越回京都的感觉。模仿外形容易,气氛却很难调控,是特别安静的缘故吗?仿佛也不是。
一边琢磨,一边坐下。我的位置正好在黑白餐桌的分界线上。

午餐是全预约制的纯素食一人食体验,即使和朋友相约同来,也需分开就坐用餐。目前套餐有2种,主菜印度咖喱or冬阴功汤。
犹豫了一下,选了前者。纯素食跟印度咖喱,天生一对嘛。

当时店里连我总共三位客人,彼此的座位保持一定距离,而且都面朝同一方向,完全不会受到干扰。
有多久没有离开手机和电子用品,只专注面对食物了呢?独自旅行的时候,会边看电子书边吃;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就打开电脑看剧;在外面参加饭局的时候,手机是化解尴尬和冷场的神器。
我把手机丢进包包深处,让它尽量远离自己视线,哪怕习惯性想伸手的时候,总多了一个步骤。
先上来一杯温温的玄米茶。店员sara用低分贝的声音介绍说,“是我们自己将高原产的青稞米烘焙后,加绿茶一起制成的,跟日式玄米茶不一样喔。”

桌上放着zenzen的卡片,翻过来,背面是三句话:
放下手机、安静止语。
试着合眼、感受此刻。
好好吃饭、感恩食物。

前菜是凉拌西葫芦丝,“食材来自湖州的璞心生态农场。”
哇,是我老家耶。”生脆开胃,比煮熟烂的好吃多了。

咖喱用到的香料展示环节,顺时针依次丁香、绿豆蔻、桂皮、葫芦巴籽。

小碗里从右到三种咖喱,依次是酸咸的茄子洋葱、甜口的白扁豆、菠菜奶酪(palak paneer)。整体来说口味都打上了柔光滤镜,酸、辣都不冲,也不太油。
左边绿绿的菠菜咖喱是我在印度的最爱,属于难得补充绿色蔬菜的机会。

panner是用柠檬汁等植物酸凝结的奶,它的口感跟豆腐相近,这里替换成中国的豆腐不仅合情合理,也更合我们口味。
糙米饭放在绿色蕉叶上,馕并不是熟悉的印度做法,改良后的版本,有厚实的面包质感,能一次吸附住更多咖喱酱汁(相对吃起来就没那么狼狈)。
等甜品的时候,去书架那里溜了一圈,放着主理人平时在看也很喜欢的书籍。

有许多熟悉的封面,中村好文、松浦弥太郎、森下典子,包括最近读过且很喜欢的《六 : 一个日本人在大理的耕食与爱情》。

青柠芝士蛋糕同样纯素,用了椰枣和坚果混合做底,慕斯部分主要来自椰浆。没有用动物奶的问题是慕斯部分容易塌和化,要心无旁骛地加快速度吃掉。
(尽管椰枣的出现令人惊喜,但作为一名爱吃素的非素食主义者,此刻还是挺想念普通芝士蛋糕的奶香味啊!)

据说接下来还会有摩洛哥、墨西哥、日本等世界各地不同风情的料理,2-3周更换一次菜单,依然是纯素,但并不寡淡无趣。


跟zenzen的缘分很特别,主理人maxwellye是我高中关系很好一同学的表哥,两年前他准备在京都做民宿,因此加了微信,进而发现有不少共同好友。
怎么说呢,如果说我平时的社交分为两个圈,现实关系一个圈,网络关系一个圈,本来是毫无交集的,没想到这两个圈居然有了重合点,有种不可思议之感,仿佛某个二维空间发生了折叠。
如同zenzen的存在一样,似乎被折叠在陕西南路一个充满禅意的虚构空间里。

“有些附近开店的店主中午过来吃饭,他们面对客人讲了太多的话,午餐只想自己静一静,什么都不说。”sara说。
“对我来说也一样,从小孩身边逃脱出来一顿午餐的时间,只跟自己相处,不想要额外的社交。”我接道。
离开的时候,我看到对门香甜午睡的大爷,忍不住按下一张照片。

路的这边,是从“卷”和“躺”的光谱中找到新的连接;路的那边,则是真实版的躺平、抽离版的内卷。
大爷的躺椅看起来真舒服,更令人羡慕的是,午后1点半敞开大门呼呼睡觉的怡然自得。
愿我们都有片刻享受松弛的瞬间。

可预约午餐、下午茶和晨间静坐
午市套餐108元/人
添加微信:18987221490
叶酱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有纹身,就不能在日本泡温泉了吗 (18人喜欢)
- 六天五晚和歌山松弛之旅(可抄作业版本) (35人喜欢)
- 来泰国后才认识的水果——枇杷芒 (33人喜欢)
- 37岁旅居曼谷的一年|学泰语 (33人喜欢)
- 在曼谷亲历震源7.9级大地震 (37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