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生斌“人设崩塌”始末:一边深情款款,一边唯利是图


最近,发生在2017年的杭州保姆纵火案再掀波澜。今年6月30日,男主角林生斌发了一篇微博,坦白自己已经再婚,而且又生了一个女儿,希望网友们理解和支持自己。一石激起千层浪,曾经支持、同情林生斌的网友,这次大多都站到了他的对立面,指责他冷酷无情,制造虚假人设,骗取公众同情。还没骂够,第二天林生斌的亡妻朱小贞的家属也在微博上发声,指责林生斌为富不仁,拿了亡妻的赔偿款,却不分给岳父岳母。一时间,林生斌由一个命运多舛、深情善良的男士,变成了虚伪做作、冷酷无情的骗子和混蛋。林生斌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他为什么要塑造这么虚伪的人设呢?
先从赔款说起吧。据传物业赔偿了林生斌一亿多人民币,这笔钱林生斌支付了丧葬费和维权费用后,就自己独吞了,没有分给岳父岳母,林生斌太抠门了。
首先这是一个法律问题。如果法律在这方面有规定,但林生斌没有按规定办事,那么他就应该付出代价,岳父岳母也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权。可如果法律并没有明确清晰的规定呢?那就只能看道德水准了。
在林生斌看来,自己已经很道德了。作为前女婿,他做了自己应该做的。7月8日,林生斌再次发了一篇微博,内容里包含了很多微信聊天界面的截图。截图显示:林生斌时不时就会给岳父岳母微信转账,一转就是好几千;他在国外旅游的时候,也会帮岳父岳母买药带回国内;岳父岳母想要苹果手机,林生斌也自己掏钱买了。也许他认为:作为前女婿,在道德上自己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不欠谁的。
但朱小贞的家人也有自己的道理。赔偿款是女儿留给自己最后的东西了,作为父母,多要一点有什么不可以?林生斌这几年利用女儿和外孙女的事情,到处立人设赚钱,朱家人都没说什么。现在要求一点赔偿款,合情合理啊。
这个争议大家都有各自的道理,说也说不清了。要是有一个可量化、易执行的标准,也许不至于出现这种情况。

林生斌最让人诟病的还不是小气,而是各种各样充满诡异的阴谋。
2017年,林生斌在杭州兜率极乐禅寺捐了一口井。这次事件后,这口井又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中。有网友称:这是一口“镇魂井”,井里没有水,只有朱小贞及其孩子的遗物;此外,这口井的名字本应该叫做:“潼臻一生”。在林生斌的授意下,匠人们故意把潼字的三点水去掉了,变成了“童臻一生”。林生斌是想借助这口井的法力,让亡妻亡子在九泉之下,仍被烈火焚烧,不得翻身。
这实在是太可怕了,而且很玄学。至于林生斌本人是不是这么想的,我们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不可能知道。玄学虽然不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但我们可以从心理的角度看看这个阴谋。
不知道你是否感觉到,在这个阴谋里林生斌已经彻底黑化,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反派,一个没有任何人性的大魔头。在认知心理学上,这种情况叫做“非黑即白”。如果说之前那个深情善良的林生斌是“纯白的天使”,现在这个阴狠毒辣,连老婆孩子都要折磨的林生斌,则变成了“纯黑的噩梦”。在公众眼里,短短几年间林生斌在“纯白”和“纯黑”间来回游走,唯独看不见他真实的本性。
林生斌的心思我们不懂,但拉出这个阴谋论的网友的心智模式却一目了然:他们的内心里存在着“非黑即白”的不合理信念,所以他们所投射出的林生斌自然也是非黑即白的。至于真实的林生斌,他肯定没有那么“白”,但是否真的那么“黑”呢?不知道。但不管林生斌是什么“颜色”的,这种“非黑即白”的信念只会误导自己,误导大众。
有人说林生斌对朱小贞并不忠诚,早在火灾发生前,他就已经婚内出轨了。在7月8日发出的微博里,林生斌有自己的解释。
林生斌认识现任的时间是在2017年4月,而火灾是发生在当年6月。也就是说,林生斌确实是在朱小贞还活着的时候,就认识了现任。但根据林生斌自己的说法,当时他们只是认识,并没有什么感情。2019年1月,林生斌才对现任产生了好感。同年11月,他们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所以林生斌认为,不存在什么婚内出轨。
就算他说的是实话,也还是摆脱不了冷酷无情的恶名。很多人都觉得:毕竟老婆孩子才去世两三年,林生斌就开始另寻新欢,实在说不过去。这种想法其实隐含了一个潜台词:林生斌有了现任,就肯定会忘记前任。前任和现任,就像水和火一样是矛盾的,不可能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心里。这个潜台词是正确的吗?是对人性真实的总结吗?

爱情当然应该是忠诚的,但这种忠诚的程度,是否能达到百分百呢?内心只爱一个人,这更像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非现实人性所能达到的境界。如果一个男性要求妻子不但身体要忠实于自己,而且不能有自己的异性朋友,甚至脑子里都不能有对其他异性哪怕一点点的想念。这种欲望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婴儿对母亲极强的占有欲,还包含一些虐待的成分。
所以林生斌到底爱谁?这里面可能有好几种情况:要么他既爱着现任,但还是会想念前任;要么他早就不爱前任了,以前都是演戏;要么他两个都不爱,只爱自己。但不管哪一种情况,都是真实的林生斌,而不是虚假的人设。
说到人设,这是林生斌最不能让人接受,也最糟糕的地方。
在惨案发生后,林生斌曾信誓旦旦地对媒体表示:他拿到赔偿款后不会花,而是拿这笔钱成立一个“潼臻一生”的基金会,帮助火灾中的受害者。在林生斌的淘宝店铺里,也有公益专栏。店铺里明确标明:每成交一笔,就拿出10%的钱给公益计划。很多网友正是冲着林生斌深情善良的人设,才买了他家的衣服,给林生斌的生意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结果呢,直到现在那个名叫“潼臻一生”的基金会都没有成立。林生斌虽然有时也做公益,但和网友们奉献的大量金钱比起来,他在公益上的投入少之又少。那么网友们的钱到哪里去了?林生斌口口声声说的公益计划又在哪里?林生斌完全在借人设赚钱,欺骗大家的感情,利用公众对他的同情,拿逝去的老婆孩子当摇钱树。
可见真正最伤人心的,可能并非他的薄情寡义,也不是那些恐怖诡异的阴谋,而是林生斌亲自打造的虚假人设。这个人设不但骗取了公众的钱财,也伤害、利用了网友们的感情。可在编造虚假人设这件事上,林生斌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对我们来说,怎样识别社会上的虚假人设,维护自己的感情不被人利用,保护自己的财产不被人骗取呢?

编造虚假人设骗钱这种把戏,不但中国有,全世界也都存在。日本心理学家和田秀树对这个现象深恶痛绝,专门写了《完美人设》一书。在这本书里作者指出:具有自恋型人格和表演型人格的人,最喜欢也最擅于编造虚假人设。那么为什么这两种类型的人最精于此道呢?怎样识别这些虚假人设?怎么才能在这个遍布虚假人设的社会里,保护自己的情感不被利用,维护自己的财产安全呢?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或者曾经被虚假人设伤害过,《完美人设》是一本非常好的防骗指南。
好了,广告就做到这里,我们说回林生斌。遭遇了这样的惨案,经历过这么痛苦而黑暗的时刻,林生斌真的很可怜;可他居然利用亡妻亡子打造自己虚假的人设,骗取公众的同情和钱财,也着实可恶。希望大家都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保护好自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