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笔记|莫高窟是一定要再去的
以前说了好几次要去敦煌,都未成行。此次终于真的要去了,提前大半个月开始做细致功课。
而终于去了莫高窟,其中的兴奋、感动、震撼即使过了差不多2个多月了,到如今坐在电脑面前写旅行笔记,仍细细密密地在心中涌现。
敦煌在历史上,几经辉煌和衰落,历经古代丝绸之路的繁华,佛教文明的传入与发展,最终为我们留下来举世闻名的文化瑰宝-莫高窟。
去莫高窟之前呢,一定要做些功课。才更能体会到这1000多年的文明瑰宝,古代中西文化的交融和传承。
01 做功课
▼
纪录片
《敦煌》 :B站可看
[NHK纪录片] 敦煌莫高窟-美的全貌:B站可看
《敦煌·生而传奇》:腾讯视频可看
▼
书
《如何读懂敦煌》:非常浅显易懂以及全面介绍莫高窟历史、壁画、工艺的一本入门书籍,2个小时内即可翻完,读完后对莫高窟会有一个框架性的认识。
《我心归处是敦煌》: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的自传。主要讲解樊锦诗的个人经历,莫高窟的一些介绍,中间有很多以前的学者和敦煌研究院的历史,看到从前的学者保护莫高窟壁画的一些艰辛往事,读来也是令人感动。
还有很多画册,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找来看看,先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时期和什么风格的壁画和佛像,位于哪个窟,先做一些功课,再去看,一定会更有意思。
▼
推文
敦煌究竟是怎么来的
一条图看敦煌壁画
一条图看懂敦煌艺术
谁是摧毁敦煌的真正刽子手?
你拜的菩萨究竟是男是女?
公众号:顾爷。顾爷真的是太有才了,他的内容丰富有趣,深入浅出,读完这几篇会对莫高窟的大概有所了解,还有一些非常清奇有趣的角度来解读壁画。
02 莫高窟参观指南
▼
交通
住在市区的话可以公交车前往(3元),打车前往(约30元)。莫高窟机场、火车站离莫高窟也比较近,交通也是比较方便的。
▼
时间
强烈建议一大早就去莫高窟(莫高窟最早开放时间是8点钟)。莫高窟面向东方,讲解员推开莫高窟的门,阳光照射到佛像身上,有一种佛光普照的神圣感觉。
▼
门票
提前在网上预订。
可通过官网和公众号【莫高窟参观预约网】进行预约,官网也有非常详细的参观指南,可以看看,也可以提前看开放洞窟是哪些。门票分淡旺季(淡季是12月到3月,可以看到12个窟,门票半价;旺季是4月到11月,可以看8个窟)。
▼
参观流程
①到达数字中心
网上预约门票之后,提前约半小时到达莫高窟数字中心观看2部电影。
莫高窟数字中心距离真正的洞窟有一段距离,需坐景区的大巴前往。
②观看2部电影
第1部:《千年莫高》
讲述敦煌和莫高窟的历史,张骞出使西域等等历史。不了解的人可以了解到一些敦煌和莫高窟的基础知识。对于做过较多功课的人含金量就比较低了。观看这部影片尽量往后排坐,可以迅速到下一个展厅挑选好座位观看第二部影片。因为第二部实在是太震撼了。
第2部:《梦幻佛宫》
是一个环球影厅,效果太震撼了。
这部电影着重介绍了莫高窟285、428、420、220、45、61、130号窟的细节,其中428、420、61是普窟,220、45是特窟,而285、130不对游客开放。效果逼真,展示了非常多的细节,数字化展示给了许多普通人去现场都看不到的角度和内容,所以效果相当令人震撼。
后来在读樊锦诗的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的时候,有讲到当时在保护莫高窟与游客开放数量渐多对莫高窟造成破坏的两难境地之中,敦煌研究所开始计划数字展览。
在展览数字化的过程中碰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并且为游客呈现了如此精彩逼真的效果,也同时缓解了游客数量太多对莫高窟造成的人为破坏的难题。
事后回想,对这批至真至情的敦煌守护人肃然起敬。
③坐大巴到达莫高窟参观
真正要进莫高窟参观了,游客会分成一支一支的小队伍,每个队伍大概25人,会分配1位讲解员,讲解员会带领整支队伍进行参观洞窟(旺季8个,淡季12个)。
有三个窟是所有的讲解员都会去的,一个是16、17窟藏经洞,一个是96窟北大佛,还有一个是148窟卧佛;至于其它几个去参观哪些洞窟,基本上是讲解员根据路线上洞窟的拥挤情况和自身的喜好随机参观。
ps:如果你一开始有比较想参观的洞窟,可以跟讲解员沟通,至于他们带不带你,则取决于他们的心情(你可不可爱了)了。
讲解员参观完所有洞窟之后,基本上大部分人的莫高窟的行程就结束了。
▼
蹭窟攻略
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小小的蹭窟攻略,让你可以多在莫高窟多看到几个窟。
我是在网上看到蹭窟攻略的,内心非常激动,去的时候亲身实践,发现有一定难度,但确实有可操作的空间。这个攻略仅供参考,不被官方允许。所以大家去的时候悄悄地蹭,不要大张旗鼓。
好的,重点来了!
如果你有自己很想看的窟,但是讲解员不带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可以悄悄地脱离你的组织,在你想去的那个窟附近等着,下一队来参观的时候,你就顺势混进组织进行参观了。总的来说蹭窟就是这么个流程。
其实很多讲解员是知道有这个情况发生的,但是他们一般也不会特别认真地去逮人。有个讲解员在过程中还含沙射影地开玩笑说自己的队伍怎么越来越庞大了。
④参观特窟
我没有参观特窟,直接找讲解员说参观特窟,他们就会帮你搞定。
基本上莫高窟参观完毕,就从九层塔那边出去,出去后就不能再进来了。
03 其它可参观的
从九层塔出来后,还有其它参观点值得一去。
在莫高窟附近有美术馆,有展览可以看。
▼
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
关于莫高窟制作工艺、日本艺术家与敦煌研究院和莫高窟的渊源,和一些莫高窟壁画、塑像的细节的讲解。
最为精彩的是这里还原了几个洞窟,包括莫高窟3窟(敦煌纪录片有一集讲解史小玉是这个窟的创造者),榆林窟29窟,217窟、276窟、419窟、285窟、249窟、275窟。
以上几个窟是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建造的石窟,莫高窟没开放的洞窟,在这里参观,旁边还有很多细节的阐述,故事情节的讲述。也是非常值得来看的。
04 科普石窟和壁画
我在去之前已经做了挺多攻略,所以我首先先稍微科普一下石窟的类型和壁画的种类。大家后面再去的时候,看这篇文章可以不至于太过走马观花。
▼
莫高窟的建筑种类主要分为5种
①禅窟:正佛+左右侧仅能容身的小斗室,供佛教徒坐禅修行。

②中心塔柱窟:洞窟中间凿出连天接地的一个中国方形楼阁式塔形,塔柱四面都有佛像,修行者可绕塔柱一圈观摩和礼佛。

这个形式主要受印度风格影响,后渐渐汉化。
③殿堂窟:平面方形,覆斗顶,正壁开龛塑像,四壁和窟顶都绘壁画,这是修行者讲法或礼佛的场所。

④佛坛窟:洞窟主室中央凿出方形佛坛,彩塑群像在佛坛之上,信徒绕佛坛右旋,礼佛观像。

⑤大像窟:有巨大佛像的石窟。

▼
莫高窟的壁画内容主要分为7类
①尊像画:从佛陀到护法的佛教众神像,比如飞天和众多的菩萨。

②释迦牟尼故事画:释迦牟尼从太子成佛的传记故事,包括佛在前世做的很多善事,叫做本生故事画。

③传统神仙画:中国融入的自己的传统故事,女娲、伏羲之类的中国古代传统神仙。

④经变画:把佛经内容画出来。

⑤佛教史迹画: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疆拓土被佛教徒画成了到西方礼佛,这个就比较篡改历史内容了,更有利于佛教文化在汉的传播和推广。

⑥供养人画像。供养人就是每个窟的赞助商。一般为显赫世家和达官贵人。也有部分普通老百姓凑钱一起修建的石窟。

⑦装饰图案画:特别适合学设计的同学来参观。几何纹有回纹,龟甲纹、菱形纹;还有各种禽兽花草纹。还有圆环套联纹。

05 石窟的历史时期
莫高窟主要分为三大时期,兴起于魏晋,盛于唐朝,而后延续前年,直到清朝渐渐败落,近现代被发现。
▼
魏晋南北朝、十六国时期
敦煌早期的造型风格及坐具、服饰均表现出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比如出现的交脚菩萨的形象,基本就是从西域传过来的。
北魏活泼厚重,西魏以后逐渐趋向文雅,透露出隋唐圆熟画风即将到来的征兆。早期用西域传过来的凹凸法,后期则开始受到中原画风的影响,人物身材修长,相貌清秀,谓之“秀骨清像”就是这个时期的特色。

这个时期的飞天形象还显得比较笨重,不如唐朝时期的那般轻盈。

▼
隋唐时期
盛唐佛像的风格以雍容华贵、庄严气派为主,展现盛唐风采。这个时期开始中西大融合,佛教已经渐渐汉化,塑像、壁画也在此时达到巅峰。壁画开始变得多样,展现一些世俗化的题材。


▼
五代以后
五代以后,佛教渐渐式微,亦不被统治者所重视。基本上在西夏时期佛教仍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莫高窟还有建造。在元代海上丝绸之路兴起,陆地丝绸之路逐渐没落。清朝时期佛教被政府重新重视,但清朝时期的很多重修作品看了就很令人头大了。

了解以上内容,基本上对石窟有个大概的框架了解,去看的时候也不至于太过走马观花。
06 记录我看的窟
▼
想看的窟
看完资料后我最想去的是以下几个窟,在我的小本本上记好。
257:九色鹿
259:禅定佛
148:卧佛
130:供养人
103:维摩诘经变
428:舍身饲虎佛祖本生
61:中心佛塔
16、17:藏经洞
96:大佛
▼
看到的窟
最后在各种方法下,我看到了如下的石窟
▋257窟 北魏

这个窟最大的看点就是几幅佛经故事画。一是小沙弥为了守戒拒绝美女诱惑不惜自杀的故事。

另外一个著名的画像就是著名的九色鹿的故事画了。九色鹿的故事画曾经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成动画而曾经家喻户晓。

╓
九色鹿故事
故事是说曾经有一头非常美丽的鹿,它有九种颜色。有一天个人掉入了河中,九色鹿救了他,九色鹿让此人不要暴露它的行踪。
这个国家的王后做梦梦到九色鹿,觉得九色鹿非常好看,想抓到九色鹿的皮毛做衣服。于是国王悬赏重金向全国捕捉九色鹿。这个被救的人见利忘义,告诉了国王九色鹿的所在地。国王率领大军捕捉九色鹿,但九色鹿毫无畏惧,向国王说起了这个人忘恩负义的经过。国王被打动放了九色鹿。后来这个告密的人口吐白沫,全身生疮而死。
这幅画是一幅连环画,故事从两头发展到中间。这头鹿的形象十分生动形象,在要捕杀自己的国王面前,昂首挺胸。其实根据佛经的描写,这头鹿应该是在国王面前跪着讲解的,但是敦煌的画工缺描绘了一头骄傲的有骨气的九色鹿的形象,在画里倾注了个人情感。
╝
▊259窟 北魏

莫高窟第259窟是莫高窟早期的代表洞窟之一,大约开凿于北魏太和年间(公元477—499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本窟的塑像和壁画基本都为北魏时期的原作,是了解佛教美术史的重要实物遗存。

主尊释迦、多宝二佛并坐说法像,这种衣服的特点和佛的姿势,是有明显的犍陀罗艺术风格。头上波状发髻,身穿偏袒右肩式袈裟。犍陀罗艺术简练的说它兼有印度和希腊风格。
这个窟最为著名的佛像就是禅定佛。它也是莫高窟塑像中的代表作之一。

禅定佛头生肉髻,身上穿通肩袈裟,两眉细长,双眼略开,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似乎体味着参禅悟道后的满足和愉悦,表达出内心的祥和和喜悦。
很多人说这是东方的蒙娜丽莎。讲解员带着我们参观这尊佛像的时候,用手电筒从下往上照,这尊佛像仿佛苏醒了一般,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明显,我们愈发感受到禅定佛内心的喜悦,这是非常有感染力的。这就是佛教艺术的魅力。



▊244窟 隋朝

本窟是隋末唐初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洞窟。覆斗形顶殿堂窟,主室呈方形。四壁画许多说法图,在洞窟的东、南、北壁前塑有三组塑像,共计十一身,均保存了原貌。窟内壁画除甬道为五代、宋后期重画外,其余均为原作。
这个窟是三身立佛组成的三佛造像,过去佛迦叶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以及未来佛弥勒。
隋文帝是一个非常迷信佛教的人,在他结束南北朝的分裂割据统一中国之后,佛教成为隋朝的国教,整个国家兴起了佛教人,全国大肆修佛像。


▊328窟 初唐时期开凿

这个窟的最大看点就是这个窟的佛像均为初唐原作,未经后期修复。在莫高窟现存的两千多身彩塑中,各个时代保留的雕塑原作有一百四十余身,其余大都经过后代重绘或重塑。328窟的佛像均为唐朝原作,这就比较难得。
328窟的佛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外侧三身菩萨的配置,不过有一身供养菩萨在1924年被美国人华尔纳盗走,现存于美国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



二菩萨(图源网络)-华尔纳盗走下面边这身菩萨,现存哈佛大学塞克勒博物馆


▊329窟 初唐时期开凿
此窟的窟形平面为正方形,窟顶是覆斗形顶,四面斜披内收至中心形成一个方形倒斗,故称覆斗顶。西壁开一敞口龛。龛内塑一佛、二弟子、四菩萨,这些塑像经清代重修,已非唐代塑像原貌。

这个窟内的壁画有非常经典的佛教故事画:乘象入胎和夜半逾城。还有一幅弥勒经变画。这个窟里的飞天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331窟 初唐建造清朝修复
值得一看的是窟顶的飞天伎乐。

这个窟内也绘制了弥勒经变画一幅,弥勒经变从隋朝开始,在莫高窟的众多窟内都有绘制。这也能看出弥勒佛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弥勒佛是未来佛。佛经中说弥勒成佛之际世界将成为一片极乐世界,五谷丰盛,国泰民安。老百姓都可以活到八万四千岁,女孩子到500岁的时候才出嫁,世界将无痛无灾。所以在当时的老百姓心目中,弥勒佛是比释迦牟尼佛更让大家喜爱的一位佛祖。
而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大肚弥勒”形象深入人心,其实这个形象是到晚唐时期才在中国逐渐流行的,已经完全是汉化的一个佛教产物了。
看敦煌壁画的过程中,了解到一些我以前从未了解过的佛教文化,也是非常有意思。
▊16 17 藏经洞
莫高窟第17窟,即是举世闻名的敦煌藏经洞。对敦煌稍微有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藏经洞的故事。
公元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这个密室被道士王圆簶在清理莫高窟积沙时,偶然发现。从此,令人痛心疾首的是,自1905年至1915年期间,先后有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桔瑞超、吉川小一郎、俄国人鄂登堡等人纷至沓来,他们陆续用低廉的价格从王道士手中骗购文书、经卷和其他文物近四万件。敦煌藏经洞里的诸多文物现在流散各国,要看只能到各国的博物馆中去看了。





这里有一些令人又好气又好笑的故事在里面。
当时斯坦因到达藏经洞的时候想低价买走里面的文物,一开始王道士也有所防备,后来在斯坦因的各种套近乎中得知王道士是玄奘的狂热粉丝,于是斯坦因就伪装自己是玄奘的徒弟获得了王道士的信任,从而从王道士的手中骗走了大量的宝物,被许多人称为“敦煌盗宝第一人”。
在敦煌藏经洞的外面的墙上还能看到王道士留下的真迹”唐玄奘和猪八戒“的涂鸦。

▊96窟 大佛
这是莫高窟参观一定会看的一个窟。也是九层塔的所在地。

这尊大佛是古代留下来的第三大的佛像,高35.5米,其它2个分别是四川的乐山大佛(坐高62米)和荣县大佛(36.67米)。这个大佛是弥勒倚坐佛像。乐山大佛也是弥勒佛。足以见弥勒佛在百姓中的地位。

后来我听敦煌院长樊锦诗直播中说起,这尊大佛的头无比巨大,我们站在大佛脚下看这尊佛像比例正常,可以想象,在35米的高度看他的头,会是多么巨大。古代的画工的技艺已经达到纯熟的地步了。
▉148窟唐朝清朝修复

第148窟的参观重点是体量庞大的涅槃佛塑像和涅槃经变画。该窟建于盛唐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洞窟是陇西望族李大宾所建,后经晚唐、西夏、清代重修。
在涅槃像身后还塑有多身菩萨、比丘、天人等,都已经过后代的重修。
涅槃是佛教的核心概念,是指佛教修行的最高成果。在词源中,“涅槃”(Nibbana)表示在心中熄灭了世间贪欲、嗔恨、愚痴的火焰。证悟涅槃意味着对无明和渴爱的舍离、解脱、无执着状态。对涅槃的体验需要通过正确、持久的禅修练习获得,在佛教的传播发展过程中,“涅槃”逐渐被注入了更多复杂的哲学意涵。现实中,当有佛教的修行者过世时,许多人会尊称他已圆寂或进入涅槃。
在涅槃像周围,是横贯南、西、北三壁的巨幅连环式涅槃经变,这是根据《大般涅槃经》描绘出释迦牟尼佛入灭前后的历史和神话故事片断。这组壁画高约2.50米,总长度23米,全部画面分为10组,66个情节,出场五百多个人物与动物,是敦煌壁画中规模最大的一幅涅槃经变。整个画面构图布局和谐,气势磅礴,描绘生动,色彩辉煌,山水秀雅,建筑精严,令观之者赏心悦目,美不胜收。
▊332窟 盛唐 武则天时期
这个窟的一大历史是以前有一块碑,莫高窟的创建年代,就是根据这个窟得知的。碑上刻乐遵和尚来到敦煌莫高窟,看见佛光满照,于是在崖边开窟修行。
这个窟壁画的看点是涅槃经变画,涅槃经变画发展到唐朝时期,内容开始变得丰富起来,出现一些受汉代儒家思想影响的场景来。
比如释迦佛涅槃,圣体入殓后,阿难等十二比丘抬着金棺出殡,前有菩萨持香炉,弟子持幡引路,后有诸天、僧众送殡。队伍浩浩荡荡,排场非凡。其中大部分画面并没有完全依照佛经内容而绘制,而是依据现实生活中的丧葬礼仪和真实情景而绘制。因此这幅画可以说是一幅完整的唐代上层社会的丧葬礼仪图。

由于《涅槃经》中佛门弟子、天人四众对释迦牟尼去世时的乞愿、悼念、举哀,送葬等情节内容,符合中国的孝道、忠君、祭祖思想。所以此经所传扬的思想,能使中国君臣百姓接受。
维摩诘经也是这个窟的一大看点。《维摩诘经》是印度大乘佛教早期主要经典之一。
维摩诘是个神通广大,能言善辩的居士。他不出家,却精通佛理。他经常在家称病,人们去探望他时,即向人们宣讲他的大乘佛理。经变即以佛派弟子去探望维摩诘这一事件为中心来展开的。所有弟子都不敢去跟维摩诘辩论,于是佛便派了”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与维摩诘辩论,于是维摩诘和文殊菩萨就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296窟 北周的代表窟之一

这个窟的壁画上有一些世俗生活场景,比如杀牛捕鱼等等。
该窟内有一些佛教故事画,比如著名的。讲述古印度500强盗,经常干一些烧杀掠抢的勾当,有一回被军队剿获,被处以酷刑,剜眼、割鼻、削耳,放逐山野。佛听说后怜悯他们,施法将强盗的身体康复,后强盗皈依佛门,潜心修佛。

五百强盗成佛姻缘局部(图源网络)

还有壁绘须阇提故事,故事大意是:古印度特叉尸利国,国王提婆有十个儿子,各领辖一个小国.大臣罗睺弑杀老国王提婆而篡国,又用兵诛灭诸小国。最幼的小王善住闻讯携妻儿逃难,误入歧路,途中粮绝,善住想杀妻充饥,其子须阇提至孝,割己肉供父母食用。天帝释化作狮虎来试须阇提是否心诚,又以神力使须阇提身体复原。邻国发兵助善住王平叛复国。


第296窟的壁画题材可以看出印度佛教在中国的汉化之路。佛教开始与儒家思想中的三纲五常、忠孝节义、三从四德等开始契合,更能为当时的皇帝百姓能够接受,在灭佛运动中巩固佛教的地位而得以发展。
▊55窟宋朝
中心佛坛窟,修建于宋建隆三年(962)前后,窟主曹元忠。

曹元忠是敦煌当地有名的曹氏家族,规模巨大是曹氏家族统治时期开窟的一大特点。这个洞窟的面积约为140平方米,高约9米,洞窟中心设背屏佛坛,坛上塑三组十身塑像,表现弥勒三会,是莫高窟宋代塑像中的精品。莫高窟几个巨大的窟基本都是曹氏家族出资建造的。
这个窟的主尊佛是弥勒佛。前面也有讲到,经文中说在弥勒世界人寿八万四千岁,农作物一种七收,树上生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并且没有刀兵之灾。姑娘们到500岁才出嫁。弥勒成佛后,召开了三次大型的法会,广度众生。第一次化度96亿人,第二次化度94亿人,第三次化度92亿人。此三组塑像即表示弥勒三会,它表达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憧憬。
壁画也是弥勒经变。


这个窟内非常经典的一个形象是反弹琵琶像。(没找到这个窟的反弹琵琶图)
▊第61窟 此窟开凿于五代,元代重修

窟形为覆斗顶殿堂式洞窟。为曹元忠及夫人开凿的功德窟。
这个窟的最大的看点就是曹氏家族的女供养人了。

这几位女供养人分别是于阗皇后、曹元忠的母亲(曹议金的夫人)原为陇西回鹘公主,第二身是曹元忠的姐姐,嫁给甘州回鹘可汗,第三身也是曹元忠的姐姐,嫁给了于阗国王李圣天为皇后,第四身才是曹元忠的原配。其实按理说应该原配站第一位的,这里也可以看出当时曹氏出于政治因素,和睦邻国的和亲政策。甘州回鹘、于阗回鹘在曹氏家族心目中的地位。

07 禅定时刻
参观的时候,讲解员一打开门,晨光照进石窟,佛光普照。那一刻,就算是对佛教文化一无所知,面对着肃穆的佛像,庄严而沉静,的确可以触碰心灵的某处佛性。
敦煌的历史兴衰,莫高窟留下来的绚烂瑰宝,人类文明交融的艺术、世俗生活场景,遥想当初佛教徒的虔诚,工匠的一笔一画的心血。莫高窟的一切美好都令我震撼而感动。
我想,莫高窟我是一定会再去的。
参考资料
敦煌研究院官网
敦煌研究院知乎账号
《中国敦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
《敦煌》-敦煌研究院,中国旅游出版社
敦煌彩塑、壁画及部分图片出自网络,侵权联系作者即删除
小小互动
去莫高窟的前前后后翻阅、观看了许多资料
写这篇文章简直呕心沥血,花费很多个工作日的晚上和1、2个周末
整个过程让我非常开心,希望能给真心喜欢莫高窟、想去莫高窟的小伙伴们
一些启发和小小的指引
我在莫高窟也买了一些明信片
盖了莫高窟专属的印章
大家转发文章
凭截图私信
我会送出莫高窟专属邮戳明信片一张
数量有限,送完就没啦~
我的公众号会发些文章,讲述我在重庆以及出门旅行的故事,欢迎来看
公众号:名字叫可别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