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博物馆-《汉家陵阙》
2021年6月中旬,河北定州,定州博物馆
一、定州博物馆
定州博物馆,位于河北保定定州,紧邻开元寺塔、贡院、文庙、晏阳初故居4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州博物馆于1959年11月建馆,2018年8月开放新馆。
2020年12月,定州博物馆入选国家二级博物馆。至2021年1月,馆藏文物共计5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一级文物107件,二级文物214件,三级文物644件,以汉代、宋代文物为主,囊括陶、瓷、玉、石、金、银、铜、骨及木器等,具有典型朝代及地域特色。

复刻汉墓出土的掐丝镶嵌辟邪

二、《汉家陵阙》文物展
大汉王朝存国405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历史文化名城定州,是汉代中山国故地。战国时期,中山国是由白狄族建立的一个国家,经历戎狄、鲜虞、中山三个发展阶段。

(一)中山国
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定都于顾(今定州市),后被魏所灭。公元前380年,中山桓公复兴中山国,定都灵寿。公元前296年,中山国被赵国所灭。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定州仍为中山国,属恒山郡。汉刘邦统一全国后沿袭秦制改中山国为中山郡。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前元三年),汉景帝刘启封皇子刘胜为中山王,设卢奴(今定州市)为中山国首府,由中山郡改为中山国。自此,西汉、东汉十七代中山王绵延达329年之久。
定州东部、西部和南部遗存大量汉墓,经专业调查确认,共发现并编号281座,统称为汉墓群。已发现和清理的墓葬规格很高,大量丰富精美的出土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汉代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二)出土文物

1、陶器

十一枝连盏陶灯
东汉,1969年定州北陵头村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

2、青铜

双烟管羊形青铜灯
西汉,2014年定州明月新城出土

青铜博山炉,西汉

鎏金嵌贝瑞兽席镇
西汉,1965年城西老鸦庄路洛青交献

铜蚕
东汉,1967年定州47号汉墓出土

汉代马车铜车饰

3、金银
复刻汉墓地宫

金缕玉衣全息投影展示
刘修,玉片共1203片,黄金2567克

银缕玉衣
东汉,1969年定州北陵头村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

掐丝镶嵌金辟邪
东汉,1969年定州北陵头村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


掐丝镶嵌金羊群
东汉,1969年定州北陵头村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

鱼形金箔饰
东汉,1969年定州北陵头村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

银镶饰件
东汉,1969年定州北陵头村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

4、玉石
先秦时以璧为礼仪祭祀用玉的制度到汉代仍有延续,目前考古所见之汉代玉壁多用于装饰及丧葬,是墓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
青玉透雕蟠螭纹韘形佩
东汉,1969年定州北陵头村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

青玉龙螭衔环谷纹璧
国宝。通高30.5厘米,直径24.4厘米,体扁平,最厚处约1.1厘米。玉璧体型硕大,玉质半透明,玉料呈青色,局部有红褐色沁。上部出廓处镂雕一螭一龙穿行于云雾中,中央顶端有一圆形穿孔以供挂系用;下部主体为一璧,近璧的内外缘各有一凸宽弦纹,内满饰凸起且排列有序的谷纹;两侧各镂雕一形式相异、且不对称的螭纹。


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
东汉,1969年河北定州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通高16.9厘米、最宽15.6厘米。玉料呈黄绿色,局部有灰白色浸蚀。器身形状扁平,镂雕各式纹图的两个支架和两块屏板卯合而成。屏面上主体雕刻有“东王公”像、“西王母”像,搭配雕刻凤、狐狸、豹、熊、龟、蛇等动物以及跪坐侍者等人物。



琥珀瑞兽
东汉,1969年定州北陵头村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

松石瑞兽
东汉,1969年定州北陵头村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


观展中的四口之家

- TheEnd-
博物展览系列
1、国内展-帝都艺展
2、国内展-魔都艺展
3、各地展览
定州博物馆|汉家陵阙
4、国外展
……
更多文章,请关注“薇薇小屋”,感谢关注与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