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来一碟?
泡菜,古称葅(zū),是指为了利于长时间存放而经过发酵的蔬菜。一般來說,只要是纤维丰富的蔬菜或水果,都可以被我们制成泡菜;常见的有卷心菜、大白菜、红萝卜、白萝卜、大蒜、葱、黄瓜、洋葱、辣椒等。蔬菜在经过研制及調味之後,有了其特殊的风味,是餐桌上常见的配菜。我自己就很喜欢一碗蛋炒饭加泡菜,已经是人间美味了。

https://pixabay.com/zh/photos/pickles-billet-cucumbers-1799731/
即便如今是个不缺吃喝的年代,即使是在一些高级餐厅里,也会见到泡菜的影子。
中国泡菜历史悠久,早在3100年前的商代武丁时期,我国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泡菜雏形——盐渍菜。秦汉时期,许慎的《说文解字》明确提出,菹者,酸菜也。菹字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泡菜的专用字。唐宋时期,我国的泡菜制作已经出现了酱渍、醋渍、糖渍等多种蔬菜泡菜品种。《唐代地理志》记载“兴元府土贡夏蒜,冬笋糟瓜”。到了元明清时,泡菜生产工艺和品种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清代袁枚所著的《随园食单》中,记载得更是详尽,“腌冬菜黄芽菜,淡则味鲜,咸则味恶。然欲久放非盐不可。常腌一大坛三伏时开之……香美异常,色白如玉。”

https://pixabay.com/zh/photos/homemade-pickles-mixed-pickles-dish-699992/
泡菜是四川独具特色的蔬菜传统加工产品。中国泡菜看四川,四川泡菜看眉山。东坡泡菜是四川泡菜的典型代表,一千多年以前,大文豪苏东坡在《菜羹赋》《诗论》中都记载有关于泡菜制作的法则。千年来,眉州人沿袭其法,所制作的泡菜色、香、味、形俱佳,被誉为天下第一泡菜。
如今泡菜的食谱太多,泡菜炒饭、泡菜炒猪肉、泡菜炒肉片、泡菜煎饼、泡菜海鮮煎饼、泡菜火锅、泡菜拉面、韩式石锅拌饭、韩式部队锅......

https://pixabay.com/zh/photos/bibimbap-korean-food-gochujang-4887394/
你可能听说过泡菜和泡菜汁对健康有些益处,酸、咸的腌制泡菜如黄瓜,可能有助于减肥、糖尿病甚至癌症预防,但是可能你也听说过关于泡菜高钠含量和增加胃癌风险增加?那么,进食泡菜到底有什么利弊呢?
泡菜可以增加抗氧化剂的摄入量。在所有水果和蔬菜中发现的天然抗氧化剂有助于对抗自由基。自由基是在体内自然形成的不稳定化学物质,与心脏病和癌症等问题有关。例如,腌制的泡菜黄瓜富含一种叫做 β-胡萝卜素的抗氧化剂,已被证明有助于降低死于心脏病、中风、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的几率。而我们在采用其他烹饪方法的时候,都会分解热敏感营养素,包括抗氧化剂,泡菜独特的腌制方法可以保留它们的抗氧化能力。
泡菜可以帮助消化。发酵泡菜富含有益细菌,称为益生菌,目前已经证实对肠道健康尤其重要。
泡菜也是那些遵循生酮饮食的人的最爱,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钠来管理电解质平衡。
当然,目前还有小部分研究,发现泡菜汁可以缓解肌肉痉挛,快速补充流失的电解质,还有可能有助于保持血糖水平,这可能使有患糖尿病的人受益,但是都需要更多的研究支持。

https://pixabay.com/zh/photos/korean-cabbage-in-chili-sauce-1120406/
但是,泡菜含有的高浓度的盐需要我们高度警惕。
饮食中过多的盐会使血压升高,从而增加心脏病发作、中风、糖尿病和肾病的几率。钠也可以从骨骼中浸出钙,会增加骨折的风险。所以在制作泡菜时需要控制盐的用量。
极咸的腌制食物被证实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2015 年对研究的回顾发现,高盐食物与胃癌风险有关。
氮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元素,植物的生长必须要有氮肥。植物吸收的氮最终在体内转化成氨基酸,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硝酸盐。而植物体内还有一些还原酶,会把一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所以,所有的植物中都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研究表明,采用川式25℃发酵泡菜,同时添加一定香辛料,得到的泡菜品质佳、安全性高,而生成的亚硝酸盐含量更低。控制泡菜中钠含量的一种方法是自己制作,但是很多人自制泡菜时,并没有纯菌种发酵的条件,难免污染杂菌,更容易产生亚硝酸盐,但是,也不用太担心,因为只要泡菜发酵的时间足够长,亚硝酸盐含量都不会很多,正常食用也不用担心。

https://pixabay.com/zh/photos/carrot-healthy-fermented-4497968/
参考: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3%A1%E8%8F%9C
3.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6589974/ Landscape of dietar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isk of gastric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4.https://www.webmd.com/food-recipes/health-benefits-pickles
5.http://www.cqvip.com/qk/95840x/202006/7102659653.html 川式泡菜、韩式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微生物变化比较 《食品科技》2020年第6期
6.http://www.chinafic.org/html/huati/3293.html
版权归『曾姐姐』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