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可以相信么?
人们对因果总是将信将疑,因果之间有什么样的逻辑呢?
简单地说,因可以分为善因与恶因,果也可以分为善果与恶果。但是我们所看到的,常常都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这里的善,不仅指对他人的善意,也指对自己和外部世界的积极的,好的态度和方式,比如诚实,努力。当我们以善因开始,必然期待一个善的结果。但是,善因与善果之间,并没有一个直线的途径。不管你是希望通过努力获得成就,还是希望善待他人获得回报,或者是一片深情渴望被珍惜,结果都不一定能如愿,因为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从中阻挠。
然而如果是以恶因开始,几乎一定能成功。不管是对自己的恶,比如放弃,逃避,还是对他人的恶,比如欺骗,伤害,利用,几乎都轻而易举。
恶因与恶果之间,是一条直线,没有障碍。所以,恶是一个能在短期内获得甜头的过程。或者说,恶的行为一直有“回报”,一直被强化。所以那些逃避的行为,想要改变难于上青天。
所以看上去善总碰壁,恶总得逞。但是,长期来看,一旦陷入恶的循环,总体就会向着恶走。一个常做坏事的人,是不会去做好事的,因为他没有办法认同自己。一个人是无法一边承认做的是恶一边去做的,他必须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即然恶是合理的,那善就不合理,所以善就被抛弃了。就像一个人习惯了放弃,那他很难持续去做一件事,因为那会让他觉得“不是我”。
但是这种合理化并不能真的让一个人平静,因为恶不符合自然的规律。人需要对自我的认同,就像花向着太阳开放一样。恶的意念可以在短期内自我麻痹,自我欺骗,却终将由于内外的不一致产生内心的冲突。因为这些冲突,让一个人必须把真实的自己封闭起来,这样,他就与外部世界,与自然,与宇宙的能量场切断了连接,形成了一种停滞生长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会传递给身边的人,家庭,伴侣,孩子。
恶,是没有力量的,这已经是恶果。 时间久了,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因为应接不暇而崩溃。
善,则不同。虽然一时看不到结果,但因为它顺应自然,它让人非常坚定踏实。内外一致,是真正的自信,让人无条件地打开自己,连接外部的生态能量,流转生命的活力。善是力量,它带来生长,所以,它是因也是果,或者说无所谓因果,力量就是最好的回报。一个有力量的人,内外都不匮乏。
人类没有绝对的善恶,也没有明确的边界和原则,常常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心去判断取舍。充分释放自己的天性,而不侵犯他人的边界。无论对谁,不做无谓的伤害。不伤害是底限。
为什么说人们更愿意原谅那些回头的浪子,而不接受好人失足?因为当一个人弃恶从善,等同于重新向生,由善转恶,却似油尽灯枯。无所谓对错,只是人们更愿意向力量靠近。
作者简介:
万明(问问心理)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咨询心理学硕士
比利时鲁汶大学教育研究硕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