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 | 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人说舟山有三宝,渔场、佛国和海岛;
渔场说的是供应中国人极大部分海鲜的舟山渔场,寒暖流的交汇和长江的入海口带来的丰富营养滋润了大批的鱼虾,而普陀的南海观音道场则每年迎来无数佛教拥趸和祈福凡人,而海岛则是舟山赖以组成的基础,1300多个岛屿组成的舟山市是名副其实的千岛之城;而我的游记向来不谈攻略,只谈体验与当地的气质,近一个月,两次去了舟山,一次在偏内陆的岛屿朱家尖尝试舟山的海鲜大排档,一次远赴东极岛,体验飘零岛屿的悠闲时光。
海鲜大排档和“最美环山公路”
在某个周末,蹭朋友自驾直接去往朱家尖,在镇上的海鲜大排档连续吃了2顿,大排档的热闹氛围直接把我拉回了长沙,本来作为一个内陆重口味的人我是不太喜欢吃海鲜的,但是舟山的海鲜的鲜嫩终于扭转了我以前在杭州吃到海鲜的印象,食材最本质的味道在此刻打动了我。在若有若无的海风之间和咸咸的空气里享受着觥筹交错的热闹和远离俗世的安宁。



第二天,直接驱车前往大青山,一路盘山而上,在前往下过雨的阴冷天气下却目睹了最美的盘山公路,公路延岛而上,一边是翠绿的青山,另一边是大海,而雾气的蒸腾结合若隐若现的海岛却创造出奇妙的美景,李白在梦游天姥的时候写下海内名篇:“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我此刻便像来到了神仙居所瀛洲岛,那孤悬海外的若隐若现的海岛与海上的大雾组成不可多见的美景体验,“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我想说的诗仙都


海风八千里,归处是东极
在朱家尖归来之后,这两天又和团队一起去了东极岛,在大早上4点多起来听到暴风雨和电闪雷鸣之后却还是在即将雨停的7点多一个人沿着海岸线跑步,一路上没有一个人,我走过东极之恋的海滩,走过网红灯塔一个人看早上的渔船从眼前游过,在财伯公雕像下搜查他的生平事迹,最后在网红跑道上一路疾驰,遇到了阳光下的东极亭,在亭子前的碣石上望向眼前湛蓝的大海,想起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东临碣石的豪情万丈,也想起海子在面对大海时绝望写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情景;雨后早晨的海风是轻柔而湿湿的,仿佛夹杂着大海一夜的寂寞,面对着这样的美景,我就不多啰嗦,只多放些图了。




《后会无期》与人的迷失
韩寒在2014年拍出自己的处女作《后会无期》,讲述了三个男人从中国最东海岛的东极岛一路西行前往新疆的冒险故事,当年上映的时候我整体看下来像是一个零散的故事集组成的小短篇,不是很精彩,而这次登上东极岛,为了应景又重新看了一遍,这次却看出了新的味道,那些电影里的短篇故事串联起一个主题——人在一路上的迷失!
他们一路走过来,把家乡迷失在身后的海洋,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迷失在大城市的喧嚣,各自理想不同,只能各自出发,遇上喜欢的人,却也在人世间无疾而终,甚至把自己那纯洁的小伙伴也遗留在了路上,直到最后的网友见面和被钟汉良饰演的旅行者骗掉了唯一剩下的车,最后结局唯一的朋友也分道扬镳;电影里最后还有一部分功成名就的江河找回了自己的爱情再次回到了岛上,然而他过去熟悉的一切都不再了。电影的主题在后半段的台词里面点出来了:“告别一定要用力一点,因为任何多看一眼,都有可能成为最后一眼,多说一句,都可能是最后一句”。
在最后离开东极的时候,我站在船侧,面对无涯的大海,我高声歌唱,每唱一首歌就想起一段往事,从小带我的爷爷奶奶、那些中学和小学的同学们,那个上学放学一路同行九年的发小,我们在路上几乎讨论过人生的每一个问题,关于未来,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关于自我······高中的那些为了高考奋斗的岁月,那段无疾而终的恋情,那些记忆里的人和那些花儿········往事清晰而深刻,然而此时此刻,绝大部分的这些人和事已经就像眼前的这些海风,都迷失在了这无尽的世界里,空留下脑海的回忆,我又环顾四周,眼前又是一批与我建立深刻羁绊的朋友和相伴多年的爱情,此时此刻又恰如彼时彼刻,我在这无尽世界的航行里又相逢了另外的一些人们,我们谈着相似的话题,分享着同样的快乐,未来也许我们会再次迷失,然而人生本就是这样,除了享受当下,渺小的我们并无其他办法。
在我前往东极之前,许久不联系的老何微信问结婚了没最近如何等,让我如果结婚一定要叫他,老何是我大二到大四每天朝夕相处的人,我们会经常在篮球场一对一打满一百分才结束,我确实很久未与他联系了,但是看到他的信息,内心里流淌的都是温暖和回忆,所以其实没关系啊,人迷失了便迷失了,我曾与你们共享过的刹那,在记忆里,便是永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