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植物
大学后到南方生活,随处可见的绿色植物填满了我的眼睛,对北方人来说,南方植物的形貌非常不同,叶片硕大油亮,充满生机,一年四季的花朵欣赏不完,加上AI技术的成熟,渐渐能认识常见的绿化植物,也观察了南方植物的几个春秋。
开始留心观察植物后,去年十一回家拍了一些家乡的植物,是宁夏非常好看的季节,但大部分地表植物已经开始荒芜。此时我更像一个初来乍到的南方人,对北方的秋色赞叹不已,普通的白蜡树是南方绝对没有的秋日鲜黄,虽然南方有银杏树,但是没有高远的天空陪衬。
其实从小就有观察植物的记忆,近来又回忆起北方植物“植株低矮,形成球状,防止山风劲吹,抵抗水分流失,叶子演变成刺状,以防止牲畜啃咬”的特点,确实像不同的世界,从植物感知到的这些差异让我感觉很新奇,感叹在对比之下才能好好观察从小生长的地方。
从居住的院子开始说起。种了一棵大洋槐,花呈小靴子状,能吃,每年开花时附近的人都不请自来地来摘花。裹上面粉蒸熟,蘸料汁,是一道当季小吃。

门前种有马蔺,它美丽的颜色和花瓣上的线条是我久久凝视的对象。这种仙女翅膀一样的花朵在我居住的城市还是比较少见,是爷爷特意种的。

此外还种有蜀葵,蜀葵原是南方植物,生长在北方会变得灰扑扑而缩紧一些。把它的花瓣横着撕开,有粘性,我们会贴在脑门上,胳膊上玩。种子是扁扁的圆盘状,排列有致。

小时候还有一棵杏树。杏花开的时候美极了,雪白雪白的,堪比我后来见到的樱花。枝条比樱花硬朗一些。杏子熟的时候男孩子们会爬上树去摘,非常甜,后来被砍掉了,好像说是由于病虫害。我还记得杏树叶子的样子,是心形的,但不像乌桕的心尖明显。边缘有微小的锯齿。



另外的两棵树是白蜡和臭椿。白蜡是很好的绿化树,秋天叶子颜色很漂亮,种子是一串串瓜子样的。奶奶屋门前的那棵,据说捡回来时只有手指粗,随便种到屋门前的。

臭椿是野生的,从堆放在院子里的陶瓷面盆的洞里钻出来(以前家里卖陶瓷洁具的),撑裂了面盆。臭椿的叶子有股特别的味道,街上也有很多作为行道树。新生的红色叶子很柔软。种子和白蜡有点类似。由于这两棵树,一棵是种的,一棵是野生的,所以我一直以为野生的是臭椿,种的是香椿(误)。

此外还种过牵牛花、葫芦、茴香等。牵牛花的深紫色也让我深深着迷。葫芦是哥哥种的,没有长到很大,但是小时候在水缸里用于舀水的工具是半个塑料葫芦。



我们的家位于城乡接合地带,我经常跑到农村的边沿去玩。看人家院子里种的枣树、杏树,田里种的苹果树、玉米高粱、向日葵等等。
自从在书本里学过高粱的根紧紧抓着地面,比喻很坚韧之类的,我就去观察,真的是这样。由此也无师自通地能够区分玉米和高粱了。
灌溉渠两岸种得最多的柳树、沙枣、白杨树。这些柳树可以被称得上怪柳,无人修枝,枝干粗大、旁逸斜出,有树瘤等。
沙枣花开的时候很香,叶子有沙沙的质感,泛白,沙枣表皮同样有这个特质,果肉很少,没水分。西瓜沙、西红柿沙。来南方之后知道原来有人不喜欢沙沙的西瓜,那是北方水果的特征。啊,想念西红柿。

与怪柳、沙枣的植株完全不同形态的树是:白杨。此处应有白杨礼赞: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可能有点年纪的人学过茅盾的这篇散文,我们的高中语文老师经常在课上背诵,是个老头,我跟随他进入文学语言的描绘中。
白杨树的叶子反面是白色的绒毛,远远看去总感觉有些纸片在树枝上呼啦呼啦地飘。国道两旁种有很多,真的像是哨兵。后来我在南方见到杨树,不是白杨树,叶片是相似的,但是看了正反面儿都是绿色,突然被勾起的乡愁。

树大约就是这些了。再来看看野花野草。
能吃的,乳苣,即苦苦菜。“ 生长于海拔1200-4300米的河滩、湖边、草甸、田边、固定沙丘或砾石地,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我想这种野菜生在南方定是没人吃的,是我们夏季很喜欢的野菜,且人们普遍认为苦的菜对身体好。小时候摘苦菜的时候,能看到被摘下的部分泛出乳白汁水,怪不得叫乳苣。水分少的地方生长出来的愈加苦、而叶片小。

艾草也和南方的大有不同,北方的植株矮小,泛白,端午的时候不会大把买来挂在门上,但是会采来吃,吃法和槐花一样。南北方的艾其实是不同品种,北方的是白艾蒿。南方大把的艾就像芹菜叶,第一次见的时候我怀疑不是同个物种。再次体验到南北方植物的有趣之处,哈哈哈。


农业作物我了解得不多,蓖麻应该也不是大规模种植的,但是它的种子让我很着迷。上次十一回去还拍到曼陀罗(具有迷幻功能),不晓得为什么会有。和蓖麻的花朵很像,但是是不同科的植物。


我印象中的植物说得差不多了,但是最有特色的沙漠植物(蚂蚁森林里种的那些)和山石植物没有涉及,主要我都不认识,而且它们长得太像了软件也很难识别出来,非常考验功力……比如家乡常见的紫色野花是蓟还是顶羽菊我也没闹明白。

推荐阅读断肠人在刷牙的贺兰山野花系列文章,希望也能认识这些植物,回去好好拍一番。
(大部分图片均源于网络)
最后上一下枸杞吧……宁夏特产,有刺,同样多刺的有酸枣、沙枣等,干旱地区植物大多有刺,防止被吃掉(沙漠植物身上很明显地体现出生存策略)。可以想见枸杞生长的地方是不利于人类采摘的,又晒又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