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打工人
今晚看了一个学妹北漂找工作的经历,学妹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姑娘,读大学的时候参与了很多项目,还去了几个大厂实习。今年毕业,又奔赴北京面试了好几家初创公司。 她在分享中写道,为什么已经找到工作的她,还要东奔西跑去各个公司面试呢?因为她想更多的了解一下在北京的这些初创公司都在做什么,他们的状态是怎样的,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有时候,觉得背着背包穿梭在高楼大夏中的年轻人很辛苦,但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呐。背着背包,在繁华都市中,为着自己的追求去努力,眉眼都是坚定,那是青春很美的模样。 但也不可否认,这几年来,随着工作的细分,大家普遍觉得工作越来越不好做了。 我记得之前去一家公司实习的时候,大家都在吐槽自己岗位多么辛苦,总是被公司里其他部门其他岗位的人员骂,说每天做的都是没啥用的繁琐工作。但是接触了这个部门这个岗位的工作,也发现了这个岗位上的无奈,岗位职责就在那里,要做的事情这么多这么多。 其实,任何岗位都是如此,岗位职责增加,人员精简,对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效率低的人,在将来的某一天会被猝不及防地替代掉。 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够替代掉一部分的劳动力。有人说,人工智能的发展,把重复繁琐的工作交给机器来做,可以解放人类的劳动。可是问题来了,做重复繁琐工作的那些人们,被替代掉之后,连实现温饱的手段都没有了,他们解放之后,又能够做什么呢? 之前看收费站收费人员被淘汰的新闻,收费人员说,我在收费站这几十年,唯一学会的一件事情就是收费。可是自动收费通道的出现,他们中许许多多的人下岗了。 这些人,又会流动到哪里?做着些什么样的工作? 炎炎夏日,走在路上,看到一些工人在露天下暴晒劳作,不禁觉得很辛苦。是,他们的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我们在感叹他人辛苦的时候,再想想自己,工作的时候繁琐事情也很多,周末也要加班,也是一种辛苦。 只是,尽管大家都有不同的辛苦,却没有人达成共识——大家都是打工人,何必为难彼此。而是更加的利用自己在这个岗位上的权利,对他人的错误不依不饶,人与人之间的工作交流越来越困难。因为,这已经不是一种工作上的交流,加入了更多私心与情绪化的东西。 之前听过一句话,我认为很有道理:不要把情绪带到工作中。工作就是工作,咱们都可以就事论事,不要上升到人生攻击,也没必要生气。 未来的工作,会让拥有核心技能的人收益颇多。那么,我们这些没有核心技能的人又将何去何从,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