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动物易,吃素难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特稿作家Henry Mance认为人类天生是爱动物的,但另一方面,人类对待动物的方式又经常丧尽天良、失去理智。他从这个纠结出发,探索、研究了人和动物的关系,并在自己的新书《如何爱动物》(How to Love Animals)中给出了结论——我们到底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拯救这颗星球上的动物。

Mance不仅展开一系列采访,从许多和动物之间有着非常特别关系的人——厨师、农夫、动保主义者、哲学家、政客和拥有卓越眼界、研发人造肉的高科技人士那里寻找答案,以促使人们重新思考我们对动物的定义。
他到屠宰场当零工,在流水线上做一名肢解动物的工人;去农场看小牛被杀,因为需要本属于它的牛奶;还去了葡萄牙的渔场和鱼市,质疑为消费主义而杀生的意义何在。
人类似乎又确确实实对动物爱得不可自拔,但他认为这种爱有时“是一种扭曲的天性”。他在圣地亚哥参加一场以狗为主题的展会,发现人们“把自己打扮得像只柯基,又把柯基打扮得像个人”。
这种扭曲还体现在“我们一边捕捉野生动物、过度捕鱼,一边又带孩子去动物园,告诉他们物种多样性和拯救自然环境的重要意义”。以及“我们认为每年杀死15亿头猪——它们同样有血有肉有感情——是情理中的事,但对吃狗肉就义愤填膺”。

Mance的质疑还包括,我们爱动物,但这让动物的生活变得更愉快了吗?我们是否能把自己对宠物的爱延伸到其他物种身上?如果我们直视“动物的体验”,是否会改变我们的饮食习惯、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金融时报》的评论认为Mance在书中给出的答案——如今是从肉食转为素食的好时机——是个过于简化和极端的结论,尽管作者本人已经身体力行。“我们确实可以做得更好,”评论写到,“但我们也总是很难避免在某些事情上成为伪君子。人性就是如此,而且我们就生在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体系中”。
不论如何,这本书满是关于发现的故事,同样遍布希望,突出着我们找到和动物相处平衡点的可能性,毕竟作者的出发点就是乐观的——热爱动物是人类的本能。《科克斯书评》对本书的结论则是:“一本如今我们迫切需要、充满人性且记录完整细致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