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口一
小学的时候很喜欢周杰伦,那时会唱他的每一首歌。校门口四元一盒的盗版磁带,油彩味很重的充斥着错误的歌词纸。在那些盗版磁带里,顺带认识了陶喆。在Mp3还很贵的时候,盒带塞满了我的抽屉。还有一直到初中都在听的 966晚上的音乐节目。在低音质的角落里捕捉着那些流浪的音符。
《七里香》后,就很少听Jay的歌了。但是依然欣赏他。可能不是他变了,而是我变了。他的歌再也钻不进我的心里去。我记得《三年二班》里有个小主人公很像那时的我,蓝色塑料框的眼镜,傻傻的,胖胖的,还有平静中带着倔倔的眼神。
后来,有了自己的歌词本。
后来,认识了也有歌词本的龟。
再后来,唱歌终于有感情了。
奔奔说,现在只会觉得新专辑里哪几首歌好听了,但是不会喜欢,不像是以前那样整张整张的喜欢。
然后对于陶喆,我也是这样。
一首歌里,藏着一个人的感情。可能它很狡猾,让听到的人都把这种感情释放出来了,比如“最怕空气突然安静”。说到底,听音乐,就是听者和歌者的一次交流罢了。时隔多年翻出来听,回忆汹涌而来了。一辈子能听到几首令人流泪的歌?或者那种衬映着你的心情的那种心跳的感觉,还有鲜艳的欢笑时刻,灰蒙的人生况味,在里面,在里面......
只是他\她的世界被冰雪染白的时候,你无法再为其倔强的绿着了。只好默默点出那首歌,笑靥,眼泪,拥抱我吧。于是旋律一直回旋着,歌词一直徘徊着,直到突然之间爬上你的思绪,直到你网络上的心情和签名变成那一抹写意。
你有没有一段时间,在街上走,商店里传出的音乐声突然叩响那扇尘封的门,这个滋味好像在街角碰到某个人颠倒过来,然后所有的理智瞬间灰飞烟灭了。
让它散在风里吧。把角落那几个音符收拾干净,然后继续奔流在忙碌的人群里。把这个闹钟关了吧,伤口都不见了。路口,岔道四散开来,要走路更要迷路。我和你已经把歌里的曾经,丢在了另一个平行宇宙里。
于是,后来的后来,有了一首再也不愿唱的歌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