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一片是吾身——那些旅途中的日子
偶尔想起过往的一些日子,一些经历,一些旅途中的时光,还是深深觉得不可思议,那些偶然的决定和境遇居然带来了这么多不可复制的快乐和回忆。仅仅活着是不够的,还应该穿越生活。旅行的乐趣,便是沉浸在他人的故乡,然后又完好无损的走出来,心中充满快乐。
在不曾相遇的风景里 千年、一瞬、我们终会重逢。
好时光,举世无双。
那么开始吧,记录下这最近我走过的地方。
「敦煌」——人类生生不息,文明生生不息

遥想四年前,草原辽阔,黄花摇曳,茫茫戈壁,大漠驼铃。在一路向西的旅途中,我和好友追寻着时间的印痕和历史的遗迹,领略文明灿烂与艺术的魅力。屏息聆听千年前的金戈铁马,体悟黄沙百战穿金甲的勇气;叹息历史上的巨变与伤痛,试着去理解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无奈和命运的变迁……




四年后再至敦煌,莫高窟一如当年般带着无数故事在黄沙中静默。大地漫远,人烟微薄,这片厚重的土地上绵延着人类生息与文化。


“乐僔、法良发其宗,建平、东阳弘其迹。”“天地妖荒,王路否塞,君臣失礼。”这里有乱世中的无力但虔诚的祈祷和向往。
“短日金秋,寒风恸骨;长庚冬夜,白发悲心。这里有对故土眷恋和对出仕吐蕃的愧疚。“熊罴爱子,拆襁褓以文身;鸳鸯夫妻,解鬟钿而辫发。”短短数字,透出沙洲人在无助之下放弃汉俗、改从吐蕃文身辫发的心境。231窟开凿时,昔日含泪辞别唐王朝向吐蕃称臣的阴伯伦和索氏都已亡故,因此二人才可穿着汉服出现。一方洞窟,镌刻的是生前无法言说的夙愿和内心的难以抵消的负罪感。
《楼兰》一书里这样写到:永元十四年年初,班超上书请求返汉。“如自以寿终屯部诚无所恨,然恐后世或名臣为没西域。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积三十年。骨肉生离,不复相识。所与相随时人士众,皆已物故。超年最长,今且七十。衰老被病,头发无黑……”
同年春天,班超如愿返汉,虽然昔日的追随者已全部埋骨于细域,班超总算活着进入了玉门关,通过了他原以为此生不会复返的酒泉郡,在行进了三千多公里后,于八月末进入都城洛阳。
令人叹息的是,回到故土不过数十日,班超重病而卒,而班超去世五年后,在纷飞的战火中,汉廷再次紧锁玉门关。
旅途中愈发觉得书里有一个观点说的很在理,所有的历史,真相,都需要漫长且严谨的考证,但是唯一能确定的是,在我们看不到的过去,他们爱过,也被爱过~
漫漫归唐路。“白刃交锋,横尸遍野。”自古河西出将才。张议潮一举收复沙洲,这是时隔千年读起来依旧热血的英雄颂歌。
历史的巨变与伤痛、厚重的家国情怀、未完成的使命、风雨飘摇的政权、动乱中的流离、一往无前的勇气、内心的信仰与自我的救赎、等待中的爱……一切的一切都在这里汇聚,它们或许因为颠沛流离在此不得已终止却又终因机缘巧合在千年古城一次又一次的开始。



人类生生不息,文明生生不息。当回望过去,黑暗的洞窟里,飞天揽月的灵动,佛悲悯的目光,涅槃那一瞬的永恒,仿佛一切不过一瞬间,但世上已逾千年。千年一瞬间,一千年有多长?春一去,冬一来,一千年就过去了。愚钝如我,虽不明归处,但知来处的心安与幸福大概就是如此了。

「银川」——岁月不再失语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岁月是否失语暂且不论,那天顶着烈日站在苍茫的贺兰山下还是深深地被震撼到了~

用最粗矿的线条篆刻出最蓬勃的生命力,让最冰冷的死物承载着他们的欣喜和哀愁,崇拜和图腾。
永恒伫立于消逝之中,爱与时间抗衡。一切生命和事物最终的归宿都是消亡,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但每一个生命体在宇宙中留下的痕迹,相对于生命体本身而言,却超脱了生死,穿越千年,以一种偶然的方式与人再度见面。


博物馆有一把锈渍斑斑的西夏铁剑,不知道为什么,隔着玻璃我看了好久。关于它的介绍有几句诗:“红妆拥坐花照酒,青萍拔鞘堂生风。螺旋铓锷波起脊,白蛟双挟三苍龙。试人一缕立褫魄,戏客三招森动容。”

看着它很难不让人想到曾经那个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界萧关,北控大漠,方圆数千里的西夏帝国,不知道这把剑和当时的主人共同经历了怎样的故事。纪录片《西夏》里曾有这样一段独白:“文明的力量无法阻挡,时间可以改变历史,风沙填埋一座城池,也许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但是,发现一个国家的秘密与与传奇,却需要漫长的等待。”
那么,我不过是在短暂的旅程中努力寻找一个被遗忘的传奇,尝试聆听一个绚烂而悲壮的故事,体会一个民族的飘摇和顽强,英雄的坚毅和执着,还有历史的温柔和残酷。
大概留白和空缺最引人遐想吧。
我们去参观历史遗迹,看的是曾经,也是现在。朋友说:“逛博物馆是很个人的感受,有人叹时间流逝但历史它永远停留在某一刻,是瞬时的永恒,有人惜文物古迹受损虽从见天日但仍有残缺的美。而她只是觉得一起走过每一个展,见过每一个在历史长河中活过的有趣物件,仿佛我们也在这长长的故事里勾上了一点独一无二的个人印记。”





万事万物都不属谁独有,但是却因为个人被赋予了新的释义,意义在此时此刻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千年前的篆刻,千年后的相遇,给时光以生命,给岁月以文明。岁月在这一刻,便不再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