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大写的人,前提是要拥有大健康!
前一阵网上流传的一句话挺逗的,说是“在职场上,不可以大声责骂年轻人,因为他们会立刻辞职,但是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因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
一句话,道出了当代中年人的压力和心酸。工作上的艰辛,生活上的不易,都成为了压垮中年人的一根根稻草。

所以大家现在天天讲人口老龄化,讲长寿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其实这进步背后也给当代人制造了新的苦痛和困难。人们越来越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相应的身体压力和心理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因此“大健康”踏上时代舞台是顺势而为,这是社会意识形态转变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同样,和百年前相比,慢性病已经逐渐取代传染病,成为了危害人类社会的一大威胁。人类有过无数次战胜传染病的经验,包括2002年的SARS,以及从2019年底延续至今的新冠肺炎,但慢性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病原体不来自于外界侵入,而是人体自身的细胞和组织老化所造成的。
如果把人体看成是一辆车,那么传染病就相当于路况不好,我们可以选择绕路而行,或者等待路况疏通,但实际上对于车体本身的危害是可以预估的;但慢性病就像是一辆车开了太久,零件已经出现了问题,短期内它不会出现非常明显的事故,但长此以往,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翻车”。

所以大健康的概念不再是“有病治病”,而是“没病看病”,与对抗疾病相比,大健康强调的是预防疾病,防患于未然,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未来十年一定是大健康极度活跃的十年,所以自我管理刻不容缓。

而谈到自我管理,最基础的,无非就是“吃”和“动”这两方面。如果说20岁出头的年轻人尚有多余的精力在健身房挥洒汗水,但对于40多岁的中年人来说,保持健身习惯实在是比登天还难,毕竟开不完的会和加不完的班已经占据了中年人的大部分生活。
更别提靠一些菜叶子和蛋白粉就能撑过一整天了,晚上不出门应酬个酒局都不好意思讲自己是有点社会地位的中年人。
中年人用“身体”换“资源”,可以说是实锤无疑了。

在这种现实背景下,中年人想跟上“大健康”的时代节奏,“养生滋补”是不二之选。
无论是调节免疫力、增强身体抵御外界环境侵蚀的屏障,还是调理身体状态、补肾益肺给身体重新注入活力,冬虫夏草都可以称之为滋补界的佼佼者。
关于其功效方面在此不做多余赘述,无论是钟南山院士对于冬虫夏草的高度肯定,还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汤毅主任建议大家疫情期间可以适当食用冬虫夏草,其实都说明了冬虫夏草对于人体来说是非常好的滋补佳品。

而市面上关于它的争议,无非是集中在“高价”“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上面,说来说去,说的无非就是“性价比”。
但大家可以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如果把享受健康生活当作产出结果,把日常保持健康的费用当作“投入”,当我们花一点钱保持自己的身体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就可以有资本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这时候的投入产出比是非常高的;
相反如果因为疏于管理得了某种慢性病,比如糖尿病等,那不仅需要持续花费大量的金钱治病,自己的日常生活也会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下投入产出比是非常低的。

从个人角度出发,重视“大健康”也是对自己负责的一部分。享受生活不等于一掷千金,精打细算也不等于一毛不拔。钱要花在刀刃上,什么时候花、怎么花,或许是大健康给所有中年人们上的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