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的姑娘们,介绍给大家!
延期一年的2020东京奥运会开幕了,中国女排的首战也将在7月25号开始。我是从2016年开始关注中国女排的,大小赛事都看,也成为了这支队伍的死忠粉。在中国女排即将开始卫冕旅程的时候,我想把今年参加奥运会的12名中国女排姑娘介绍给大家!希望你们也会喜欢她们!
在开始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些排坛的情况。排球主要有三大国际赛事: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从80年代开始,中国女排先后拿过10次大赛冠军,老女排时代成就五连冠,陈忠和带领的“黄金一代”在03、04年收获两冠,13年郎平执教中国后在15、16、19年已经拿到3冠了。
当然,女排精神并不是“赢得冠军”,中国女排在国际上从来没有过“一骑绝尘”的实力,每次冠军都是历尽艰险,咬牙拼出来的,女排精神是“明知道可能不会赢,也要拼尽全力”,“赢下那些不可能赢的比赛”,这才是最让人动容的。即便今年,作为卫冕冠军,中国女排在当今排坛上的实力也不是“稳赢”的,几支欧美队伍的实力绝不在我们之下,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送上最深的祝福!

排球每时每刻在场上是6名选手,同时有一名可以随时替换任何人的“自由人”,共7人。分为如下几个位置:
- 边攻3人(wing spiker),负责在网的左右两端进攻,其中左端进攻的叫“主攻手”,右端进攻的叫“接应”,边攻手同时要负责“一传”(接对面的发球)
- 副攻2人(middle blocker),负责在网的中部拦网(拦对面的进攻),同时也负责一部分“快攻”,通常个子是全队最高的
- 二传1人(setter),球队大脑,负责分配球,好的二传手能合理分配,让对方的拦网和防守队员猜不透,最大程度发挥本方进攻火力;由于不进攻,通常个头不高
- 自由人1人(libero),因为副攻个头太高,防守一般不好,通常副攻如果转到后排,会由传不同颜色队服的自由人换下,自由人不能进攻,主要负责“防守”和“一传”
下面就先来介绍当今中国女排的7位主力队员:
ZHUper —— 朱婷(26岁 主攻)

“拿过多少个MVP?这我一时半会儿哪能数的过来啊……”
朱婷,中国女排现任队长,“朱仙“,“婷队”,“MVP收割机”、“ZHUper”,国内外的球迷为了赞美朱婷,已经开始生造词了。朱婷在土耳其银行队打球的时候,当地的球迷向对手打出的标语是“We have ZHU,You don't ” 面对球迷铺天盖地的赞誉,朱婷也没有过分谦虚,被问到“可以说你是世界第一主攻吗?”,朱婷说:“目前是,目前是。”
朱婷是一个来自河南的农村姑娘,朴实又大方。小时候先被送去了篮球队,人家嫌太瘦;又送去皮划艇队,人家嫌“咦~这闺女的大长腿往哪搁嘞?”后来就去练了排球,很难想象这么个排球天才如果去练了别的项目,中国女排的这第3个荣光时代还能不能有了。
郎平13年刚刚接手中国女排的时候愁的就是中国队没有“核心”,郎平和朱婷可以说是“名帅和良将”之间的相互成就了,就在这时候郎平挖掘出了朱婷这个很瘦、很协调、跳得很高、刚满18岁的新星。2016年奥运会上,中国队最稳定的就是朱婷这一个点,朱婷一个人的得分超过中国队其他所有边攻手得分的总和,是绝对的“大腿”。
刚出道的时候朱婷力量不大,一传防守也不行,但天将降大任给她,就必须得让她磨炼,当时在国际比赛上让她接一传,她接得歪七扭八,场面很是难看,朱婷自己都崩溃了,频频望向教练席上的郎平,想说怎么还不把我换下去?郎平就是不换,就是要练她。果然,现在放眼世界牛逼的攻手并不少,但像朱婷这样进可攻退可守的,无出其右。
朱婷也可以说是队里的“学霸”了,据说周末队友去她屋里叫她出去玩,发现人家在研究比赛路线呢!不过“学霸”并不是“书呆子”,朱婷是很自信、大方的,不但球场上霸气外露,关键时刻靠得住,平时又是嘻嘻哈哈的小姑娘,关键时刻又是上得了大场面的:接受采访落落大方,当人大代表发言,参演电影飚哭戏,做夏季奥运会中国第一位女旗手。时常感觉,像朱婷这样优秀的人,“中国女排队长”、“世界第一主攻手”只是她众多身份中的一个呢。
很多人会想朱婷会不会想成为下一个郎平。但朱婷其实心里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亚洲运动员27岁是一道坎,26岁的她更加珍惜自己的运动生命,而对未来她不想像郎平这样一直在一线工作,更想成为一个更有影响力的人,影响排球这项运动。——哈,这位女强人,野心还大着呢!
宝宝 —— 张常宁 (25岁 主攻)

“能卧推120公斤就不能是个宝宝了吗?”
张常宁小名“宝宝”,出身在排球世家,哥哥张晨也曾经是中国男排的队员。宝宝算的上是队中的“白富美”了,虽然一米九多,但长得可爱,笑起来也是萌萌哒。
别看长相是走可爱路线,在场上确是走“力量型”路线的,有个张常宁训练时卧推120公斤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很多网友纷纷@中国男篮。和朱婷同为主攻手,宝宝的特点是技术特别全面:发球、防守、一传样样好,进攻势大力沉,并且左右两端的进攻都能打——既能打主攻位置,又能打接应位置。里约奥运会,由于带去的两名接应发挥都不稳定,宝宝临危受命顶到了接应位置,虽是应变之策,但就因为张常宁一会儿左、一会儿右,让郎平有了更多变换阵容的组合,让对手懵圈,才有了球迷伪造的那句郎平的名言——“老娘还有十三种普兰(plan)!”
宝宝进国家队也经过一些波折,之前是打沙排的,18岁的时候决心要打室内排球,“否则不惜退役”,还为此和沙排那边闹翻了,一度被禁赛。她那个著名的“转球梗”也是来自打沙排的习惯,为了甩沙子,每次发球前都要在手里花式转球,到现在都还要这样。郎平都说“你能少赚几圈吗?”,她说“不能,我顶多转快点。”
张常宁终于在2015年进入中国女排,进国家队第一年就参加世界杯,正赶上当时的主力主攻手惠若琪临时因为心脏手术缺席,20岁的一年级生就不得不顶到主力位置上,结果就拿了世界冠军。
15年世界杯临时救火主攻位置拿了冠军,16年奥运会临时救火接应位置又拿了冠军,按说是个大功臣了。即便这样,17、18年张常宁还是受到了最多的非议。这两年她膝盖两次受伤,又做了肾病的手术,状态受了很大影响,18年世锦赛上,没人能顶上张常宁的位置,刚刚受伤2个月的她就戴着重重的护具站回场上,但表现一般,那一年中国女排也没拿到冠军,当时的骂声铺天盖地。
其实张常宁克服了很大的困难,在比赛期间还尿血,但这些还是没法阻止网上的各种攻击。难道是长得漂亮的女孩子就容易被非议?张常宁的性格按说够低调了,就连有一个男篮的男朋友并且早早订婚,都会被一些人揶揄“心思都用在谈恋爱上了吧”、“赶紧回家生孩子去吧”,还有更难听的。
好在宝宝的心态还是很坚定,靠场上表现来让黑子们闭嘴。从19年开始,宝宝愈发成熟,大赛表现也特别稳定,只靠一个朱婷是没法赢球的,张常宁要加油啊!
小苹果 —— 袁心玥(24岁 副攻)

“对不起了,各位的耳膜!”
因为圆圆的脸蛋,袁心玥的外号是“小苹果”。我们的小苹果可是中国女排唯一一个身高超过两米的,不过她貌似并不以此为傲,很长一段时间都自称“1米99”。有一次在路边碰到一个大爷,大爷抬头问她:姑娘,你有几米啊?苹果笑着说:嗨,大爷,咱们都一样,都是一米多!
可能刚进国家队的时候苹果还真的只有一米多吧,2014年还不到18岁的小苹果从国家少年队直接就被郎平召进了国家一队。当时郎平去八一队找教练要人,教练说“拿走吧拿走吧”,反正打不上球只能看饮水机。谁能想到接下来的两年,不到20岁的袁心玥就已经连拿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冠军了。
别看进队的时候年纪最小,袁心玥只要一上场就操着大姐的心,气场非常足,冲着队友鼓劲提醒、大喊大叫,很有激情。虽然那时候她自己的技术也并不行,但气势不能丢,一派她出场就像放出一只老虎一样,上去就要咬人。
说起她这“大喊大叫”,简直成了苹果的必杀技了,在场上那海豚音飚得,恨不得一个人喊出满场球迷的声量。不光对面的对手经常抱怨,袁心玥球还没扣呢这一嗓子先把人吓了一跳,非常烦人;我们自己的队员有时候也受不了,赢了球庆祝的时候,朱婷就多次被“震出工伤”。“妙音娘子”的狮吼功发威起来,那可是不分敌我。
郎平在13、14、15连续三年招进队了3个当时不满20岁的新人朱婷、袁心玥、张常宁,被球迷合称为“朱袁张”。一度,袁心玥在这三个人当中进步是最慢的。18年世锦赛上,在关键场次一分拦网都没抓到,获封“拦零王”,也是一度陷入争议之中。但苹果的性格就是特别刚烈、不服输,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被问到这些情况,态度都特拽,不愿多说,但其实能看懂她的心思就是“对我现在是不够强,我也不想多表态,就等着我牛逼起来了看我表现吧!”
果然,这几年的比赛看下来,小苹果真的每一年都在进步,早已成长为是中国队副攻位置的顶梁柱。从“小苹果”变成“老果子”,袁心玥早早地就成为大赛经验丰富的大队员了,但其实她还很年轻啊,未来依旧可期!
有好多人拿她对比之前中国女排的传奇副攻赵蕊蕊,叫她“小赵蕊蕊”,但袁心玥自己很清楚:“我要做的是第一个袁心玥!”
掌柜 —— 颜妮(34岁 副攻)

“最后一班岗我站了太久”
因为和演员闫妮的名字读音相同,球迷给颜妮的外号是“掌柜”。颜妮今年已经34岁了,在运动员中算是妥妥的“高龄”了,并且有严重的伤病,但因为副攻线上迟迟没有过硬的新人顶上,颜妮依然忍着疼痛坚持在场上。
几年前徐云丽还没退役的时候,来自福建的徐云丽和来自辽宁的颜妮是中国副攻中拦网最好的选手,被称为“南长城”、“北长城”。身高臂长的“北长城”人狠话不多,专治大力乱伦女——欧美那些个子高、力气大的猛女,面对掌柜的拦网,时常像往墙上扣球一样,被拦得“披头散发”。
掌柜为人低调内敛,印象很深的是每次暂停教练在跟她讲话的时候,她都会把腰弯下来,很认真地凑到教练边上听,边听边点头;到了场上,则沉稳又霸气,让我们球迷感到“放心”。
虽然现在的掌柜犹如定海神针,18、19年更是蝉联世界最佳副攻,可她在国家队的历程也是一波三折,三进三出,到了28岁这个很多运动员都退役的年纪,才第一次代表国家队参加世界大赛,是真正的“大器晚成”。
其实在27岁那年,颜妮就已经准备退役了,没想到28岁再一次入选国家队,一下子连拿世界杯、奥运会的冠军。奥运会后,颜妮又考虑退役,可同为老将的徐云丽意外受伤退役,颜妮又不得不肩负起“传帮带”的责任,“站好最后一班岗”,坚持到18年世锦赛,还拿到了最佳副攻。世锦赛结束的时候,31岁的颜妮已经把东西都从训练基地打包收拾回老家了。可19年的时候,再一次被国家队召唤回来,并且又一次拿到了最佳副攻。这个球队最想退休又总是退不了的,除了郎平,就是颜妮了。大家都佩服老将的坚持,想着20年奥运会后终于可以退了,可奥运会又延期到了今年。
作为球迷,一方面喜欢看颜妮打球,尤其是她和同样来自辽宁队的丁霞的超级无敌默契的配合,真是赏心悦目,想到这届奥运会就是最后一次看她打球了,心里还是有些不舍;但另一方面,也觉得老将真的该好好休息,过自己的生活了。
掌柜还不光是年纪大,关键还是伤病重,是队里的“胶布大户”。每次训练、比赛,都要在右肩膀、腰腹、膝盖贴上一斤重的“肌贴”,这样才能勉强地缓解一些疼痛。比赛结束之后又要把皮肤上的胶布再一点点撕扯下来,真是让人心疼。每次接受采访,都能听到颜妮提到“疼”:睡觉疼、撕胶布疼、做动作疼,但到了场上,我们永远看到的只有她眼神中的坚定。
颜妮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父亲为了供她,疲劳工作落下残疾。苦人家出身的孩子总是背负了太多,但颜妮这些年的坚持和成绩,早已经对得起养育她的家庭、对得起中国女排这个集体了。妮姐,站完最后一班岗,好好享受未来轻松快乐的人生吧!
小蚂蚁 ——丁霞(31岁 二传)

“我是一名二传手,爱好:扣球。”
二传手是球队的“大脑”,通常二传手都是球队里最沉稳冷静、最有心机的那个,毕竟整个队伍的谁来扣球、什么节奏全是她在场上指挥。偏偏中国队的二传手是队里最“咋呼”的那个,脾气火爆、嗓门大、表情夸张,更绝的是,从来没见过哪个二传手这么爱进攻的,打High了就会出现“这球老娘自己扣”的场面,这就是我们的“带刀二传”、“小蚂蚁”、“海胆霞”丁霞!
跟队伍中高大的攻手相比,“小蚂蚁”确实身高不高,但也有一米八了。按说丁霞这种胆子大但容易急躁的性格,其实并不是最适合做二传的,郎导在比赛前都经常要单独提醒她“沉着冷静、戒骄戒躁”,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丁霞跟同样来自辽宁队的颜妮一样,在国家队也是几进几出。到2015年国家队再次召丁霞入队的时候,她自己都不想去了,“每次去了练一阵又被退回来”,太丢人。但丁霞这么“要强”的人,岂是会随便服输的,她在场上那股拼劲儿,脚步灵活、传球思路灵活、防守出色,都为她加分不少。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她和颜妮的配合极为默契,除了她俩我还没见过哪一对“二传-副攻”组合能配出她们那样流畅的远网短平,一次又一次撕开对手防线,所以在15年,两个人终于打包进入了国家一队,参加了世界杯。
世界杯上丁霞作为替补,每次上场都能改变场上形势,从16年开始,就逐渐成为了国家队的主力二传。16年奥运会小组赛发挥得不好,其他人都有些消沉的时候,丁霞还在跟队友分享:“我微博今天又涨了不少粉丝,都是来骂我的!”——有时候这种大大咧咧的性格,也挺好的。这些年丁霞也一直在进步,从前的小刺头,现在也颇有大将风范了,19年世界杯上丁霞也拿下了最佳二传,赛后有记者问她觉得自己打得最好的是哪一场,她反问“我哪一场打得不好?”
也有不喜欢丁霞的球迷,给她“球霸”的称号,确实,如果没有郎平朱婷这样的人压阵,丁霞的爆脾气确实不好惹。我见过她在联赛上发挥一般的时候,教练准备用替补把她换下来,她在场上冲着教练一脸烦躁生气就是不想下来的样子。 但既然这么“有要性”,加上极为出色的身体素质,虽然现在已经31岁了,但我猜我们的海胆霞还不想退役,还想继续站在场上战斗呢!丁霞,我们等你打到巴黎(2024奥运会)!
小宇宙 —— 龚翔宇(24岁 接应)

“我唯一的短板就是眉毛太短。”
现役中国女排里如果说谁是“排球天才”,除了朱婷,就是小宇了。等我讲完小宇的经历你就懂了。
龚翔宇,2013年国家少年队二传手,没错,是二传手哦。两年之后龚翔宇改打接应(右翼攻手),恰逢江苏队的接应位置缺人,就临时从江苏青年队把不满18岁的小宇“拔苗助长”般调入成年队。只打了一个赛季,2016年就直接被郎平调入了国家队,当时球迷看到从天而降的一名小虎将,真是惊喜,进攻拦网都够犀利,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过当时已经临近奥运了,小宇的短板也还很明显(尤其不能接一传),大家只当她是个明日之星,可万万没想到,奥运名单中她竟然顶掉了2015年世界杯夺冠阵容中的队长曾春蕾,18岁就去参加了奥运会。
我相信不但球迷当时对带她去奥运会有质疑,她自己应该都有怀疑吧。奥运会第一场打荷兰首发登场,客观说她打得很好,可那场球莫名其妙输了,小宇一下子陷入自我怀疑之中,后面的信心一下子没了,心态影响了后面的发挥。小宇不是那种大大咧咧超级自信的人,用一个词形容的话,我觉得小宇是个“老实孩子”,而且当时她还只有18岁,还是个孩子啊。万幸那年中国队拿了冠军,小宇也成了女排最年轻的奥运冠军,可她的路还长着呢。
从2017年开始国家队开始磨炼她的一传和防守,这个时期影响了她进攻上的发挥,刚出道时那个犀利泼辣的小宇不见了,看起来有点“样样拿不出手”,那可真是个低谷的阶段,球迷给她一个外号叫“彩虹”,说她扣球弧线像彩虹一样,没威力。
就在大家对她失望的时候,渐渐地,我们发现龚翔宇变成了另一个人——她的进攻确实不如刚出道时凶猛了,可她的一传防守几乎成了全队最好的,在场上默默“擦地板”给朱婷、张常宁更多的进攻机会,同时她的进攻也并不“彩虹”了,每次大赛的技术统计,她几乎每一项都排在前面。不知不觉间,小宇已经蜕变成一个发、扣、拦、一传、防守样样精通的全面接应了,更可怕的时候,她还能当二传,今年国内联赛由于江苏队二传受伤,龚翔宇临时担任二传出场,竟然传得不逊色于对面同样是国家队二传的姚笛。
这……学啥会啥,玩啥啥行,这不是把排球的技能点全点了一遍的天才吗?
现在的小宇成为国家队不可或缺的人,几乎全勤了中国队大大小小所有比赛,堪称“劳模”。小宇老实可爱的性格在队里也是很招人喜欢,大家都“欺负”她,也宠着她。作为最适合中国队的接应,除了眉毛长得短了点,应当说没有任何短板了,哈哈。现在眉毛也纹了,小宇补齐了最后一块短板!

小可爱—— 王梦洁(25岁 自由人)

上面讲到的6个人,除了朱婷,都经历过“争议”的时期,不过现在都已经证明了自己。而这届女排的自由人王梦洁,目前还在争议中。
王梦洁来自山东济南,跟我是正经的老乡儿。因为性格活泼,被队友称为“小可爱”。2015年郎导“海选”自由人,她和林莉脱颖而出,后来林莉代表中国队参加了16年奥运会并拿到最佳自由人,也受到了好多球迷的喜欢。从17年开始,王梦洁逐渐取代林莉成为自由人位置上的主力,并在19年也拿到了最佳自由人。
然而,球迷对王梦洁的表现一直很有争议,也一直为林莉鸣不平。每次大小比赛,都会有各种她的视频剪辑,来佐证她在场上不积极、不稳定、“躲一传”,前一段时间世联赛期间,王梦洁表现不佳的时候频频上热搜。说实话我自己也更喜欢林莉,觉得王梦洁确实不够优秀,跟国际上优秀自由人根本没法比,但至于大家都说她是靠安家杰(中国女排助理教练,山东人)的关系来打上主力的,我也并不相信。
虽然很多人担心王梦洁可能是本届奥运会上中国队唯一的"漏洞",但既然教练员选择了带她,我们还是送上祝福,希望她能发挥好,加油!
接下来再来介绍5名替补球员。
妹妹 —— 李盈莹(21岁 主攻)

21岁的“双赢”妹妹也被很多球迷称作“天才”,确实,2017年她才17岁就在国内联赛所向披靡,几乎是一己之力带领天津女排重夺冠军,简直不可思议!是这几年最拿得出手的新星了,让人欣慰地感慨中国女排后继有人啊!
当时我看球的时间短,心想这么厉害的小天才,到国际赛场肯定也是一把大杀器,可没想到18年刚进国家队的时候因为技术粗糙,出现了得18分送19分的情况,才知道国际赛场还真是不一样。幸好这几年妹妹进步巨大,现在一到场上也是很让球迷们放心的感觉了。甚至我相信天津球迷看到我把她放在“替补”的位置都要骂我了,觉得李盈莹完全可以取代张常宁来打主力了。还是希望两位优秀攻手的粉丝别再整天掐架了,中国女排出现这么多优秀的人才应当高兴才对啊,而且妹妹比宝宝小5岁呢,这个主力的位子早晚是妹妹的,将来还指望她做球队核心呢!天津的球迷们,不要着急嘛。
今年郎平高调宣布妹妹是我们的“秘密武器”,哈哈,其实明明就不是秘密了,看好她能成为那个“放出来就咬人”的,关键时刻为队伍攻城拔寨!
福梅 —— 刘晓彤(31岁 主攻)

刘晓彤是“里约奇兵”,就那一场球够她吹一辈子了。作为球迷,我们也心甘情愿地吹一辈子:刘晓彤大功臣!
打巴西那场“必败”淘汰赛,第一局大比分输了,第二局18比21落后的时候,刘晓彤替换惠若琪上场,这次换人被所有人认为是里约奥运会中国队的转折点 —— 刘晓彤一上场就敢打敢拼,巴西队面对陌生的她一时反应不过来,疲于应对,局势逆转,中国完成了里约奇迹,赢了东道主,最终拿下冠军。没有刘晓彤那一场的超常发挥,说不定中国女排会连续两届奥运会四强不入,说不定郎平16年就告老还乡了,说不定就没有如今齐齐整整的“白金一代”了。
“福梅“这个外号要多解释一些了。之前中国队有一个核心的攻手叫“王一梅”,进攻凶狠,但防守很差。后来球迷管技术风格跟王一梅接近的主攻统称“梅系主攻”,分别叫做“二梅”、“三梅”、“四梅”……刘晓彤刚出道的时候就是这个技术特点,获封“二梅”。同时刘晓彤参加的大赛几乎都能拿到超过预期的成绩,虽然多数时候并不是主力球员,国内外比赛冠军还是拿了个遍,很有福气,所以大家又叫她“福梅”。
近年来刘晓彤也受伤病和年纪影响,状态一般。今年的奥运名单公布之前,我们一度认为不会带她了,但郎平还是带上了这名福将。希望晓彤在退役之前,靠着一颗“大心脏”,一手大力跳发,还有丰富的经验,能再为中国女排出一份力!能让球迷再替你说出那句:“老娘的福气超乎你们的想象!”
大哥 —— 刘晏含 (28岁 接应)

我第一次现场看球时在深圳大学,八一vs江苏,当时就对八一队的这位身材健美的性格队员印象深刻。记得当时她上场还化了妆的,在场上扣球凶猛,但是接一传经常失误,一失误就对自己破口大骂,很有激情,豪放的“大哥”感扑面而来,真招人喜欢。后来才知道她就是“梅系主攻”中的“三梅”,就是因为攻强守弱,多年在国家队的边缘人物,进进出出。
李盈莹冒出来后,在主攻位置她彻底失去竞争力,后来改打接应位置,不过在这个位置上鲜有高光表现。我其实心里挺复杂的,一方面喜欢她、期待她的爆发,一方面又常常觉得失望,觉得她可以打得更好的。今年的表现也一般般,连原来在场上的激情都没了,我都没想到她能圆这个奥运梦。不过,大哥,还是期待你可以找回激情和自信,勇敢发挥!毕竟你才我心目中的女排第一美女!
双〇 —— 王媛媛(24岁 副攻)

从2017年开始,中国队对小副攻的培养不可谓不下功夫,海选进来4~5名新人,给了不少比赛锻炼的机会。王媛媛是其中相对优秀的一个,被视为颜妮的接班人。但这几年下来,进步还是慢了些,和其他几个新人半斤八两,和两位主力又差了几个档次。接班人迟迟接不了班,颜妮也就不敢下班。都说副攻的培养周期长,但同年出生的袁心玥在场上已经是呼风唤雨了,那股凶狠的劲头,是媛媛要学学的。无论如何掌柜今年都要退役了,媛媛,将来就看你的了,雄起!
香水 —— 姚笛(29岁 二传)

姚迪也算得上是美女了吧。“香水”这个外号是因为有一次坐飞机和古巴女排同行,她嫌人家的香水味道臭,还专门发微博吐槽,结果阴差阳错,“香水”变成了她自己的外号。
姚迪是中国女排的大活宝,一口天津话特别逗,也是朱婷队长的好闺蜜。作为二传手,姚迪13年就进了国家队,这几年终于熬出头来占据了替补二传的位置。她的表现也并不太稳定,经常被大家诟病,不过她本人在场上总是很乐观,嘻嘻哈哈,在几个关键场次也确实有过高光表现。更关键的是,她和丁霞的传球风格不一样,换上场说不定可以让队伍“焕然一新”。希望香香奥运会上可以继续做那个“关键时刻超常发挥”的人!
最后预祝中国女排在东京取得好成绩,不管最后奖牌是什么颜色,球迷都会永远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