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谈写作
查看话题 >外国作家谈写作 (之一)
罗伯 .格里耶 (法国新小说的代表人物):
当小说家 “ 有话要说 ” 时,这其实是一个讯息。其中有政治的内涵,或宗教的讯息,或是宗教的法念。用萨特和其他政治伙伴的话来说,这是一个 “ 干预 ”。这表示,作家想要传达他的世界观,传达某些事实,他的作品有一种隐含的意义。我反对这样的 “ 干预 ”。福楼拜描写了一个完整的的世界,但他却没有任何话要说;换句话说,他没有任何讯息想传达,对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也拿不出一剂良方。

欧内斯特.海明威 (诺贝尔奖获得者,电报式写作) :
我认为学术生活会中止你的外部经验,有可能限制你对世界的了解。了解越多,作家的负担越重,写起来越难。想写出一些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是一件全日制的工作,实际写作可能一天只有几个小时。作家好比是一口井,有多少种井就有多少种作家,重要的是井里得有好水,定量汲水比一下抽干再等井渗满要好。
作家停止观察就完了。但他不必有意识地观察,老想着怎么去用。一开始可能是这状况。但后来,他观察到的东西进入他所知所见的大储藏室。知道这一点可能有用:我总是用冰山原则去写作;冰山露在水面之上的是八分之一,水下是八分之七,你删去你所了解的那些东西,这会加厚你的冰山,那是不露出水面的部分。如果作家略去什么东西是因为他并不了解那东西,那他的故事就会个有漏洞。
如果你只去描写一个人,那就是平面的,好比一张照片,从我的立场看,这就是失败;如果你根据你的经验去塑造,那就是全方位的。

克洛德.西蒙 (诺贝尔奖获得者,意识流风格):
在传统小说中,人们总是认为表现时间的经过只要用时间。我认为这种想法幼稚。在这种小说中,第一页是叙述人物的诞生,第十页是写他的初恋。在我看来,问题不在表现时间 、时间的持续,而在描绘同时性。在绘画里也是这样,画家把立体的事物变为平面的绘画。在小说作品中,问题也是在于把一种体积转移到另一体积中:把一些在记忆里同时存在的印象在时间、在时间持续中表现出来。

珍妮佛.伊根 (美国温情派作家):
写不好很正常,没什么大不了的。很多人都害怕写砸,正是这样的想法在作怪: 这么差的文章是我写出来的。千万别这么想,要相信会写好的。对我来说,万事开头难。要有自信,而且不要给自己太大的负担,因为你不能保证一直写出好东西。
写作的人会习惯接受成功的作品,我觉得这点是很多作家担心写砸这一心理障碍的成因。比如:发现没写好时,就应该抱着能写怎样就先写怎样的心态。当我在写《保持》时,就写的很糟糕。我工作日记上把这个初稿描述成糟糕的短片小说。我当时想:太令人失望了。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诺贝尔奖获得者,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人物):
要成为一个好作家,你得在写作的每一个时刻都保持绝对的清醒,而且要保持良好的的健康状态。我非常反对有关写作的那种罗曼蒂克观念,那种观念坚持认为,写作的行为是一种牺牲,经济状况或情绪状况越是糟糕,写作就越好。我认为,你得要处在一种非常好的情绪和身体状况当中。对我来说,文学创作需要良好的健康,而 “ 迷惘的一代 ” 懂得这一点,他们是热爱生活的人。
有人问我对诺贝尔奖是否感兴趣,我认为,对我来说那绝对会是一场灾难。我当然对实至名归感兴趣,但要接受这个奖项是可怕的,甚至只会比名声问题更加复杂。我生活中唯一真正的遗憾是没有生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