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乃麟」|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个人简介】
谭乃麟,祖籍重庆,1965年出生于青岛,自幼酷爱绘画,自14岁始,入著名画家孙国枫先生门下接受了中国画艺术启蒙;自19岁起,师从著名画家赵建成先生学习中国人物画至今,后深造于中国国家画院精英班刘大为导师工作室、中国艺术研究院人物画创作班冯远导师工作室访问学者班等,深受刘大为、冯远、何家英等诸师的艺术教诲与熏陶,在中国写实人物画领域获益良多。
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美协第一届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蒋兆和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创作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长城画院常务理事、李可染画院研究员、天津画院党组成员、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创作研究部主任、天津市美协理事、天津市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
【作品鉴赏】
文化担当与笔墨重审
---谭乃麟的人物画创作
◎徐恩存
作为成长于世纪之交的中国画人物画家,谭乃麟耳闻目睹了中国画在现实中的复杂境遇和艰难起伏;在空前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中,谭乃麟这一代画家的艺术思想和观念,经历了巨大的起伏和震荡,正是在这里,历史成为一道难解的命题,同时,也为他开启了前所 未有的发展机遇,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谭乃麟都是幸运的,时势造英雄,他正是在文化担当中,自觉地重审并转换笔墨意识与观念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注入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不断在笔墨中融入自己的激情,是他的作品在日常诗意中逐渐获得提升,并成熟起来。

《老阿姨—龚全珍》
300cm×800cm中国画2017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事实上,笔墨的传统精神与美感正在隐去,而集体话语向个人话语转变,艺术如何贴近新的现实,如何智慧地表现现实,便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命题;回答或诠释这个命题,要求当代当代画家深刻领悟历史的经验,深刻领悟文化的韵致,深刻领悟生命的内涵,在继往开来中,汲取千年沧桑之美的精神因素,又把现实的人生体验融入其中,孕育并产生原创性的意象和文本。

《暖冬》
纸本 2007年
谭乃麟的作品表明,他以清俊、坚实、洒脱而诗意的笔墨与意象,以饴近现实的温热气息,洗刷着历史的泥垢,展现了现实的人与世界之美;他的作品,一方面有着艺术的敏感性,一方面有着超越表象的精神内涵,因此,写实绘画的开阔与厚重,中国画意象写意的气韵与单纯,在他的作品中合二为一,凭添了视觉的魅力。

《暖阳》
200X490cm 纸本 2007年
新作品《暖洋》、《圣山》、《红土地上的女人们》、《天籁》等,一扫表象式的躯壳般的描绘,也未被禁锢在传统套路的束缚中,更没有沉溺在对异族风情、服饰的猎奇中,画家以自己的思索和理解,从“大写的人”的角度出发,展示了生命的顽强、坚韧、开朗、坦荡、达观与活力,以及孕育如此生命的丰沃土壤,在这些画面中,传统在嬗变中,并被巧妙地隐伏在闪现现实诗意的氛围里。

徐里(中直)谭乃麟(天津)
《不忘初心,坚持“一国两制”,香港的未来一定更美好》
220×500cm中国画2017年
上述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画鸿篇巨制的魅力,以及恢宏传统精神在当代的推进与发展,特别是体现原创精神的人物意象表现,渗透看某种生命的哲思,画家笔墨下的老少妇孺,极少哀怨,多以坚毅的目光看待世界,有限的画面中袒露者宽阔的情怀,在一度“复古”的时尚中。中国画艺术的个人风采渐失,画家的学识和想象力度残缺不已,而谭乃麟的艺术选择,艺术取向和艺术理想。便愈发显得可贵了。

《阳光下的壮乡》
180X220cm 纸本 2017年
(入选第六届全国画院展)
在一部分画家中,文化担当成为自觉意识,谭乃麟只是其中富有进取精神的画家,在他那里,中国画的多种潜力与可能,以及许多未知的东西,都还远未被开掘出来;在此背景下,谭乃麟对中国画的本质与规律有了更深和更新的理解,对艺术与历史、文化、生命的关系有了独特的感觉和体验,他的艺术视野固之更开阔,立意也更恢宏,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发现也更具精神的高度,这使得他的创作得以回归到生命的高度和生活的本质,笔墨与形式在在更多的情况下是饱含着现实激情与人文关怀的。

《大凉山的春天》
300X500cm 纸本 2019年
(海澜集团美术馆收藏)
经管如此,谭乃麟的现实题材的创作,并不像某些平庸作品那样———用剑拔弩张去掩盖一切,他的笔墨结构与美感,是传统写意与西方写实的嫁接,沿袭的是五四以来新中国画运动中的“徐蒋”体系与风格,并渐成新体。分析作品,我们发现,他的笔墨有着传统的一波三折,干湿浓淡变化而显现的美感,他流露出写实造型严谨关系的影响,但是,他自我的感情与思绪则深埋其间,所以,他的线的节奏、韵律、力度都焕发着深厚磊落的气韵,笔与墨的结合,使感性的直观意象,展示为生动的生命形式,而笔墨的深浅不一,力度强弱,都是煞费苦心与反复酝酿的结果,每一点线,墨色的背后,都透出苦心积虑和呕心沥血的努力;文本的创作是精神存在的形式,也是一个人精神气质的外化,谭乃麟着力营造的史诗气质的作品,是宏大的,也是爽目的,她选择了生命与世界的恒常性主题,在艺术的手法上,更强调以“自我”的生命感受,切实表达“自我”时,便产生那种回到自己世界与形成“一家之言”的酐畅与悦目,也使得他在宏大的叙事中仍注意细节的精湛与生动,而画家在此中所运用的新的笔墨语言,己属于当下最具创造力与活力的表现性语言,它既是自我的经验的演绎,也是新的价值理念的凝聚。

《关怀》
158cm×220cm 纸本 2012年
难能可贵的是,在画家的文本中,平民的情感与中国画语言的含蓄,高贵浑然交融,传统的平面空间及意象手法,与现代人文语境撞击着,给人以沉潜的印象,令人感觉到爽朗大气的史诗气象。

《红土地上的女人们》
200X220cm
(中国美术馆收藏)
因为,谭乃麟的思想和诗意感受是一体化的,其笔墨的韵致必然蕴含着情感的起伏和流动,因此,他的艺术形成了自我的很有质感和意味的风采与神韵;特别是当他往返于感性体悟与理性思考之间时,生命的强悍与温婉、情思的深浅与真切都在画面中缓缓流动,这是一种情感渗透着思考的表现,所以,我们看到的不是简单地抒情,而是对生命深厚、真挚的赞颂。

《凉山谣》
240X200cm 纸本 2014年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入选作品)
在普遍缺乏自省的时代,谭乃麟的艺术精神及其作品,让我们看到一代新人的自觉、勤勉与刻苦;特别是在冯远先生指导下,他的视界不断变换,旧的记忆不断被改写,想像也不断被激活着,他的创作激情被点燃;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会在现实生活的哺育下,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人民的好总理》
136X68cm 纸本 2017年

《曙光》
230X200cm纸本水墨 1997年

《雪域阳光》
2009年
(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天籁》
180x220cm

《铁道游击队》
239X193cm 纸本 2015年

《西行阿里》
180X97cm 纸本 2016年

《祥云》
200X200cm
(获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
中国美术馆收藏)

《永远的焦裕禄》
136X69cm 纸本2015年
(已被焦裕禄纪念馆收藏)

《阿牛阿呷小像》
136X69cm 2013年

《藏民当支培楚》
68X68cm 纸本 2018年

《藏娃》
68X68cm 纸本2019年

《德钦藏民老卓玛》
68X68cm 纸本 2018年

《康巴男孩》
68X68cm 纸本 2018年

《傈僳族阿尺木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68X68cm 纸本 2018年

《塔城藏族姑娘李晓琴扎史拉姆》
68X68cm 纸本 2018年

《性格开朗的彝族姑娘》
136X68cm 纸本 2013年

《彝家小妹》
136X68cm 纸本 2013年

《彝族小姑娘》
136X68cm 纸本 2013年

《静静的草原》
136x6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