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专业一:艺术概论近期课程回顾(二)
北电的专一艺术概论全程班已经开课数天了,相信同学们在这短时间里又有了更大的收获和进步,今天就为大家总结回顾一下近期几天的课程内容,让同学们更好的回忆和记忆。
前五天课程回顾
前五天课程回顾
第六天课程回顾 一、课程回顾(一)知识点总结柏拉图《理想国》、格调、品味... ...
(二)艺术门类
1.艺术分类:①以使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为依据②以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为依据④以艺术作品的内容特征为依据⑤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⑥新兴分类⑦以艺术的美学原则分类。2.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艺术形态的物质存在方式,与审美意识物态化的内容特性作为根本的依据。3.实用艺术: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有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建筑类型、建筑原则、有机建筑、建筑艺术语言、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洛可可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建筑艺术与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的紧密关系、包豪斯学派。
第七天课程回顾 一、课程回顾(一)知识点总结新古典主义、《马拉之死》、《诗艺》、达维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道家... ...
(二)艺术门类
1.园林艺术: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者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注重观赏性。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欧洲园林(法国园林为代表的)阿拉伯式园林。2.自然美、建筑美、文化美、中国园林中蕴藏着美学思想:借景、分景、隔景等多种艺术手法,来创造空间美感。3.园林设计的特点:幽深曲折
4.工业美术与现代设计:特点、种类
5.实用艺术:实用性(实用、经济、美观)、审美性(造型美、材料美、色彩美与装饰美)、现代设计(现代设计是从传统的工艺美术中发展起来的。)、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设代设计与工业美术的区别、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有意味的形式。
第八天课程回顾 一、课程回顾(一)知识点总结影片简析、战地记者、角色、贴近生活、新闻的社会属性、巴特、艺术的商业化消费化... ...
(二)艺术门类
1.造型艺术: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艺术。2.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的联系与区别、造型艺术史3.绘画艺术、绘画整体分类①体系 东方绘画、西方绘画②材料、工具、技法③题材内容④作品形式、中国画细分、中国画特点、笔墨、全景式空间、分段式空间、题画诗、印章、款书、工笔画、写意画、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区别。4.气韵生动:南齐画论家谢赫“绘画六法”第一条、张彦远用形似与神似来解释气韵生动。5.中国艺术精神、自然、崇高6.西方绘画:苏拉、民主、但丁《神曲》、《蒙娜丽莎》、达芬奇、鲁昂大教堂、梵高《向日葵》7.雕塑艺术、种类、题材、特点、形式8.摄影艺术、纪实性、艺术性、构图、用光、影调与色调9.表情艺术:音乐艺术、德彪西、分类、古典、浪漫、现实、偶发音乐、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表演性和形象性... ...
第九天课程回顾 一、课程回顾(一)知识点总结三大悲剧家、悲剧的表现力、有过失的好人、《父亲》... ...
(二)艺术门类
1.综合艺术: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综合艺术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获得了多种手段和方式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综合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综合性。
2.戏剧艺术、一度创作、二度创作、分类、戏剧矛盾、戏剧冲突、悲喜剧、正剧、戏剧动作、现代西方悲剧、三一律(古典戏剧的三一律原则,时间一律,地点一律,情节一律。情节、时间、地点三方面保持完整一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布莱希特戏剧体系。
4.中国戏剧和西方戏剧、中和之美、结局、伦理道德、孔孟之道、教化
第十天课程回顾 一、课程回顾(一)艺术门类知识点总结《哈姆雷特》
(二)艺术门类
1.戏曲艺术: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的总称。作为戏剧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有戏剧的共同特征,又因其独特的表现手段和独有的审美特征,区别于其他戏剧形式。中国传统文化。2.电影艺术:电影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电影艺术是通过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
3.电影分类:纪录片、故事片、科教片、美术片
4.故事片分类:诗电影、散文电影、小说电影、戏剧式电影。
5.电影艺术的综合性:①各门艺术的综合②科学与艺术的综合③美学层次上的综合。
6.蒙太奇:本身是一种建筑学用语,意为装配、组合、构成等。
在影视艺术中,这一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结构方式——辑。
7.话剧与戏曲的区别
8.语言艺术:诗歌分类:①作品性质和塑造形象的方式的不同 抒情诗、叙事诗②诗歌的历史发展和语言有无格律 格律诗和自由诗
9.诗歌特征、语言美、赋比兴
第十一天课程回顾 一、课程回顾(一)知识点总结塞尚、瑞典女王、想象的价值、丹青、绘画技巧、艺术才能... ...
(二)艺术创作
1.艺术创作: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艺术家是艺术品的生产者和创造者。特点、艺术家与社会生活
2.艺术家内部具有多种多样的职业和分工、真正的艺术家往往具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社会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艺术创作不能离开客观现实社会生活。艺术家总是属于一定的时代、民族和阶级,艺术创作归根结底受着一定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制约,也与艺术家本人的生活实践经历密不可分。社会生活对于作为创作主题的艺术家来说,不仅影响到他的情感、思想、愿望、理想,甚至还可以推动艺术家提高技巧,通过广泛的、自觉地、创造性的深入生活,进而超越生活,超越传统,自成一家。
第十二天课程回顾 一、课程回顾(一)知识点总结艺术门类的情感性、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艺术的起源问题、构思... ...
(二)艺术的特征
1.艺术语言的发展同科技进步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2.结构语言学:索绪尔。(瑞士著名语言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提出了语言的结构主义模式。
3.艺术创作过程①艺术体验活动②艺术构思活动③艺术传达活动(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4.艺术作品在艺术构思、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特别是从整体上达到的完美的艺术境界、具有独创的艺术风格。
5.艺术流派、艺术风格、艺术思潮:
①艺术流派往往是指某一个艺术门类中的派别。
②艺术思潮则往往包括多个艺术门类中的许多艺术流派,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引起的文艺领域的变革所形成的具有相近创作倾向的群体性艺术潮流。
③艺术风格: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特点:多样性、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第十三天课程回顾 一、课程回顾(一)知识点总结艺术学、克罗齐、艺术哲学、和、辩证、浮士德、终极关怀... ...
(二)艺术作品
1.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是指艺术生产的成果或产品,它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同构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将头脑中形成的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创造出来的审美鉴赏的对象。
2.艺术语言,作品外在的形式结构,是由文字、声音、线条、色彩、画面等所构成的层次。艺术形象,它是作品内在的结构,是艺术家审美意象的物态化,不同的艺术作品分别具有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文学形象等等。艺术意蕴,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具有象征和寓意,哲理或诗情,这种深藏在艺术作品中的意蕴,常常需要鉴赏者仔细品味才能领会。
3.艺术形象、艺术意蕴、典型和意境、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禅宗。
(三)王一川《艺术学理论》基础指导
美学、艺术学、艺术哲学、哲学、诗学、内容以形式、艺术观、情感、表现力、当代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