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思
有一位许久没联系的朋友,昨日给我发了一堆信息,说了他工作单位所在地上一个贫困户的生活情况。
老头子瘫痪,还有尿毒症,儿子也有问题,媳妇也没了,家里就靠着老奶奶一个人撑着,老奶奶的心愿是给老伴弄一套寿衣,但是没钱,也不好意思向村里开口。
这位朋友和我说见到这种情况感到很难受。
或许是出身低下,对这种事情早习以为常了,我对这种情况并不觉得有多难受。
感觉这一家子和我家很像,我小的时候爷爷也是有很多病,高血压、长期卧病在床,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上吊死了,或许是为了帮助家里减轻负担?或许是觉得活着憋屈?我也不知道原因是什么,毕竟我看到的时候他已经在上面吊着了。
我父亲也有很多问题,媳妇也没了,奶奶在整个家庭中虽然不是顶梁柱的存在,但是六七十了还是在为家庭操劳,直到去年还在为我念书没钱去求我的叔叔们帮扶我完成学业。
很奇怪,我的家庭有着和她们如此的相像,但是对她们的处境却生不出一点同情,是我太过无情吗?还是说我早已麻木了呢?
对于这位朋友的难受我无法共情,于是便为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去了解一下这家人以前都做过什么,这样的话会让自己感觉好受一点。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但凡为人,多多少少都做过一些亏心事,去看看这个人以前做过什么不好的事情,然后把那些事情和他当下的处境联系起来,得出一个他今天完全是自作自受的结论,如此方式可以完全的摆脱内心的负疚感。
而且即使这户人家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周围的人也会有一些和他们相关的闲言碎语,所以,只要是去从周围人家了解一下这一户人家的过往,多多少少会听到一些他们的劣迹,无论是不是真实,这也是大多数人的行为模式。
大多数难受都是因为事情违背了我们一直坚信的因果律,我们会觉得好人有好报,恶人遭天谴。当现实世界出现了违背我们所坚信的因果律时,大多数人都是扭曲现实世界去维护自己所赖以生存的因果律。
其实我们心中的因果律在现实生活当中只是适用于大多数情况,并不适用于全部情况。有好报的不一定是好人,遭天谴的不一定是恶人。我为这位朋友提的解决方案也只是跟随大多数的做法,让他去扭曲现实世界去维护心中的因果律。
当然,他也可以去扩展自己的世界,去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因果环环相扣的,而是存在着概率偏差,努力的只是增大生存的概率而已,并不代表着一定成功,颓废只是减小了自由的概率,并不代表着一定失败。
只要一个人还活着,我们就没法确定这个人会变成什么样,我们臆想中对方将来的样子,只是根据我们过往的经验做出的大概率预测而已。
我曾经很讨厌一些人,怪罪别人冷血,但是今天我才发现,我已经变成了比那些人更冷血的怪物了。我甚至连那些人都不如,那些人至少还会找一些证据去解释我们家为什么混得不好,而我连其中的原因都懒得去找了。
我所拥有的共情能力只能够放在自己身上,只会觉得自己可怜,我也不知何时开始,自己变得是如此的破败不堪,以至于对贫穷的共情能力如此匮乏,我的情感大部分被苍白的理性所占据了,这不是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样子。
我应该有所改变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