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色、体毛、南方路线、小冰期、饮酒、驯化
上文对智人的演化和特征成因进行了总结 蛋白质匮乏、米兰科维奇假说、直立行走的采猎效率、群居、早产、滥交竞争、手斧,本文继续。 肤色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人体缺乏叶酸时会疲劳无力、无精打采,并且会造成精子发育放缓或胎儿发育放缓,甚至会造成无脊髓或是大脑发育不全。一个小时的猛烈日照足以让人体内叶酸水平下降50%。因此,深色皮肤是后代成活率的重要性状。7万年前,所有人类的皮肤都是黑色的。7万4千年前,印尼苏门答腊岛多峇火山喷发,VEI指数8级,相当于2200万颗广岛原子弹爆炸。这次喷发深刻的影响了东亚地区的生态。全球平均气温降低了3度。干燥、寒冷和阴云密布席卷全球。在米兰科维奇假说之外,火山爆发制造了一次冰期。全体直立猿物种有可能在那时濒临灭绝,全球智人数量有可能下降到1万以下。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黄石公园的超级火山喷发,其破坏力将远超多峇火山,届时火山灰会覆盖全美,全球平均气温会下降10度。 维生素D对骨骼发育至关重要,否则人就会得软骨病。人体补充维生素D的主要途径是日照和饮食。如果皮肤颜色太深就会阻碍维生素D的形成。在高纬度地区和日照条件差的环境下,或在缺乏肉类食物的条件下,人们需要浅色皮肤。 体毛 现代人体是无毛或少毛的,在寒冷时需要穿衣。要确定人体彻底脱毛和穿衣的时间,可以通过对寄生虱子的研究进行确定。当古猿体毛连成一片时,虱子就是虱子,当古猿体毛退却,体表的虱子就会被地形所隔离实现分化,几万年时间就会形成生殖隔离形成亚种。人类穿衣也一样,虱子会爬进衣服久而久之也会形成亚种。人们通过对虱子的研究确定人类祖先退毛时间大约在120万年前,穿衣时间大约是17万年前。连粗大的尼安德特人都会制作衣服。 南方路线(离开非洲三条路) 3000万年前,北非地区存在一条长达4500千米的亚马逊河一样的大河,源起红海由几内亚湾进入大西洋。渐渐的气候和地质变化导致非洲北部撒哈拉地区周期性干旱,一部分动物迫于环境压力外迁。其中一部分经过西奈半岛离开非洲进入地中海近东地区,一部分直立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进入欧亚大陆。他们遭遇了更早期进入欧亚大陆的古人,其中一个重要的亚种就是尼安德特人。实际上,在撒哈拉沙漠给予的持续的环境恶化压力下,离开非洲有三条路,北边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西班牙,东边越过西奈半岛进入地中海近东区域。第三条路是由埃塞俄比亚穿过曼德海峡进入也门。 在7万年前,气温降低后海平面下降。曼德海峡变窄,宽度只有几十公里,这条路是可行的。关于这条路线,刚读完的那本《人类起源的故事》没有过多提及。在当时,阿拉伯半岛的资源同样匮乏,必须沿着海岸向东不停迁徙才有出路,直到抵达波斯湾迁徙的人群才由此分道扬镳。一路挺进印度,一路由中东向西进入欧洲,这条路线很可能引发了农业种植革命。而抵达印度的智人面对青藏高原有三个选择,一是进入印度半岛,如果沿海岸向北走会抵达中国南部沿海地区。一是沿着帕米尔高原抵达新疆,然后向东进入中国。于是大批的智人在东亚开枝散叶。进入中国的智人会继续前进到达西伯利亚穿过白令海峡进入阿拉斯加然后一路南下越过巴拿马运河抵达南美洲最南边的火地岛,以上耗时6万年。 新仙女木事件(小冰期与驯化) 1.2万年前,新仙女木事件发生。这是一次全球持续升温过程中的一次突然降温的典型非轨道事件(非轨道事件需要理解米兰科维奇假说,结尾有解释)。一个彗星在地球附近解体,其碎片撞击地球造成一片火海(铂元素年代地层含量异常),燃烧面积超过一千万平方公里(存在地质学意义的大面积高温燃烧证据)。烟尘遮天蔽日,全球气温迅速下降,又一次在米兰科维奇假说之外,彗星解体制造了一次冰期。关于这次冰期还存在另一个解释,在冰期到来前,地球气候回暖,大面积冰雪融化。北美地区形成一个巨大的淡水堰塞湖(阿加西湖,同样存在过硬的地质证据),最终该湖决堤,淡水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海水盐分被稀释,冬天到来后造成大面积结冰形成反射阳光的冰盖,并形成正反馈反射阳光机制。最终造成全球气温猛烈下降。两种假设都有证据支持,很可能都发生了。无论怎样,当时的生态遭到毁灭性打击,智人需要面对这种恶劣状况。在那时起,智人开始驯化农作物和动物,人类成功驯化出现代三大主粮的过程可能长达4000年。 得名由来是,在欧洲沉积层中,发现了同期北极地区的一种草本植物,仙女木的残骸,来不及花落就被冰冻起来了。更早的地层里也有同样的两次发现,分别称为老仙女木事件和中仙女木事件,一共三次。 因耕种而饮酒 因耕种而收获,因收获而需储存,因储存而制陶,因陶器而发酵,于是得到酒。把小米或其他谷物煮成糊糊,放入小口尖底瓶,再把麦芽或其他植物的芽碾碎挤出淀粉酶放入其中,这些淀粉酶会把谷物糊糊分解成葡萄糖。用泥巴把容器封住,在无氧环境下微生物会把葡萄糖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需要注意温度,温度过高会杀死这些厌氧微生物,温度太低会让它们的活性降低,酒的味道就会寡淡。中国人的基因有一半不适合饮酒。首先,乙醇在体内的乙醇脱氢酶作用下会转化为乙醛。乙醛会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酸,乙酸会被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不少中国人由于基因的问题,体内的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很难把乙醛分解为乙酸。乙醛在体内积累会造成中毒。脸部的毛细血管会破裂,俗称喝酒上脸。 饮酒能力是1000万年前某种古猿发生了筛选和扩散,这种能力得以扩散可能是受到了丛林中某种竞争压力,不得不采食腐烂的植物果实,导致了对食用发酵类植物的耐受能力得到增强。 驯化动物 很有可能,两河流域和中国境内都独立驯化了猪。判断家猪和野猪有三个骨骼标准,①一是牙釉质发育状况,发育好的是野猪,发育差的是家猪。②二是齿列扭曲状况,野猪在野外咀嚼充分,下颌骨发育好,牙齿的生长空间充分,看起来更加整齐。家猪吃的是人类的残羹剩饭,咀嚼不充分,牙齿发育是挤在一起的。③三是齿槽脓肿。与人一样,牙釉质是由致密的无机盐组成,强度接近金刚石。如果饮食配比中碳水化合物猛增,会导致淀粉在口腔里先被水解为葡萄糖,然后被微生物转化为有机酸,这会对牙釉质造成腐蚀,进而形成龋齿和齿槽脓肿。农业生产开始后,人类和伴生动物的健康状态都在变差。可以对人的牙釉质进行分析,人类12岁左右恒牙发育成熟,内部的锶元素会被永远的锁死,不会再发生任何变化。对人类化石牙齿中的锶进行测定并对比各地环境数据,可以分析出其少年时期的生长地甚至于大概的活动范围。 与狗一样,人类会杀死附近猪的凶狠的个体,保留温顺的。动物的性情取决于激素(如肾上腺素)的血液浓度。动物激素水平受到神经嵴细胞发育的影响,一般而言是正相关的。神经嵴细胞的发育会影响动物头部面部骨骼发育,神经嵴细胞发育不足会导致动物面部回缩变短。狗的面部比狼短,家猪的面部比野猪短,猫也一样。我们人也一样,面部比猩猩和猴子都短。 上篇曾经提到,对于性资源争夺的动机参与了演化方向的一切因由。遗传学显示,在新石器时代男性Y染色体的多样性骤然降低。《中国的超级祖先》对比数据,发现60%的中国男性的Y染色体都来自新石器时代五大超级祖先。这意味在当时生育机会被高度集中了。

补充: 米兰科维奇假说 地球公转轨道周期每次耗时10万年,地轴倾斜角度周期在24.5至22.1度之间变化每个周期4万年,地轴进动造成的地轴摇摆周期(岁差周期)每次需要25800年,这三个因素叠加共振会规律性的影响地球气候。党地球地轴角度变小、地球在北半球夏季时处于远日点、冰期就会降临。大量水分会以冰雪的形式被封锁在高纬度地区。广袤的冰盖会加剧阳光反射造成气温的进一步降低,这又造成冰盖的面积扩大,于是形成冰期的正反馈机制,导致地球陷入极寒。 补充阅读:离开非洲三条路、欧亚语系由西向东演化、农业技术由西(地中海以东)向东演化、东亚争...
-
龙骑士兰斯洛特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04 17:39:38
-
佩玖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01 09:56:47
-
小矮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01 08:34:41
-
自然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01 07:16:20
-
麒麟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31 23:04:34
-
及时雨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31 21:41:27
-
mk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31 18:43:37
-
AM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31 17:44:52
-
单眼皮也是眼皮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31 13:20:16
-
宝妈读书屋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31 13:07:29
-
晓逢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31 12:54:44
-
饮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31 12:43:59
-
诗酒趁年华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31 11:28:27
-
凌闲之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31 11:26:50
-
楚汐思读绘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31 11:26:02
-
折翼的天使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31 11:19:53
-
阿斯酉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31 10:41:39
-
天空之城的支撑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31 10:38:18
-
禅王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31 10:37:00
-
豆友169829392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31 10:36:50
-
xmtbj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31 10:34:05
-
考拉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31 10:33:31
-
薛宝钗的冷香丸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31 10:32:50
-
臭宝镗研工业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31 10:30:39
-
卓阅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31 09:57:36
-
青青树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31 08:40:03
-
芙裳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31 08:3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