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那些反转事件,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达,我们每天都被海量信息包围,尤其是当一些事情发生时,我们难免不会被群体带节奏,进而同意他们的看法,可当事情最后出现反转时,我们又会感觉自己被耍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批判性思维:反盲从,做聪明的思考者》一书中,作者说:对大多数人来说,盲目遵循群体的约束似乎是一种自动、自发的行为。大多数人都在没有认识到自己有顺从行为的情况下,毫不费力地选择了顺从。他们会吸收群体的规范和信念,表现群体身份,并且按照被期望的样子行事,但是却丝毫没有意识自己的所作所为也是值得质疑的。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都是草率地接受一系列信念、态度和行为。

什么意思呢?通俗的说,就是你以为你接受了大家都认可的观点和意见,但你却不知道这些观点和意见都是不太正确的,都是应该被质疑的。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反转事件,以及我们该怎样面对群体性的观点。
一、反转事件
1、“牵动全网”的乐清男孩
2018年11月30日,温州乐清市,一女子陈某报警求助,说自己的儿子在放学回家途中失联,一家人都急疯了。男孩父亲为了找到孩子,直接悬赏50万征求线索。
乐清男孩走失的消息,也牵动了全国网友的心,大家纷纷转发消息,希望赶紧找到男孩。当地相关部门、公益组织也第一时间投入到寻找工作中。

期间,网络上各种消息和猜测满天飞,让人很揪心。过了5天,孩子就找到了。可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原来男孩失踪竟然是其母亲陈某一手策划的,这样做的目的,仅仅是因为她和丈夫情感不和,把孩子藏起来,测试一下丈夫而已。
2、重庆公交车事件
2018年10月28日,重庆万州一辆公交车与一辆小轿车在长江二桥相撞,公交车坠入江中,造成15人死亡。
事件最初,有网友爆料说,小轿车逆行造成了这起事件,还有人说女司机穿了高跟鞋等等。一时间,女司机、高跟鞋、逆行等关键词满天飞。女司机也因此遭到了网络暴 力,因为群众心里只有愤怒和谴责,让当事人不堪其扰。

结果在两天后,真相出来了,原来是一名乘客与驾驶员互殴,造成车辆失控,最终坠江。
3、快递小哥雨中爆哭
2018年11月15日,有微博网友发文称“大雨中,一快递员冒雨送快递,结果一车快递被偷得没剩几件了,崩溃大哭!”
一时间,快递员雨中大哭的视频登上热搜,大家纷纷指责小偷不地道等等;

也有自媒体作者说他们已经在派 出 所了解到,一个快递员报了 警,说公司会将损失算在他的头上。
但是最后的结果却大反转,派出所根本没有接到快递员的求助,也就是消息不是真实的。
而根据快递员所说,下雨那天,他之所以哭泣,是因为他和女朋友吵架了,情绪不稳定所致,目前已和女友和好,而他的快递也并没有被偷。
也就是说,这纯粹是网友自己猜测的,然后写了一个剧本。
二、不要随波逐流,要独立思考
上面我们讲了3个反转事件,其实这类的反转事件还有很多,可为什么我们就这么容易被节奏带着走呢?特别是在事情刚刚出来的时候,我们许多人就因为不完整的信息,然后开始自己猜测,进而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各执一词,最终等结果出来后,大家却纷纷感叹:原来是这样啊!

在书中,作者认为,只要我们成为一名独立思考者,我们就不会随波逐流,被大众的想法所左右了。那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作者的建议是:你要留意人云亦云。
首先,你要从思想上看看你是不是一个喜欢顺从的人。如果是,请你一定要大胆承认。
其次,你需要在报纸、人际关系和工作等场景中,留意顺从的现象,以及什么时候自己不会顺从。
最后,你要弄清楚顺从的后果是什么,什么时候顺从有必要,什么时候不应该顺从。这样,只有把顺从的行为和后果弄清楚了,你才会真正区别顺从,然后在事情还没有结果之前,我们就会让子弹再飞一回儿,静静地等待结果的产生。
总而言之,要做独立思考者,我们就要学会批判性思维。而批判性思维又是一种自导、自律、自我监督和自我矫正式的思维。也就是说,在说出我们的观点之前,请多一些停留和质疑,只有这样,我们的观点才会多一些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