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迷思
高温和晴朗总是让人恍惚。
记忆中这样的底色存在于军训、暑假、毕业季、开学季等时点,室内外巨大的温差,大汗淋漓与冰棍可乐,学生时代新旧交替的过渡期,灿烂又危机四伏,慵懒又暗涌流转。于是回忆这个可以任意折叠的N维物质,穿越了无数时间和空间到达了我此时此刻的脑海,伴随着不可名状的悸动,激起了感官与精神的共振涟漪。所以突然想写点什么,致敬每一个夏天。
夏天往往是北半球的生物最忘情生长的时期。树叶茂密繁盛,虫鸣此起彼伏,果实饱满丰盈,世间万物都在这取之不尽的紫外线下到达了极盛的顶点,甚至过了火,呈现出荼靡的姿态。草木暗自疯长,河海汨汨流动,乡野静谧,城市沉睡,午后吱呀的风扇,吹拂着朦胧的迷思,直到一切都沉默,只剩蝉鸣热烈地响彻天空。偶尔,还有那突如其来的雷电和雨水,给夏日换上另一种滤镜,阴沉的,潮湿的,这是夏天的另一副面孔。
理想中的夏天存在于许多电影里,比如《Call Me By Your Name》、《小森林》、《龙猫》,从南法意大利空无一人的小镇广场到日本乡村田野间的溪流,色彩丰富又不过度饱和,许多意乱情迷和悠闲絮语都在夏日赤诚地发生着。 去年夏天我在英国,欧洲大陆的夏日果然和国内十分不同,似乎集合了理想中夏天所有的优点——阳光明媚、天空透澈以及永远不会突破30摄氏度的温度。那时候太阳照在北回归线上,白昼很长,年轻的男孩女孩们穿着Street Wear,有些滑着滑板,有些坐在街角和港口边聊天,还有些席地坐在草坪,情绪高涨时听着音乐跳舞。那种自信且自由的状态、毫不内敛的热情都符合了我对国外年轻人所有的浪漫幻想。与此同时,几乎每一天都有好看的晚霞,似乎是上帝给的馈赠。傍晚沿着Harbourside散步,你会觉得,世间所有浪漫的事情都应当发生在此时此地。当然,如果没有疫情,人类或许能够更轻松欢快地享受这一切。所以那个夏天,我同样也用心写下了致敬夏天的文字。“我太爱夏天了,我愿将世间一切美好事物与夏天相联系。” 在我眼中,夏天有很多美好意象,比如夏夜和晚风、气泡水和西瓜、啤酒和烧烤摊、星空和虫鸣、绿叶和阳光,背心和短裙……可当然也有人会讨厌夏天,讨厌被汗水洇湿的后背,讨厌黏腻在脸庞的碎发,讨厌潮湿与闷热,讨厌活跃的虫类……喜欢夏天和讨厌夏天都可以有无数种理由,因为夏天才不是什么温和友好的季节呢,它鲜明得很。如蝉,热烈就热烈个彻底,在有限的时间内散发着全部的生命力,所以它必然也不会在乎人类对它的喜恶,它自然有它炽热的理由和使命。
感恩记忆像个克莱因壶,折叠又不与当下冲突,能让我继续保有着头脑中的浪漫随时品味。而说到头脑中的浪漫,我认为,一个人能实现的最大浪漫,就是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经历的事情、感受到的感受通过内化思考之后留存在大脑皮层中的思维方式以及感悟能力。快乐、浪漫、幸福,有的人会用客观的物质去衡量,但其实这些东西本质就是抽象的,不过都是来源于内心以及思维方式所带给你的感官感受。如果拥有感悟浪漫的能力,那么从此见山都会是山,见海都会是海。
我永远热爱自然与夏天,以后也会像夏天一样,旁若无人地为自己心中的使命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