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薰历史
中国香文化,浩如烟海,它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围绕香品的配制、使用及品鉴逐渐开成的一系列用具、技法、习惯、制度与观念。凝聚了华夏先民的生活经验与智慧。香文化渗透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侧面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美好理想、价值观念与思维模式上的独特神韵。
中华香文化,渊源甚早。殷商甲骨文中,既有关于先民“手执燃木”施行“柴祭”的记载。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祭祀用香沿袭了远古传统,以燃烧香蒿,燔柴祭天。生活用香所渺范畴也有扩大趋势,佩戴香囊,兰汤沐浴之习已成为日常礼仪的一部分,香品被广泛用于辟邪、除秽、驱虫、疗疾等诸多领域。
秦汉时期,香文化得到了更为适宜的发展空间。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随之开通,沉香、青木香、苏合香、鸡知香等域外香料得以陆续输入中原,大大丰富了中华香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中国香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期随之而来。
时至魏晋,香品鉴赏渐成风气。当时,香料是极其珍异的奢侈之物,用香、品香是贵族权贵们极为豪奢的享受。东晋南北时流行熏香,土族子弟莫不熏衣傅粉,望若神仙。在香料品类日趋繁多的基础上,以多种香料配制而成的香品普遍使用。
隋唐时,国力强盛、民力富庶,为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社会基础。香品用量远逾前代,不仅广泛用作佩戴、含服、熏烧,更出现了用香涂刷墙面、构建楼阁等奢侈之举。彼时,用香、品香之习渐从宫廷王公贵族阶层传入民间。
有宋一代,是中国香文化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宋代造船技术发达,海上贸易繁盛,政府设立了专管海上贸易的市舶司,对香料贸易执行专卖制度,香料进出口量占对外贸易额的首位。宋元时期,是香文化从贵族走向民间、从书阁走向市进的重要阶段,印香、香墨、香茶及添有香料的各种食品开始进入市井生活、百姓人家。
明清两朝,则是中华传统香文化的普及期。当时的制香技术、香具工艺及香品类型,较之前代有了长足发展:线香、棒香、塔香得以普遍使用。民间用香风气也更为繁盛,香以其特殊的魅力征服了宫廷贵族、豪门富户、文人雅士乃至市进平民。人们妆饰香膏,佩戴香囊,雅室香熏,沏饮香茶,沐浴香汤,调服香药。
泱泱大国,天香一脉,历代传承,日趋繁富。香文化发展史上的每个时段,都有它独特的意义与成就。香事虽小,却大有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