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有哪些突如其来的感悟?
查看话题 >情绪飞呀飞跑呀跑
1
最近的大事件真的好多好多,“河南洪灾”、“吴亦凡性侵未成年”、“林生斌事件”、“鸿星尔克真是良心,别的企业都是垃圾”、“奥运会的中日大战”...我们顺着这些大事件的时间线,被各种情绪追打...
而每个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区别就在于你是愿意挨打,还是和情绪一起追打,还是和情绪对打。
睁开眼睛只要关注社交媒体或者新闻,就不得不被这些内容所牵住,同一个事件,不一样的发声,会传递不一样的情绪。
比如河南洪灾,很多人关注点在明星的捐款捐物上,还为河南加油或者转发,帮助河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有的人的情绪则主要在政府行动力上。

在最开始,我对于河南没有及时处理”地铁问题“以及“天气预警”还是会有疑问,而那个时候竟然出现了”这是历史上千年一遇的大雨“,我就觉得不太好,不管这个是否真假。但是突出强调一些东西,把一些细节磨灭下去,使得整个事情变得更加“顺利成章”,我认为是有问题的。
2
现在社会节奏非常快,当下的我们被各种意义和情绪所裹挟,难以喘息,很多时候我们比拼的不是对错,而是立场而是力量的角力。

我们渴望从那些内容获得一种价值的确证,比如说伊藤美诚你这个小日本,给老子死。一些比赛的重大误判,这必须要谴责,但是无休止地强加于运动员身上是否合理呢。“”厉害了我的国,别的国家都是陪跑“这种力量自信是否真实呢?

我们到底应该说什么话”、“拥有什么样的情绪”好像也已经被操控了。
当我们被明确地告知某一种真理而且不容置疑的时候,也许这真的是很让人惋惜的事情。
我们只愿意停留在这个点上,不愿意听更多信息,因为这样会感觉有力量,有一种我和世界绝大多数人站在一起的力量,什么也不愿意想,只愿意成为这个“世界”想让你成为的那种人。

3
吴亦凡作为国内的顶流,他的人生为什么如此匮乏。他给那些粉丝树立的榜样,在背后他竟然只能被本能生理欲望所驱使。
这一点对于目前我这个能量密度小的人是有一些无法想象的,为什么在他能量如此巨大的时候,和人的基本交流竟然显得那么苍白。
“明天来找我,宝贝”
“你没有傻傻给出全部吧”
“我觉得你好美,你乖不乖”

而之前吴亦凡出事儿的时候,很多“意见领袖”站出来为吴亦凡说话,一些女性觉得吴亦凡为女性脱光衣服欢愉是一种福利。当然好几年前说的话,难免会口嗨,我也没有非要抓着聊,至于一个人要为几年前的言论负责,我也觉得没什么必要。
4
巨大的情绪爆发的时候,民族主义情绪,爱国情绪,悲愤情绪,无需质疑的谴责情绪...
产生的时候,我会觉得我的脖子被一种锁链牵着,而锁链的方向还是不固定的,有时候左有时候右,还有时候突然把我拉起来,这种情绪的拥挤感让人非常疲惫,我整天在社交网络上去让小日本死,让吴亦凡死,让林生斌死,台独死,港独死,马薇薇死...
我天生就不太喜欢和人争辩,对于太过情绪化的议论,我总是想说:好吧,你赢了。
我不想要忙着去骂人,忙着去爱国,忙着去调侃,我要去表明立场,加入部队,去说服别人或者让别人臣服于我,这都是一种情绪杀人。

你以为你的情绪是一种加入大部队的”歃血为盟“,实际上你在”抹脖子“,血溅出你手机,从此你将依赖于这种”嗜血“,明天如果不爆出更大的丑闻,明天如果不让我想要死的人”死的时候“,怎么办。
当群众情绪固定到一定的时候,几颗原子弹飞起来,也觉得没事儿的时候,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开始了。
当每天都要寻找情绪张力的时候,对情绪张力和确定成瘾的时候,生命的方向就触礁了。
不知道是否可以把情绪理解为人的”一部分重要血肉“,当血肉被侵蚀的时候,当情绪变为了”暴力“和”强制“,当我们的个体关系只有疼痛感和征服感,这不是我想要的美好世界,我更觉得自己是一个情绪木偶。
我只想要吃一个冰西瓜而已,我不想那么快表明立场,慢点慢点,让情绪再飞一会儿跑一会儿,这样也许落下来的时候,就是我想要的情绪。

而当我情绪稳定的时候,我照镜子的时候,锁链或许就消失了,也许这才是正常吧。
一点拙见
就这样,希望你生活愉快幸福,可以买到最甜的西瓜,夏天热请多喝水,也可以遇见你想要的所有的美好。
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wb——热牛奶和想象力
订阅号——热牛奶和想象力
用于分享内容和交流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