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社区都该有一份可执行的防疫解决方案
对于防治疫情这个事,我一直以为大家早就熟谙于心,毕竟有那么多城市、区域的相关经验在前。但事实上是,一旦遇到疫情的精准打击,从社区与街道的反应和执行情况来看,可以用简单粗暴、形式大过实际效益来概括。
一切要从7月28日说起,下午大概四五点钟的时候,有人在小区群里说,我们小区好像封闭了,门口有人站岗,通知只进不出,原因不明。我们小区有三个群,居委会通知群,业委会选举群,和居民自发组织的交流群,前两个群只有部分居民代表在其中,负责转发一些居委会的通知,居民代表不能随便提出异议,不然会被踢出来。
小区被封闭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很多人都还在上班,大家都在问到底发生了啥,此时的居委会通知群没有任何消息,居委会电话一直占线打不通。后来有人问了门外执勤的工作人员,他们说上级是这样通知的,其他的一概不知。
我将群里的信息截图转发给先生,然后向公司领导报备。下班到小区附近是晚上八点半,门口聚集了好多人,大多是上班族,大家的忧虑的点差不多,就是不知道要封闭多久,怕不好申请请假。工作人员只说进去之后不能出来,啥时候解封不知道,今晚要做核酸。周围的人都在议论,有人说是有确诊,已经被救护车拉走了。我和先生商量了一下,毕竟家里有宠物,而且如果真的是确诊,我们的行程轨迹在这,去其他地方暂住还是会被通知隔离,而且还会连累其他人。所以就在门口的超市买了些菜做储备,然后就回家等待核酸通知。其实到那时,我们对于小区的疫情情况依旧未知,从小区住户和微信里的议论,逐渐知道了确诊住户的一些信息和相关轨迹。
第一次的核酸检测通知是居委会工作人员挨家上门通知的,我们小区有二十几栋楼,每栋楼有5-6个单元,每单元大约10户,有些人家是合租,有些人家长期不住在这边,入户门铃有些不好用,所以挨家敲门确实更有保障,但是有些人对此还是很有异议的,因为工作人员的防护只有口罩,确实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而且这个通知方式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很多人在居民交流群里询问啥时候做核酸,自己去还是等通知,居委会咋通知。而且小区大规模筛查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人多,密集,虽然是露天,但是其实还是有风险,这个基本是大规模筛查的通病。而且确诊病患所在的楼和我们一起做核酸,这个事儿我没去求证过,但这个一直是大家最有争论的一个点。
核酸检测结果在第二天的新闻上最先通报了,我们这边还有好多人自查不到。新闻上说,以我们小区为中心点,周边的几个小区也连夜做了核酸检测,居委会、街道、医疗工作者一直工作到早上才分批撤离,我们小区的结果最早出来的,万幸全部阴性。之后周边的小区先后出了通知,封闭14天,而我们小区一直没有等来相关通知,大家询问,居委会的口径十分一致,就是等上级通知。此时,我们还能在小区里走动,去小区门口的快递架自取快递和外卖。近中午,居委会发了一条消息,重复了新闻上的一些信息,然后说小区内的生鲜超市可以给大家提供保障,让大家放心。
7月30日中午,画风突变,居委会发消息说,小区要执行居家隔离21天,每家安装门磁,随意外出者会转至集中隔离。这个通知很简短,丝毫没有提安装门磁后的后续保障,比如必需生活用品短期怎么办,有伤患怎么办,生活垃圾怎么办,更没有提门磁啥时候安装,网上买菜来不来得及。大家一时慌张,我与先生兵分两路,我去生鲜超市买菜,他在网上下单,彼时多点已经停止服务,还有盒马和七鲜可用。大家在小区群里议论纷纷,好在居民的自治能力还不错,大家建了一个共同编辑的文档,广泛收集问题一起提交给居委会。另一面,有认识周边市场买菜的邻居发起群购,并且协助登记了一部分独居的老人,希望志愿者进驻后可以多照顾一下。买菜的时候大家也很有秩序,生鲜超市存货不多,大家都是谨慎的买了一点,说多留一些给其他邻居。大约到下午五六点钟,我们小区的快递就被限制了,快递人员到门口会被劝退。从确诊病患那栋楼及周边优先安装门磁。
7月31日,小区第二轮大规模核酸筛查。这次通知是分楼分时段检测,每个时段三栋楼,但是因为时间不好预测,所以只给了一个起始时间,其他楼等通知。这一次要比第一次有序了很多,志愿者和大批保安进驻协助工作,只是可能早上匆忙没有协调好,我们出门测核酸的时候被保安拦住了,小哥说完全不知道这个事儿,周围几个单元门口的保安小哥也一脸懵。而且志愿者和保安的防护只有口罩,夏天比较热,都是短袖,包括拿身份证做登记的工作人员也是,整体而言,暴露风险还是很大。不过这次我们小区的居委会终于学会了抄作业,重新发了一版通知,学着其他小区的通知标明了啥时候能送生活品,啥时候消杀和清理垃圾,总算有了一些进步。
8月1日,早上七八点钟就能听到装着快递的小推车在小区里行走的声音,不得不说,这个声音呀,一直持续到保安小哥们下班,整个工作量还是挺大的。隔离到第5天,或许是因为之前的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大家懈怠挺明显的。门磁安装的工作只进行了一半,晚上八点左右,保安下班,没有安装门磁的邻居们会有下楼自行去快递和遛弯的。还有热心的邻居帮其他邻居送快递,这个事儿怎么说呢,乐于助人值得表扬,但交叉感染风险其实有点大。至于到这个时候,还买了好多玻璃大瓶装饮料的邻居,我都不知道该说点啥。
从我们社区的这次经历来看,社区对于突发疫情的处理和执行,还是缺少详细的指导流程,比如疫情出现在第一时间封闭隔离时,如何做好通知,以及如何处理封闭情况下保障大家生活,哪怕只是简单的方案也可以,不要只提封闭,其他一概不提,这样大家反而更恐慌。而作为个体,日常防护还是要做好。如果要求封闭,第一时间储备一些物资,不用太多,大概一周左右就好,哪怕速冻水饺和方便面也行,给社区招募志愿者和搭建物资通道一些时间。通道建立后,大家不要过度囤货,更不要囤非必需用品,比如大量玻璃瓶的饮料……电梯房还好,普通楼梯房,这么多单子配送入户,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太大了,大家相互理解一下。老弱病孕要及时和居委会报备,如果遇到定点接收医院和街道互踢皮球的问题,直接拨打12345解决。最后听从指挥,该核酸和监测体温,绝不马虎。
上次看到热搜,说到确诊患者道歉这个事儿,我觉得要不要道歉,其实是个态度问题。这一次疫情,被封闭的九个小区,涉及到4W多人被要求居家隔离,志愿者、医疗工作者、安防和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在这么热的天气下为大家服务,流调人员加班加点,都很辛苦,所以即使不是有意的,总要有个态度,至于会不会被原谅,就看个人了。
最后,祝大家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