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意识之女性困境
作为女性的价值似乎更多地体现在成为母亲,或者说是生一个儿子。生儿育女常常被认为是女性的责任,她们在生育、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常常得不到理解。
——《因为我是女性》侯玉珍 产科诊室里来了一个女人,单薄的身体微微有点含胸,来咨询如何处理停育的孩子。这已经不是她第一个停育的孩子了。 医生提供了两个选择,药物流产或者是手术流产。对女性身体伤害程度来说药物流会轻,只是不是百分百保证能流干净,如果不干净还是需要手术清理。而手术流会一次性干净但对女性身体伤害要大些。 医生说,跟你老公商量一下吧,决定好了来给你开单子。在医院,流水般的病人来来去去,大概产科是最充满希望的科室了吧,挺着大小肚子的女人,很多都是充满希望和幸福感的。 然而有些特例,比如这个女人,则会更显得凄凉。而现在性开放以及晚婚晚育导致很多女性在想要孩子的时候,难以成孕,或者孕后多灾多难。 曾经遇见一位大姐,40多岁了,还在努力生儿子,多次做试管婴儿,都不成功,罪受的大了。因为与丈夫共同奋斗到有钱了,她不想失去婚姻只能拼自己。最后无奈告诉丈夫,愿意让他外边跟别人生,自己来养。 很多人以为现代家庭思想进步,孩子要不要都是个人的意愿,而现实很打脸。一个家庭要不要孩子,大部分还不是妻子决定的。有公婆及家庭背景决定的很多。说起来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不是说公婆逼着生孩子,而是这个家庭原本就是要娶女人来传宗接代的,大部分女人婚后长时间不孕,不只是亲戚朋友,就是自己都觉得不得劲。 生育被看作责任,我体验到的,不只是其他人的要求,更是大部分女性骨子里传承下来的自我要求,也许几千年的习惯,已经刻入女人的基因里了似的。 特别在农村,曾经那些有儿子的媳妇腰板更直,当然现在很多地方也是仍然如此。新闻八卦中女星为入豪门连续生多胎的也不少。 总之,生育似乎就是女人的价值所在,这似乎是个矛盾,更是悲哀,因为很多时候不只是男人这么想,更多是女人自己潜意识这么认为,无论意识里怎么抗拒。 或许,真正可以改变女性处境的,还是得女性自己。如果说年轻女性处于漩涡中,很多作为过来人的女人其实就是帮凶。要改变女性群体处境,必须要各个年龄段所有女性的共同觉醒。 但愿《因为我是女性》这本书能唤醒更多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