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 关于现代人焦虑的几点分享
今晚又重新听了刘擎老师的分享课,他谈及的诸多内容都值得反复推敲,其中关于“现代人焦虑“部分相对完整记录如下:
一.现代人为什么会焦虑
二.焦虑在现代场域里的体现
三.焦虑之外的“希望”
第一部分:现代人焦虑的原因
1.唯我论:失去关系维度的价值主观主义,膨胀的幻觉与脆弱的感受
一个失去了关系维度的个体,他的价值是主观主义的,我们明明是被这个世界塑造的,它应该有一种丰富性。但是,我们有一种孤立的个人主义。
唯我论,就是我的意愿就是一切,一切从我出发。这里就会滋生一种膨胀的幻觉,它也会导致一种非常脆弱的感受。因为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我们陷入一种唯我论的价值主观主义,但这个世界并非如此运转。
2.流行的成功模式困境:优绩主义
这种模式它完全把人和人之间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放在一个功力的取用关系当中。现代世界得以运转,有一个优绩主义的模式:按照能力大小,贡献大小,择优录取。个体的某种功能,如果得到优质的表现,你就应该得到奖赏。这样一种观念也是一种制度,是这个世界流行的模式。优绩制许诺每个人的理想是“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它意味着你总是可以超越现在的阶层,实现阶层的流动,特别是向上流动。但成功本质上取决于很多不同的环境上的因素。
躺平是如何来的?你发现努力了,也没有那么成功,所以干脆躺平。
我们会发现60后,70后的人只要通过努力,读书改变命运,学区房就可以买,但现在年轻人要达那样的成就,就变得不一定了。所以个体的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而其中绝大多数因素是跟你无关的,包括你的家庭,出生地,时代等等。
所以优绩制看起来很公平,实则很多东西是依据你的运气。
总的来说,现代人的焦虑是现代个体的自由许诺了非常多的东西,但由于我们陷入在一种唯我论的价值主观主义当中,我们组织形态是系统的取用关系,工具理性非常强势地支配了我们的系统,而它表现出来的优绩制模式里面包含了很多的挫折。所以在这个系统对生活直接的殖民当中,哪怕是成功的人,也会遇见意义匮乏。他们会看向那些更成功的人,因为只用取用关系来看待,就会把关注度放在“别人的身价比我更高”“我要如何维持住自己的身价”等等问题上。
第二部分:三种现代场域里的焦虑体现
1.组织职业领域:企业家的创新与风险,职场中的竞争与晋升,创新的渴望与焦虑......
重建共同体是可能的事业吗?思考事业在生活当中的意义感。
(备注:组织与自我关系的两种模式,功能性组织与共同体)
2.亲密关系领域:经典意义的爱情仍然是吸引人的,但它维持不了多久(WTF….)
经典意义的爱情是小型共产主义,在这样的共同体里,你的所有奉献,都不是被看作付出,因为你的奉献是使得对方获得幸福,而对方的幸福是你最大的幸福。然后在这个状态中,你是一个更好的自己。
在这种关系里面,你必须承担风险,现代人在受到社会关系,媒体新闻等等影响,我们变得越来越谨慎。而慢慢的系统的逻辑也在支配我们,所以这里面新增了“计算”(谁付出的多,谁付出的少)同时我们也背负了男权主义根深蒂固的影响,对于女性的支配地位(男性存有女性需要依附于他,听从于他的内在需求),它影响我们平等的尊重。
在婚姻或者亲密关系中,我们可以发展出不同的模式,一种是总体关系:大家所有方面都是在一起,依赖于高度幸运。大部分其实是局部关系,容易产生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然后有一个“我们”的世界。如果重叠的部分是你们共同认可是重要的,而且具有一致看法,这种局部关系比较稳定,但是如果重叠的部分,对个人的优先级有巨大差异,则相对不稳定。现代社会因自我都非常强大,所以很难形成总体关系。
3.个人心灵领域:道德感的错乱,生活意义的匮乏。
我们去冒险去试错,然后经常感到挫折,感受个体的无能为力。原因是,我们有现代社会所许诺的个体自由,但我们的视野,我们对于生命的感知,是越来越狭隘了。在整个生产消费的逻辑中,在工具理性的支配或主导下,在系统对生活的殖民当中,进入到一个越来越偏狭的单向度的世界。唯我论和取用博弈关系,支配了我们的生命。
三.焦虑之外的“希望”
现代的焦虑是不是一种宿命?这里老师好像并没有给出一个"yes or no“的回复。
但是提及了焦虑之外的”希望”。
人的生命不是像一块石头自在之在,无法像物体般永远如其所是的在。而人的存在是不断的成为什么的自为之在。你永远可以重新开始,可以becoming。
生命是一个进程,它永远可以重新启程,你的故事永远可以被重新讲述。
而支持这种希望的证据是:即使这个世界已经被工具理性系统的支配着,仍然没有被他全盘决定。看一看花花世界的“例外”,正如唐宁老师分享的,如果你想要做成一件事,而这件事在世俗价值观里是非主流或者是违背惯性的,那试问是不是有人做了,如果他做成了,那为什么你不可以?
(看《人物》公众号——陆庆松)
幸福生活里的一个秘诀,你做这件事有其内在价值,做这件事本身就是美好的,而不是说做这件事给你带来另外的功利性的好处。
我们需要努力去找到那些”超出功利的,超出取用模式的,超出唯我论的美好时刻。片刻的美好体验,只是生命海洋中的岛屿,而重建“生活世界”的理想,是开辟新大陆的事业。
最后补充在这里:
哲学有什么用?
哲学可以试图恢复或者重建我们更开阔的整体性的视野,这里包括我们意识到生命不止是为单一目标博弈的游戏,我们要领悟生命多重关系和意义的多种资源,打破唯我论的迷思,来超越单向度的取用关系,来抵达关爱,重塑丰富的价值以及它的伦理世界。
-
大lin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23 22:12:13
旺仔家的姐姐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4年活的还不错_年终总结 (23人喜欢)
- 第15年普鲁斯特问卷-2024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