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周记(20100716,周五晚上,西八楼):新作业里又有巴赫
下周
新作业:
1. 小巴赫第9条:进行曲;
2.车尔尼599:62条,68条。
3.小奏鸣曲第三乐章第2页。
4.F大调:短琶音,和弦。
5.哈农10,手指跳音。
复习:
1.哈巴涅拉:下周姜老师还要听。
2. 小奏鸣曲第三乐章第1页。
3.布格缪勒:叙事曲。
======练琴实录==========
姜老师:和弦不错。
哈农:弹奏手指跳音,手腕不要晃,左手好,眼睛盯着右手。像游100米。好,游了50米了,再往回游。(姜老师很善于打比方,信手拈来)
(困了,喝水)
车尔尼599:57条。现在考你两句(姜老师演示)要有抬的动作。这次很好,真好。
布格缪勒:叙事曲。
外婆:让她编了一个故事。巫婆、王子和仙女的故事。
玥玥:外婆和我一起想的。
姜老师:节奏也是对的,看看哪些地方有点问题。哪个是主角?哪只手在强调——左手。轻盈的地方是仙女。不能断掉,不然摔死了,被巫婆抓住了。再弹这个音。改的很好。有五项都是第三拍空的,要每项都做到。撑住,呼吸。不要随意去泄。(撑住,渐强)
外婆:竖的尖角符号强调同时保持时值。
姜老师细细讲解这首曲子。玥玥虽然困,但在姜老师的专注教学和强力监督下,还是用心弹奏。
姜老师:撑住,青蛙跳。
妈妈:她喜欢小奏鸣曲,我一出差回来就要弹给我听。(早上妈妈出差一回到家就要求弹奏给妈妈听,一开始就喜欢弹奏这首曲子。)
姜老师:有品位!这首曲子的确好听,很顺。(问外婆:专门强调了左手吧?外婆:是的。)从57开始,跳音都有点感觉了。你看,我能弹奏10个跳音,人要坐好,才能弹好跳音。坚持注意力集中。练耐力。这个曲子很好,外婆抠得很细,从左手就能看出来。
外婆:让她反复看王羽佳的演奏视频。
哈巴涅拉:本周没大练。还需要继续练习,下周还要看。
姜老师:聪明的孩子都喜欢弹奏巴赫。笨蛋喜欢弹奏哈农。哪个孩子都喜欢奏鸣曲。
姜老师:几种乐曲?声部?听好。女高音,男高音。车尔尼599的62条,挑战一下。
小奏鸣曲三:姜老师表扬了玥玥的跳音。不简单。
-----------------------------------------------------------------------
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821750.htm?fr=ala0_1 介绍什么是布格缪勒)
【布格缪勒】(Johann Frieclrich Franz Burg-muller,1806~1874)德国钢琴轻音乐作曲家。1806年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生的勒根斯堡,1874年逝世于法国赛纳——瓦兹区的波尔那村。其父J.A.F布格缪勒和其弟N.布格缪勒都是作曲家和钢琴教师。他的创作以钢琴为主,作品大多短小,规整生动、形象,一般都带有标题,是技术性和趣味性兼而有之的钢琴小曲,多为少年演奏者而作。比较著名的《钢琴进阶25曲》作品100号,常被中外音乐院校用作钢琴教材,供初学者练习之用。此外,也可作为曲式分析教材。比较著名的乐曲有《圣母颂》、《燕子》、《武士的精神》等。
王羽佳:http://baike.baidu.com/view/1804520.htm?fr=ala0_1_1
王羽佳1987年出生于北京,自6岁起随罗征敏老师学习钢琴。随后,直至出国,一直师从恩师凌远教授。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学习期间,已在德国公开演出。在德国,她出色地演绎了李斯特的音乐会练习曲《La Leggierezza》,获得公众的关注与喝彩。在此期间,小羽佳凛然的天赋开始受到关注,并在中国、澳大利亚和德国进行了她最早的公开演出。在接下去的三年里,王羽佳作为中国—加拿大“晨间音乐桥”文化交流项目的交换生前往加拿大卡尔加里,并在当地的皇家蒙特音乐学院跟随陈宏宽和Tema Blackstone学习钢琴。2002年,15岁的王羽佳获得美国阿斯本音乐节协奏曲组大奖。之后王羽佳搬到费城,进入柯蒂斯音乐学院跟随Gary Graffman继续学习钢琴,并于2008年从柯蒂斯音乐学院毕业。2006年,王羽佳获得了著名的“吉尔莫青年艺术家奖”。
一次偶然机会,王羽佳在公众场合练琴被音乐公司经理人看中,从此跻身国际舞台。2001年王羽佳获得德国第二届“塞勒国际钢琴比赛”少年组第一名后,德国媒体赞许她“诗意诠释了李斯特的作品”。华盛顿一演出管理公司的副总裁马克·阿尔伯特在听过她的演奏后赞不绝口:“王羽佳有一天将会成为第二个李云迪,她将会让更多的人吃惊。”
2005~2006乐季,王羽佳代替钢琴家鲁普与祖克曼指挥的渥太华国家艺术中心乐团合作,演出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演出后,她立即受邀继续与其合作演出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于是外界一致期待她破茧成为“女版郎朗”。
新作业:
1. 小巴赫第9条:进行曲;
2.车尔尼599:62条,68条。
3.小奏鸣曲第三乐章第2页。
4.F大调:短琶音,和弦。
5.哈农10,手指跳音。
复习:
1.哈巴涅拉:下周姜老师还要听。
2. 小奏鸣曲第三乐章第1页。
3.布格缪勒:叙事曲。
======练琴实录==========
姜老师:和弦不错。
哈农:弹奏手指跳音,手腕不要晃,左手好,眼睛盯着右手。像游100米。好,游了50米了,再往回游。(姜老师很善于打比方,信手拈来)
(困了,喝水)
车尔尼599:57条。现在考你两句(姜老师演示)要有抬的动作。这次很好,真好。
布格缪勒:叙事曲。
外婆:让她编了一个故事。巫婆、王子和仙女的故事。
玥玥:外婆和我一起想的。
姜老师:节奏也是对的,看看哪些地方有点问题。哪个是主角?哪只手在强调——左手。轻盈的地方是仙女。不能断掉,不然摔死了,被巫婆抓住了。再弹这个音。改的很好。有五项都是第三拍空的,要每项都做到。撑住,呼吸。不要随意去泄。(撑住,渐强)
外婆:竖的尖角符号强调同时保持时值。
姜老师细细讲解这首曲子。玥玥虽然困,但在姜老师的专注教学和强力监督下,还是用心弹奏。
姜老师:撑住,青蛙跳。
妈妈:她喜欢小奏鸣曲,我一出差回来就要弹给我听。(早上妈妈出差一回到家就要求弹奏给妈妈听,一开始就喜欢弹奏这首曲子。)
姜老师:有品位!这首曲子的确好听,很顺。(问外婆:专门强调了左手吧?外婆:是的。)从57开始,跳音都有点感觉了。你看,我能弹奏10个跳音,人要坐好,才能弹好跳音。坚持注意力集中。练耐力。这个曲子很好,外婆抠得很细,从左手就能看出来。
外婆:让她反复看王羽佳的演奏视频。
哈巴涅拉:本周没大练。还需要继续练习,下周还要看。
姜老师:聪明的孩子都喜欢弹奏巴赫。笨蛋喜欢弹奏哈农。哪个孩子都喜欢奏鸣曲。
姜老师:几种乐曲?声部?听好。女高音,男高音。车尔尼599的62条,挑战一下。
小奏鸣曲三:姜老师表扬了玥玥的跳音。不简单。
-----------------------------------------------------------------------
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821750.htm?fr=ala0_1 介绍什么是布格缪勒)
【布格缪勒】(Johann Frieclrich Franz Burg-muller,1806~1874)德国钢琴轻音乐作曲家。1806年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生的勒根斯堡,1874年逝世于法国赛纳——瓦兹区的波尔那村。其父J.A.F布格缪勒和其弟N.布格缪勒都是作曲家和钢琴教师。他的创作以钢琴为主,作品大多短小,规整生动、形象,一般都带有标题,是技术性和趣味性兼而有之的钢琴小曲,多为少年演奏者而作。比较著名的《钢琴进阶25曲》作品100号,常被中外音乐院校用作钢琴教材,供初学者练习之用。此外,也可作为曲式分析教材。比较著名的乐曲有《圣母颂》、《燕子》、《武士的精神》等。
王羽佳:http://baike.baidu.com/view/1804520.htm?fr=ala0_1_1
王羽佳1987年出生于北京,自6岁起随罗征敏老师学习钢琴。随后,直至出国,一直师从恩师凌远教授。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学习期间,已在德国公开演出。在德国,她出色地演绎了李斯特的音乐会练习曲《La Leggierezza》,获得公众的关注与喝彩。在此期间,小羽佳凛然的天赋开始受到关注,并在中国、澳大利亚和德国进行了她最早的公开演出。在接下去的三年里,王羽佳作为中国—加拿大“晨间音乐桥”文化交流项目的交换生前往加拿大卡尔加里,并在当地的皇家蒙特音乐学院跟随陈宏宽和Tema Blackstone学习钢琴。2002年,15岁的王羽佳获得美国阿斯本音乐节协奏曲组大奖。之后王羽佳搬到费城,进入柯蒂斯音乐学院跟随Gary Graffman继续学习钢琴,并于2008年从柯蒂斯音乐学院毕业。2006年,王羽佳获得了著名的“吉尔莫青年艺术家奖”。
一次偶然机会,王羽佳在公众场合练琴被音乐公司经理人看中,从此跻身国际舞台。2001年王羽佳获得德国第二届“塞勒国际钢琴比赛”少年组第一名后,德国媒体赞许她“诗意诠释了李斯特的作品”。华盛顿一演出管理公司的副总裁马克·阿尔伯特在听过她的演奏后赞不绝口:“王羽佳有一天将会成为第二个李云迪,她将会让更多的人吃惊。”
2005~2006乐季,王羽佳代替钢琴家鲁普与祖克曼指挥的渥太华国家艺术中心乐团合作,演出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演出后,她立即受邀继续与其合作演出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于是外界一致期待她破茧成为“女版郎朗”。
-
颦颦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11 11:00:44